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熔融拉丝法制备聚磷酸钙纤维(CPPF),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磷酸二氢锌对CPPF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磷酸二氢锌的加入可以提高纯CPPF的力学性能和阻降性能,纤维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磷酸二氢锌添加量为1%时,CPPF的阻降性能较好,在降解14d后,质量损失比纯CPPF少15%;磷酸二氢锌添加量为3%时,CPPF的力学性能达到较大值,比纯CPPF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提高了288.02%和246.18%.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高效丙烯腈(AN)降解菌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丙烯腈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培养的降解菌对丙烯腈具有高效降解性能,当初始浓度为403.2mg/L时,平均降解速率为16.9mg·L-1·h-1,去除率达到98.1%,其适宜的pH和温度分别是6.5和2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高效丙烯腈(AN)降解菌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丙烯腈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培养的降解菌对丙烯腈具有高效降解性能,当初始浓度为403.2mg/L时,平均降解速率为16.9mg·L~(-1)·h~(-1),去除率达到98.1%,其适宜的pH和温度分别是6.5和20℃。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阿特拉津(atrazine,ATZ)对水体污染问题,采用紫外/过二硫酸盐(ultraviolet/peroxodisulfate,UV/PS)降解水体中的ATZ,考察了不同pH值、UV强度、PS浓度、温度条件下UV/PS对ATZ的降解效果,同时对其降解机理、降解动力学及降解路径进行了探讨.机理分析表明,UV可使ATZ发生光解,UV/PS能快速降解水体中ATZ,中性偏碱性条件下UV/PS体系中同时存在SO4-·和·OH.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温度、pH值、PS浓度、UV强度条件下UV/PS降解ATZ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路径分析表明,ATZ主要通过脱氯、加羟基、脱乙基、脱异丙基等方式被降解,几种降解方式并不孤立,但三嗪环并未开环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温度为25℃,PS浓度为70μmol/L,UV强度为50 mW/cm~2,反应体系初始pH为5.8,反应时间为20 min时,UV/PS体系对2.5μmol/L ATZ的降解率可达91.03%.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非痴呆老人及青年人的α2 巨球蛋白体外抑制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能力的差异,阐明α2巨球蛋白对β淀粉样肽降解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浊度试验、硫磺素 T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负染方法,观察分析了β淀粉样肽的凝聚和纤维形成及2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 27 例非痴呆老人及 24 例青年人的α2 巨球蛋白对β淀粉样肽的凝聚和纤维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12.5μmol/L浓度 Aβ1-42 肽在 pH7.4 的 PBS缓冲液中37℃恒温摇床温育72 h后电子显微镜负染可见大量的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正常青年人的 50μmol/Lα2 巨球蛋白电镜下观察证实完全地抑制了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浊度试验表明抑制率达(81.2±7.2)%,硫磺素 T试验抑制率达(78.7±7.7)%。非痴呆老年组等量α2巨球蛋白电镜下 2/27 例显示不全抑制,25/27 完全抑制,浊度和硫磺素 T试验抑制率分别为(73.0±8.7)%和(68.3±9.6)%,同青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等量α2巨球蛋白电镜下 15/26 例显示不全抑制,9/26 完全抑制,浊度和硫磺素 T试验抑制率分别为(50.0±6.87)%和(54.9±7.1)%,同青年组比较明显减低(P<0.01)。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α2巨球蛋白体外抑制β淀粉样肽纤维形成能力明显减低,它将促进β淀粉样肽原纤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青藏高原低温柴油降解菌群的筛选及鉴别,采用人工模拟污染、实验室筛选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柴油土著微生物的降解特性及功能降解菌群.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温度季节性差异明显,夏季温度较高,10℃成为柴油降解土著微生物筛选的最佳温度;柴油污染土样与未污染土样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前者微生物丰度最高;环境温度10℃下,第17 d柴油降解率达62.63%,8个菌属具有石油烃类物质降解能力,总占比52.50%,其中高效嗜油菌是柴油降解主体.研究成果可供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设计与施工控制角度着手,通过对不同类型纤维和纤维用量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到了加入纤维后沥青混凝土马歇尔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施工时选择纤维和确定纤维用量提供了依据,增强了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推广应用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对纤维沥青胶浆进行了旋转黏度试验,分析了复合纤维沥青胶浆的黏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的加入,沥青的黏度随之增大,且不同种类的纤维对沥青的增黏效果不同,以聚酯纤维、复合纤维效果最为明显;当纤维掺量为1%时,纤维沥青的爱因斯坦系数最大,纤维的增黏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配制的先催化降解汽车尾气的材料进行试验研究,现测到溶液的渗透深度和分散效果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并通过实例阐述光催化材料在降解汽车尾气方面的具体应用,这为我国的汽车尾气的绿色降解研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配制的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的材料进行试验研究,观测到溶液的渗透深度和分散效果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并通过实例阐述光催化材料在降解汽车尾气方面的具体应用,这为我国的汽车尾气的绿色降解研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车削制造金属纤维时速度对纤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自旋转车刀制造金属长纤维时,提高切削速度对纤维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改善纤维的质量,提高纤维的强度,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切削效率。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纤维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增强机理,综述了常用纤维类型及纤维在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展望了纤维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浅谈纤维混凝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阐述了纤维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增强机理,综述了常用纤维类型及纤维在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展望了纤维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技术降解水中氯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模拟静态试验,研究了超声波降解水中有毒有机物一氯仿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解器为托盘、功率为1.5A,频率为1.0A,降解时间为15min时氯仿去除率可达98.70%.  相似文献   

15.
结合聚丙烯纤维在高速公路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实践,概述了聚丙烯纤维作用的实质、纤维发生作用的条件、纤维的适当掺量以及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纤维吸持沥青试验、纤维沥青粘附性试验、纤维沥青剪切强度等对几种掺常用路用纤维的纤维沥青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纤维沥青的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纤维对沥青的吸附和稳定的能力很强,纤维与沥青的粘附性均较好;掺纤维后沥青的剪切强度大幅提高,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提出纤维沥青剪切强度-温度敏感性系数,用以评价纤维沥青的感温性.纤维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较纯沥青低,温度稳定性好.聚合物纤维对沥青吸持稳定和加筋的综合能力比木质素纤维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50玄武岩纤维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并将试验结果与同条件下聚丙烯纤维防水混凝土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优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18.
混杂柔性纤维混凝土动力耗散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柔性纤维的几何特点和受力性能出发 ,研究碳 /芳纶混杂柔性纤维混凝土的动力特性 ,采用了悬臂梁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波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柔性纤维混凝土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 ,增大了材料能量耗散 ,改善了动力性能 .纤维混杂以及波纹纤维的曲线角对其动力耗散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聚丙烯纤维在青银高速公路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实践,概述了聚丙烯纤维作用的实质、纤维发生作用的条件、纤维的适当掺量以及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通过纤维拉拔试验来评价纤维与沥青胶结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提出了拉拔过程中纤维与沥青胶结料相互作用的受力模型;利用此试验对聚酯纤维和芳纶纤维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界面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沥青混合料中纤维的合理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