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无中间带的公路,从排水、路肩稳定、路容美观以及路面与边沟等协调方面比较了两种超高过渡设计方式(文中简称《路线》方式和《张氏》方式),列举了《张氏》方式的优点,并推荐采用该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超高缓和段的设计方式没有明确规定,工程实践中超高过渡大多是在缓和曲线上进行。从理论上讲,这种方式存在进入弯道开始路段外侧车道无法抵抗离心力的不足。美国AASHTO《绿皮书》《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政策》中对超高设计方式有详细的规定,各类超高过渡的共同特点是在进入弯道(缓和曲线或圆曲线)前先有1个直线过渡段,使外侧车道进入弯道即可抵抗离心力。经过实例计算、比较分析,认为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式更加缓和,更有利于行车安全,文中还分析了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法用于我国工程实践的条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超高缓和段的设计方式没有明确规定,在工程实践中超高过渡大多数都是在缓和曲线全长上进行,从理论上讲,这种方式存在进入弯道开始路段外侧车道无法抵抗离心力的不足。美国AASHTO“绿皮书”《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政策》中对超高设计方式有详细的规定,各类超高过渡的共同特点是在进入弯道(缓和曲线或圆曲线)前先有一个直线过渡段,使外侧车道进入弯道即可抵抗离心力。经过实例计算比较分析,认为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式更加缓和,更加利于行车安全。讨论了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法用于我国工程实践的条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在理解我国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基础上,分析了超高横坡度的计算方式和计算参数的确定,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加以分析运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平曲线半径和不同超高缓和段长度的分析,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提出了超高及超高缓和段的设置方法,使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阮建岭 《公路》1999,(10):34-36
公路路肩起着加固、保护路面作用,路肩的加固、防护及外观美感是公路养护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土质不稳定的路肩极难养护。灰土、片石、水泥预制块路肩,造价高,一旦破损后修复投入较大。利用野草加固、防护路肩,通过人工护管形成自然草皮,繁殖快,成活率高,造价低,又能达到美化路容效果,养护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设计单位对高等级道路超高过渡段设置方式多样的情况,分析了超高过渡段设置的影响因素,提出当回旋线长度大于超高过渡需要长度时的四种不同超高过渡方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后,给出了超高过渡段的推荐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道路路基挡土墙防护设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路基挡土墙的设计原则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道路路基挡土墙防护设计措施进行探讨,最后介绍了道路路基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等级公路线型设计需要采用较长回旋线时 ,超高渐变率过小 ,超高缓和段的渐变过程产生较长横向排水不畅路段。在广东这样多雨及水系发达的地区 ,这些问题尤为突出。针对《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有关超高缓和段的一些规定与路面排水之间的矛盾 ,参考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中有关这方面的规定 ,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0.
公路平曲线的超高过渡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公路设计中平曲线超高过渡计算时遇到的具体情况,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要求,推导出超高缓和段内超高过渡工的通用算法,并提出了对“C型曲线”在两回旋线衔接接处进行超高,加宽过渡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虽然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对路肩草保留与否有规定,但各地认识不一样,执行得也不一样。文章论证了保留路肩草的益处和锄掉路肩草的坏处,并提出保留路肩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振声  孙成龙 《公路》1992,(2):45-46
我国现已通车的公路中还有相当多中低等级的公路,就我市而言,养护里程共2818km,其中砂石路面就有2340km,占83%,而路肩是中低级公路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人工处理的路肩,在单车道的公路上,同样担负车辆运行的任务,路肩既是路面的侧限构造,又是路面的横向延伸,它不但稳定了路面各层次结构,而且两侧的横坡度也可将路面雨水顺利排出,使路面免受水的侵蚀,因此路肩的养护直接关系到路况的稳定和交通运输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超高渐变率的大小直接影响行车的爬坡性能,也影响路容美观和行车舒适以及路面排水条件。为满足上述要求,很多国家都规定了适合本国的超高渐变方式,除简介了美、德、日等国的超高渐变设计外,着重介绍了广深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由香港方面推荐采用的三次抛物线形式的超高渐变方式。最后对此法举例详细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为配合建设部《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的编写 ,本文根据目前道路超高与横坡设计的习惯做法 ,结合国内外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针对城市立交匝道 ,从道路条件和行驶舒适性分别阐述了最大横坡和横向摩阻系数的取用原则 ,对比了超高与横向摩阻系数在平衡车辆行驶于弯道所产生的侧向离心力的各种组合及协同作用 ,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立交匝道超高与横坡设计的各项设计指标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早期建设的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用地指标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大量路基断面采用最小宽度,形成窄路肩,造成护栏防护性能不足、端头外展斜率大等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文中通过多条运营期高速公路护栏端头现状调查,综合考虑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基于JTG 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推荐的波形护栏结构形式对立柱承载能力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挖方路段护栏加固和端头外展改造方案,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美两国在平曲线超高缓和方式上的异同,并阐述了造成两国在超高缓和段设置上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定量地比较中美两种超高缓和方式体现在行车舒适度上的差别,笔者以整个超高缓和段的平均横向力系数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得出了"在任意几何参数的平曲线上,两种超高缓和方式对应的平均横向力系数的差值恒为直线路拱值的1/2"这一结论。基于此结论,结合规范中横向力系数的选用情况,针对目前中国超高缓和段设置方法的适用性做出了评价,并对其可改进之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路肩振动带的概念、类型及发展应用情况,分析了路肩振动带的安全效益和负面影响,并以北京市六环高速路的路肩振动带建设为例,探讨了路肩振动带的具体设计参数,以期路肩振动带能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实践,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老路排水现状、超高情况,依据排水设计原则,系统地介绍了改扩建公路路肩排水、中分带排水、新老路之间排水设计,为今后改扩建方式下的路面排水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超高设计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曲线路段安全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超高设计是否与平纵面线形相协调将直接影响到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以及车辆在曲线路段行驶的横向稳定性和舒适安全性。在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超高的一些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该文简要介绍了港区道路路面排水的特点,从路表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三方面详细探讨了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布置形式,指出路面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降水量、路线纵坡等因素,并结合路基横断面布置、路基挖填情况等,布置排水设施,形成完整、畅通的排水体系,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以及港区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