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汽车筒式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出发,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提出了数值模拟筒式液压减振器内特性的非线性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筒式液压减振器内特性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汽车减振器示功特性的试验原理及规范和国产汽车减振器示功特性试验台的结构,分析了试验中影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指出汽车减振器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汽车转向系减振器原理及其阻尼特性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汽车转向系减振器的原理及其发展概况,提出了应用高频电液伺振器进行转向系减振器阻尼特性测试的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并给出了一种轿转转向系减振器阻尼特性的试验分析结果,建立了其非线性阻尼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4.
减振器台架试验主要包括示功试验、速度特性试验和疲劳试验.疲劳试验只是在定频、定幅下的循环试验,示功试验又可视为速度特性试验的一部分,而速度特性试验不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多个速度点的动作而且还包含复杂的数据和曲线处理工作,因此它是减振器台架试验中难度最大的项目.我们自主开发的减振器试验程序既能很好地完成上述动作又能用配套编制的响应信号的处理程序得到理想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一种新型电磁阀式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复原行程和压缩行程的液压模型与数学模型,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仿真;同时在单通道电液伺服悬架动态性能试验台上进行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所建立的电磁阀式减振器模型较为准确,可用于电磁阀式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电流变减振器台架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台架试验对电流变减振器性能进行了考察,得到了较好的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曲线;讨论了电场强度、气室压力、间隙大小、电流变液性能等对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压缩阻尼力和回复阻尼力的影响,对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所设计的充气式减振器示功图曲线光滑饱满,表明其结构良好,可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7.
淮压减振器非线性动态仿真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庆  张建武 《汽车工程》2002,24(2):152-156
本文建立复杂的减振器台架试验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开发出双筒液压减振器虚拟样机,进行数值仿真。在虚拟样机中采用的不对称非线性迟滞环是由速度外特性试验曲线拟合面得,突破了常规减振器建模中的速度外特性不对称双线性化模型。比较表明,虚拟样机动态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该样机可为优化设计和整车性能匹配提供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分体式充气可调减振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运用混合编程方法开发了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分析软件。利用C Builder语言完成了应用程序模块和用户界面的设计,通过调用MATLAB中的数学函数库和图形函数库,实现了仿真结果的图形绘制功能。运用所开发的仿真软件计算了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并进行了减振器性能台架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减振器模型和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客车用转向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利用高频电液伺服激振器测试其阻尼特性 ,分析了试验数据 ,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转向减振器非线性阻尼特性数学模型。并给出了 CFD软件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0.
减振器一体式空气悬架的试验及静刚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振器一体式空气悬架工作时的空气弹簧作用力与减振器作用力耦合在一起很难分离,研究分析其悬架工作特性是难点.以LexusLS600h车型的电子调节空气悬架为例,通过台架试验、试验数据处理、特性方程推导,解耦出此类空气悬架中空气弹簧部分的静刚度特性力,并将通过方程求得的特性力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方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特性方程正确.  相似文献   

11.
夏利轿车减振器的内外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针对夏利汽车减振器建立了非线性模型,导出了速度特性曲线方程,对其做了速度行性和示功试验,并将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商用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将磁流变减振器简化成具有4个圆形阻尼孔和1个环形阻尼孔的平板模型.根据磁流变液的特性,推导出控制电流、活塞速度与阻尼力的关系式,并在MATLAB中仿真得到不同电流下的速度阻尼特性曲线.经台架试验验证,该理论关系式能够较好的表达磁流变减振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车辆液力减振器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北京工业学院和北京市汽车减震器厂联合研制S30-19A_2减振器的基本技术总结。文章用常规设计的观点分析了车辆液力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并就减振器内特性和外特性的关系、减振器开阀点的合理设计、减振器阻力热衰减率的控制等几个有关车辆液力减振器设计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它的基本观点已反映在S30-19A_2减振器的设计中,并通过样品试验和技术鉴定获得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NVH特性,开展了限扭减振器的设计及试验研究。首先结合某款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系统,分析了限扭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设计了限扭减振器限扭力矩与扭转减振器的扭转特性,并通过试验对限扭减振器的扭转特性进行验证;最后,利用键合图方法对某款使用限扭减振器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建模,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求解。传动系统主要元件的角加速度分析结果表明,限扭减振器对于发动机波动扭矩输入激励造成的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有明显的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汽车悬架减振器的工作原理,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液压双筒式减振器内泄的理论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通过试验拟合内泄数学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介绍了减振器低频阀系噪声的整车道路试验方法。减振器的低频阀系噪声因其结构传播的特性,难以通过台架试验直接复现。所以,利用现代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定量的研究减振器低频阀系噪声,并为噪声问题的优化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就具有非常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汽车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对筒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提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控制式减振器以及电流变和磁流变液体减器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分析了筒式液阻减振器其于经验设计/实验修正开发方法的缺点,阐述了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设计开发方法的过程及其关键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江浩斌  杨如泉  陈龙  孙丽琴 《汽车工程》2007,29(11):970-974
分析了某轿车麦弗逊式前悬架液力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钱氏摄动法和有限元法计算减振器节流阀片的挠曲变形,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减振器阻尼特性,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减振器样件的阻尼性能测试。对比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减振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有限元法计算的阀片变形所预测的减振器阻尼特性更接近试验值,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液力减振器阻尼特性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吕振华  吴志国  陈涛 《汽车工程》2003,25(5):493-497
分析了双质量飞轮-周向短弹簧型扭振减振器机构特点及其特殊的多级式非线性弹性特性的实现原理,建立了该减振器非线性弹性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及各级扭转刚度的计算公式,阐述了该减振器结构设计的要点,对汽车怠速和行驶工况下该减振器的扭振控制性能进行了摸拟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汽车液压减振器热-机耦合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汽车悬架用液压减振器的热-机耦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正弦、随机两种位移加载方式下,同时对减振器的阻尼力和发热情况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加载方式、工作温度对减振器热一机耦合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液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和热动力学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