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电波小尺度衰落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波小尺度衰落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出发,研究现场试验中测试电波小尺度衰落的方法。根据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参数确定小尺度衰落统计参数,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电波小尺度衰落数学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衰落频度与速度成线性关系;衰落宽度与速度成反比关系;衰落深度随速度的增加而略有下降;衰落余量随电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高速铁路典型地形GSM-R系统电波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对典型准平原和平原高架桥地形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建立典型准平原和平原高架桥地形高速铁路GSM-R系统电波传播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和小尺度衰落模型,并对各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4.
隧道内数字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多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TDMA无线系统在隧道漏缆传输情况下,通过光直放站后产生的多径干扰,并探讨了工程实施中可以采用的几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国内高速铁路网快速发展,难免出现因新建线路引起的既有基站、直放站迁改。既有GSM-R设备迁改会带来无线网络覆盖变化,尤其在部分交叉并线等复杂区段,很可能出现网络问题引起C3无线连接超时。通过阐述杭温高铁接入杭长高铁义乌站引起基站及直放站迁改后出现的多径干扰问题以及后续处理过程,总结直放站多径干扰排查及处理方法,为后续新线建设减少对既有GSM-R网络影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速铁路小半径钢轨磨耗问题,以高速动车组和小半径曲线钢轨为研究对象,基于Simpack建立高速动车组模型和编制轮轨磨耗程序,通过调整轮轨摩擦系数、轨距、车辆通过速度和轨底坡等参数,对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动力学性能及钢轨磨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减小外股钢轨与轮缘接触处的轮轨摩擦系数能改变轮轨黏滑特性,有利于降低外...  相似文献   

7.
准确地信道测量以获取电波传播特性,对于磁浮列车的正常通信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波传播多径测量的难点在于解决同步问题,以及在区分多径的基础上测量信号幅度,而现有的商用测量仪器设备体型较大且价格昂贵,不利于进行现场测量。通过对探测序列进行调制解调,并利用多天线方向性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电波传播特性测量方案,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测量方案,利用软件无线电可编程和灵活性高等优势,结合硬件开发板,搭建了电波传播特性测量系统进行实际信道测量,能够满足电波传播特性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及车轮轮缘磨耗突出的问题,采用轮轨固体润滑技术,在广珠城际铁路进行轮轨减磨试验.通过对钢轨和车轮廓形变化的长期跟踪,研究固体润滑前后轮轨磨耗速率变化,得出主要结论:(1)更换在线热处理钢轨后,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寿命可延长1倍以上;(2)固体润滑对钢轨减磨效果显著,润滑试验期间,试验曲线上行...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高速铁路环境,在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SI)而发射机未知CSI的条件下,研究窄带和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容量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算例仿真的结果表明:莱斯因子对MIMO信道截止容量的影响较大,对遍历容量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MIMO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并非线性增加;当采用均匀线阵(ULA)时,基站和移动台天线垂直于铁路线路方向放置可以获得更大的信道容量;ULA的天线间距以10倍波长为宜;合理配置天线,在高速铁路环境下,MIMO信道也可获得较高的容量。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在地铁车站环境内的移动通信系统信号的场强分布及由反射波引出的多径效应,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场强分布曲线,这对地铁车站内移动通信的天线布置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站场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总结日本、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建设、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前期研究和设计情况,对现阶段尚未开展深入研究的几高速铁路站场问题,如高速线与既有线车站的衔接方式、高速铁路宜采用的运行模式、高速站标准平面布置图形及其适应范围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对京沪高速铁路站场设计进行了针对有关问题的归纳总结,可供在今后高速铁路的研究和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施工方案选择与优化是实现工期、质量、费用、安全和环保等建设目标的构建决策目标矩阵,采用随机赋权法确定目标权重,建立方案评价模型,结合算例计算,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多传感器定位在高速铁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超 《铁道通信信号》2006,42(12):28-30
提出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定位技术的要求,引入了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概念,并分析了现有的各种传感器与测速装置的特点。通过对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分析,说明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能满足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严格要求。为了使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能够真正在高速铁路中得到应用,提出了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数显轨距尺、轨道检查仪等先进计量检测设备大量应用到工务现场实际工作中,但在计量认识、人员素质、量值溯源及器具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工务系统计量工作应不断提高对计量工作的认识,密切关注高速铁路新标准、新技术,大胆探索、创新和完善,做好高速铁路畅通和安全的基础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作为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对于多年来传统的运输体系形成了冲击.以合蚌高铁为例,分析高速铁路所带来的效应和对其他运输方式的影响.各种运输方式间竞争和发展最终换来的将是民众出行条件的日益便捷和出行环境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市区内受高层建筑物影响的数字脉冲信号多径传播时域展宽的实测值进行了分析与建模,给出了多径传播信号时延特性的Weibull分布的数学统计模型,分析了接收机带对多径传播产生的误码特性的影响。利用这个数学模型能确定出信号大多径传播中,那些路径在传播特性上起主导作用,以最小的误码率选择最佳的接收机带宽。这地于在移动数字通信中,改善由多径效应引起的误码率增高而严重影响通信的传播2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质  相似文献   

18.
19.
鉴于高速铁路运营多工种应急演练组织难度大、所涉专业多、培训监控管理受限、效率低下、各局间人员分散协调组织难度大等局面,设计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高速铁路多工种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将铁路员工作业经验作为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和反模糊化,输出演练流程,能有效解决高速铁路运营功能业务领域存在的多工种实战协作演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