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加快脱碳进程,A.P.穆勒-马士基(A.P.Moller-Maersk)宣布将于2023年启用以甲醇为燃料的支线集装箱船舶,向客户提供更多碳中和产品,并为燃料供应商提供激励,以扩大新型燃料的生产。此外,马士基表示,未来,所有自有新建船舶都将能使用碳中和燃料。伴随技术进步,客户对可持续供应链需求日益增长,在此快速推动下,A.P.穆勒-马士基将在2023年推出全球第一艘碳中和集装箱船舶,比此前计划在2030年实现该目标提前了七年,此举将加快海事运营领域的脱碳速度。马士基所有未来自有新建船舶将使用双燃料技术,能够实现碳中和运营或采用标准的极低硫燃油(VLSFO)运营。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世界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初步选定了4种船舶燃料。世界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目前已经选定四种未来燃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近日,马士基官方发布了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称,目前该公司正在就四种未来燃料:氨燃料、甲醇燃料、生物柴油燃料以及木质素燃料进行研究测试。马士基在报告中写道:“为了应对实现脱碳的紧迫性,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任何过渡性技术的情况下,直接跳到纯净零排放船舶燃料技术。”  相似文献   

3.
陈燕 《珠江水运》2013,(20):43-43
丹麦巨头--马士基航运决定集中精力经营有利可图的南北航线,并削减对东西主干线的投入。另外,马士基航运决定,至少在2015年以前,不会下单订造新船。同时,未来两年里,随着该公司3E级集装箱船的陆续交付,公司也有意向归还租赁船舶。Alphaliner称,这一举动可能会使其在未来三年内失去全球最大班轮公司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随着全球集装箱运输竞争的日益激烈,为降低单箱运输成本和单位能源消耗,集装箱船舶纷纷向大型化发展。2013年7月15日,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1.8万TEU级"MAERSK MC-KINNEY MOLLER"轮(简称M轮)在韩国釜山首航。马士基航运公司共订购20艘同级别船舶。其他航运公司相似级别的集装箱船也将陆续投入运营。船舶的大型化给引航员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张晓晴  金嘉晨 《水运管理》2012,34(1):13-15,24
以马士基订造3E级集装箱船舶带来的船舶超大型化趋势为背景,对远东——西北欧航线未来5年内的运力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该航线上马士基、地中海、达飞等主要班轮公司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6.
赵博 《中国船检》2023,(7):19-22
<正>有了法规、规范、标准的护航,才能让氨燃料船舶行稳致远,早日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氨为船东或运营方提供了一种从加注到燃烧的零碳足迹选择,但作为船舶燃料还是一种新兴方式,船舶在设计、建造和运营方面因此面临特殊的安全挑战。安全存在挑战正如马士基·麦克-凯尼·穆勒零碳航运中心首席技术官Claus Winter Graugaard所言,  相似文献   

7.
曹阳 《中国水运》2003,(3):51-5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环球集装箱干线的开辟和营运,加快了船舶大型化的步伐.随着1996年"马士基女王号"投入使用,集装箱船实现了从5000 TEU到7 000TEU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一段时间,集装箱海运能源将是以燃油为主,LNG、甲醇为辅,其他不同清洁能源逐步发展应用的格局。从长远看,甲醇后发和潜在优势较大。随着脱碳进程的加速,绿色船舶已经成为未来船舶的主流发展方向。在绿色燃料的选择上,近两来,可使用甲醇燃料船舶的订单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受到马士基、达飞、中远海运集团、HMM等一线集装箱海运公司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李强 《中国水运》2014,(7):139-14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船舶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能源和技术的不断开发,船舶动力装置由原来的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到以燃油为燃料,到今天的LNG绿色能源的进入市场,双燃料机(DF)以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纯气体机,经过了几种代表性的动力类型,文中主要先简单分析了常规船舶动力装置的优缺点,重点讲述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马士基的“亚欧”之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华 《中国船检》2011,(10):40-43,114,115
近来,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动作频频。6月27日,与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DSME)签署合同,再次订造10艘全球规模最大、最高效环保的"3E"级集装箱船舶。此前,马士基已于今年2月斥资约19亿美元订造了10艘同型船舶,因为马士基这一行动可能加剧航运业的运力过剩,曾被业内人士称为"自毁长城"。然而,时隔不久,9月15日,马士基再一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的国际航运界,出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一是马士基用万箱船开办"天天马士基"航班,促使一些班轮公司竞相订造万箱轮,并展开新一轮的联盟整合。二是巴西淡水河谷铁矿订造的40万tVLOC(超大型矿船)投产。这两件事都涉及到船舶大型化问题,并向业界提出了两点质疑:船舶是否越大越好?大型化有没有界限?据ISL(布莱梅航运经济与物流所)历年统计资料显示,近年的世界航运业发展迅速,充分表现在货运量与商船队的数量上。尤其突出地表现在船舶大型化方面。一、国际海上货运量的增长从1995年至2010年的15年间,国际海上货  相似文献   

12.
徐华 《中国船检》2015,(4):46-49,128,129
马士基的造船计划,突然由大到小,此举背后有何深意?有消息称,班轮巨头马士基航运公司时隔4年再次启动新造船项目。近日,马士基航运首席执行官施索仁表示,公司将主要订造比过去小的船舶。近年来,马士基引领的船舶大型化浪潮风起云涌,万箱船已成为前二十大班轮公司必备佳品,也是挤入巨型联盟的入场券。各大班轮公司从被动到主动,从疑虑到行动,纷纷为大船买单。在明知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3.
邢丹 《中国船检》2012,(2):62-62
20j2年2月10日,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与丹麦马士基船舶租赁买卖公司在香山三号公务机俱乐部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巍先生,马士基船舶租赁买卖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Jorn Steen Nielsen先生分别致辞,民生租赁副总裁张博先生与Jorn Steen Nielsen先生代表两家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14.
<正>一、马士基航运航线转移的原因分析1.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经营压力逐步放大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进入震荡低迷时期,航运需求剧减。作为航运巨头的马士基也不例外。2009年马士基集团净利润-10.2亿美元,结束连续保持了105年的盈利记录。根据对马士基2009年年度经营报告的分析,集装箱运输业务码头费用、船舶成本、燃料成本和内陆运输费用占集装箱运输总成本的82%,其中码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马士基航运收购汉堡南美船务集团(Hamburg Siid)的提案获得中国商务部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附加的限制性条件包括:马士基航运承诺"汉堡南美参与的远东一南美西海岸航线船舶共享协议到期时将不再继续参加";马士基航运还承诺"汉堡南美将在参与的远东一南美东海岸航线船舶共享协议允许的最早日期退出该协议"。此外,马士基航运承诺将其与汉堡南美在远东一南美西海岸航线上的冷藏集装箱运输的运力市场份额削减至34%~39%,并在本交易交割后3  相似文献   

16.
《机电设备》2012,(6):35
丹麦马士基航运在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建造的20艘全球最大Triple—E型18000TEU集装箱船中,一些船舶或许有可能推迟交付时间。按计划,从2013年交付第一艘船舶开始一直到2016年共交付20艘船舶,不过UOB Kay Hian研究员Lawrence Li表示,马士基或许有可能随着目前船东业界的趋势向大宇造船海洋提出要求推迟交付时间。他表示,马士基航运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省航运集团将在2021年至2030年分三期新建400艘1000吨级至3000吨级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示范引领珠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本次率先启动的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建造项目将为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全面顺利实施奠定基础。3月31日,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首批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散货船开工仪式在广西梧州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正>一、班轮业大船难题据报道,马士基航运亚太地区首席执行官努德森(Thomas Riber Knudsen)称,目前全球只有深圳盐田港和马来西亚丹戎帕拉帕斯两个港口能够接纳满载的3E级船舶。但问题是在欧洲无法卸货,这就是18000TEU型集装箱船只能装载15000-16000个TEU的原因。在那些无法使用完全达到高度和宽度(23列集装箱)吊机的地方,马士基航运无法把18000TEU型船装满。他希望,阿尔赫西拉斯港、上海港和鹿特丹港在今年年底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2,(7):I0006-I0007
日前,德国船级社(GL)和MAN公司联手对集装箱船使用LNG燃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LNG燃料不仅可以减少污染排放且能够降低燃料成本,LNG系统投资回收期短于采用洗涤器控制排放之类系统。两家公司对在3次不同班轮运输中的5种不同船型进行调研.其中,2500TEU到4600TEU之间使用LNG燃料系统的小型船舶在两年内就能收回成本。  相似文献   

20.
忆往昔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船舶燃料和淡水分别由交通部港务局和商业部外轮供应公司两个单位分头负责的弊端,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直接关怀下,国务院批准了1972年1月19日由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对外贸易部、交通部四部提交的《关于解决外轮燃料供应问题的请示》,成立"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归口交通部管理,统一承担国轮和外轮的燃料和淡水供应.1972年4月1日,宣告"中国船燃"成立,归属交通部水运局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