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指出列车提速后应该对影响乘坐舒适性的振动特性参数数横向恒定加速度、侧滚角速度、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增大采取对策,摆式车体列车的开发是对策之一,其车体倾斜控制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介绍了各振动特性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对坐姿乘坐舒适性的评价,摆式车体列车离心力的补偿比率等。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敞车在重车工况下通过AAR标准中特殊激扰线路时车体侧滚超限的问题,利用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NUCARS建立了敞车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旁承垂向阻尼力对重车车体侧滚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旁承垂向减振功能,能有效抑制车体侧滚角,且对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高速动车组在既有客运专线和高速线路之间跨线运行时的车辆运行稳定性和乘客乘坐舒适性,文章基于H∞控制设计研制了一种半主动横向减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减振器、车体加速度传感器、活塞位移传感器组成。为了验证半主动横向减振系统的性能,将其搭载于某高速动车组进行整车滚振试验,通过施加武广线路谱和胶济线路谱激励,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级下的车体横向振动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半主动横向减振系统可以有效衰减车体的横向振动,尤其是0.5~3 Hz的低频振动,幅值可衰减50%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用SW—160型转向架提速客车低频晃动的问题,笔者在线实测了该型客车车体及转向架振动加速度,并运用随机子空间辨识算法对车体的刚体振动模态进行了辨识。辨识结果表明,车体的下心、上心滚摆和摇头振型的阻尼比偏低,车体下心滚摆被激起后,不能有效衰减,这是造成车体低频晃动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新的SYS550E空气弹簧及将二系横向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提高至60 kN.s/m后,重新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空气弹簧及提高二系横向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后,车体的下心滚摆频率有所下降,而其阻尼比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功率谱分析可知,车体的低频振动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5.
张开林 《机车电传动》2001,(2):24-26,30
建立了铁道车辆1:8比例的半车4自由度横向有源悬挂试验模型,应用LQR控制方法进行了有源悬挂试验研究,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源悬挂方式能有效地衰减振动,尤其是共振点处的振动;有源悬挂与无源悬挂要比,车体横移振幅在高频共振点附近平均降低75%左右;车体侧滚角振幅在高频共振点附近平均降低80%左右;当车体质量大于控制器设计质量时,控制效果比原设计质量的控制器要好,反之要差。  相似文献   

6.
用侧滚角检测货车重心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聪敏 《铁道车辆》1993,(11):13-15
通过分析侧滚,横摆振动中侧倾角(或横向加速度)与车体重心高度的关系,提出采用容易测定的许用侧滚角(或许用横向加速度)来表示货车重心高度。该法可以用于现场检测货车是否偏载,重心是否超高等。  相似文献   

7.
车辆横向主动悬挂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铁道车辆1:8的半车4自由度横向主动悬挂试验模型,应用LQG控制方法进行了主动悬挂与被动悬挂的试验对比研究,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悬挂方式能有效衰减振动,尤其是共振点处的振动;主动悬挂与被动悬挂相比,车体横移振幅在高频共振点附近平均降低80%左右,在其余频段平均降低约30%;车体侧滚角振幅在高频共振点附近平均降低65%左右,在其余频段平均降低约20%。当车体质量大于控制  相似文献   

8.
抗侧滚扭力杆利弊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抗侧滚扭力杆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应用抗侧滚等效刚度概念提出了改进的技术对策。抗侧滚等效刚度是指一个抗侧滚扭力杆机构对车体侧滚的总刚度贡献,并以折算到抗侧滚扭力杆转角上的等效刚度值给出。利用拉杆与车体之间橡胶节点的非线性刚度实现抗侧滚等效刚度的分段定义:即直线或曲线准静态通过时具有低刚度;顺坡段通过时则具有高刚度。多种车况仿真对比分析表明:根据空气弹簧高度控制的位移滞后特性,这一弹性连接方案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舒适度;同时,在顺坡段通过时也适度增强转向架对车体的抗侧滚刚度。  相似文献   

9.
货车旁承间隙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货车车体相对于摇枕的侧滚运动进行几何简化,导出上旁承下端面位于心盘旋转点之上、之下和上旁承下端面与心盘旋转点位于相同垂向位置时,旁承的垂向位移与车体重心相对于摇枕横向位移的几何关系。在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侧滚回复力矩和等效摩擦半径,并对心盘进行力学简化。运用多体系统分析方法对货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侧滚回复力矩可以有效抑制车体由于轨道激励而产生的相对摇枕的侧滚运动;过小或过大的旁承间隙会使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恶化。当车体重心横向偏移量小于心盘半径时,车体重力将产生阻止车体侧滚的回复力矩;反之,车体重力产生的力矩将加速车体的侧滚。过小的旁承间隙会使车体上旁承和摇枕下旁承频繁接触,对车体产生较大的冲击;而过大的旁承间隙又使旁承在侧滚回复力矩不足时不能有效抑制车体的侧滚。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典型轮对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停车瞬间出现的侧滚振动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及制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转向架一系和二系垂向刚度、转向架二系垂向阻尼以及抗侧滚扭杆刚度等参数基本对抑制停车侧滚振动基本不起作用。减小停车瞬间的机械制动力输入,即提高电制动能力而降低机械制动激扰,能对车辆驻停时产生的车体振动问题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侧滚、扭转载荷的产生原因与形成机理,识别出侧滚载荷与扭转载荷;通过分析侧滚、扭转载荷施加于车体时的实际效果,提出一种研究侧滚、扭转载荷与车体应力响应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以C80B型敞车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侧滚、扭转载荷分别作用下车体的相应应力点与应力值,换算出应力响应系数,为铁道车辆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单层双层集装箱车体振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单层双层集装箱车体振动特征及成因,利用柔性体接口处理技术对策(ITTS),建立了单层双层集装箱专用车辆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整车模态分析对比和基于轨道谱的车体振动特征分析对比。这两种车体的结构型式是截然不同的,单层车体是利用一根纵梁构成的“鱼刺”形结构,而双层车体则是利用两个边梁构成的“落下孔”型结构。在三大件转向架的摇枕悬挂中,斜楔摩擦“卡滞”所产生的动力作用使单层车体形成了具有二阶垂向弯曲模态振动特征的弹性振动。由于通用转向架的摇枕悬挂与双层集装箱装载方式所形成的惯性特征不匹配,双层车体运动模态振动频率过低,如点头、摇头和侧滚等,造成车体结构产生伴随模态振动。因为双层车体具有“落下孔车”结构特征,其横向稳定性比较差,因而双层车体弹性振动特征与装箱方式有关,只有在上下20ft×2装箱时才出现一阶弯曲模态振动,其他装箱方式则主要表现为车体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13.
超限货物列车与邻线普通货物列车会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IMPACK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N17AK型平车的超限重车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不同工况下超限货车侧滚振动引起的横向偏移量,依据仿真计算结果给出超限货物列车与邻线普通货物列车在超限货物不同高度处的会车条件.仿真计算表明,在线路工况相同的条件下,侧滚振动引起的货车横向偏移量随着超限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在线路工况和超限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均相同的条件下,侧滚振动引起的货车横向偏移量随着超限货物计算点距轨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超限货物列车以120 km·h-1的最高速度在Ⅰ级线路上运行和以70 km·h-1的最高速度在Ⅲ级线路上运行这2种不利工况相比较,以后者的侧滚振动引起的货车横向偏移量为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从轮轨力、轴箱弹簧垂向位移和中部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3方面分析了大型养路机械通过曲线时由于较大幅度侧滚造成横向力偏大的原因,通过在转向架和车体间增加旁承限位滚子来减小侧滚幅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措施能大大减小轮轴横向力,增强车辆通过曲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车体轻量化设计和运行速度的提高,与普速列车相比气动载荷对动车组的扰动效应更强,动车组在大风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问题凸显。分析大风环境下动车组运行稳定性,结合实车试验和仿真计算,研究车体振动参数与运行稳定性指标的关联性,提出以车体横向加速度导数和侧滚角速度作为大风环境下动车组车载关键控制参数,二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大风环境下动车组爬轨安全性和倾覆安全性。考虑到一定的安全裕量,动车组车体横向加速度导数和侧滚角速度的限值分别确定为8 m/s3和5°/s。  相似文献   

16.
RTRI详细方程式是对侧风下铁道车辆倾覆进行静态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用静力替代车体的惯性振动力.然而,由于车体的横向振动是一种动态现象,横向振动对倾覆的影响很可能取决于振动振幅和振动频率.为此,用数值模拟检测了横向振动与轮载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将其与线路运行试验所得数据相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衡量车辆抗侧滚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柔性数,影响柔性系数的主要原因是车辆悬挂系统的刚度,采用抗侧滚稳定器是提高车体的侧滚刚度有效方法,本文根据满足柔性系数的原则,分析了铰接式高速客车车组所需要的附加抗侧滚刚度,并根据铰接式车组中车辆与转向架的支承特点,得到每节车辆所需附加抗侧滚刚度,并提出了铰接车组中抗侧滚稳定器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8.
包建斌 《铁道车辆》2006,44(2):21-22
1问题的提出 转K2型转向架是目前提速改造货车的主型转向架.转K2型罱向架采用双作用常接触旁承,可以有效地抑制车体的摇头和侧滚,提高了车辆蛇行失稳临界速度和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铁道车辆横向主动悬挂采用H∞控制方案的振动控制效果。建立考虑车体横移、摇头、侧滚以及转向架横移的铁道车辆横向主动悬挂的控制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设计铁道车辆横向主动悬挂的H∞控制器。为了验证设计得到的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采用ADAMS/Rail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整车模型,与MATLAB软件进行联合仿真,比较被动悬挂、Skyhook主动悬挂、H∞主动悬挂3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车辆横向主动悬挂采用H∞控制器后振动控制效果明显,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以将车体横向加速度的低频部分减小2倍以上,且不会增加车体横向加速度的高频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路》1998,(4):29-33
介绍了德国有线提速改造的原则和措施、线路固定设施和有关技术标准,对德国应用摆式车体及德国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合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我国在既有线提速改造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有待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