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知识》2012,(3):8-13
一场接着一场,底特律车展刚刚落下帷幕,芝加哥车展又开始了。与以往芝加哥车展不同,在主场作战的美国汽车厂商今年略显疲软,反倒是日本汽车厂商颇为踊跃地发布了多款新车。从2012年三个月来这几大车展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今年汽车市场将会由德国和日本汽车品牌占领主导地位,而美国汽车工业则继续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年7月15日奠基兴建,1956年7月15日建成投产,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创业历程,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创业,第二次创业,第三次创业,章介绍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三次创业中所得的成就,为中国汽车工业所做的贡献,以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绚丽的中国梦,我们告别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及汽车合资企业诞生30周年,迎来了新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开始,整整走过了60年。从打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到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这期间经历了30年,30年后的今天,中国轿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整个60年难忘历程,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已经  相似文献   

4.
政府与汽车     
政府应该如何管汽车 中国的汽车业者曾经羡慕前苏联汽车工业,因为前苏联有一个汽车工业部,实行高度集中控制,但是到90年代前苏联汽车工业开始衰落,幸亏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否则命运堪忧;中国曾经羡慕日本汽车工业,因为一个在60年代初与中国基础差不多的邻居居然在20多年后坐上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的宝座,但是从90年代初开始,缓过一口气的美国工业开始狠命敲打日本,把一个又一个日本汽车公司收入囊中,如今日本汽  相似文献   

5.
从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厂诞生以来,迄今已40年。但如果说起中国汽车工业,那要从更久的年代谈起,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一点,本刊借纪念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40周年之际,摘编了部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史”和“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内容。以大事记的形式转述这段历史,忆往抚今,总结经验,以利再战。为了使这段历史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大事记从本世纪初,汽车工业创业开始,一直刊登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张锐 《上海汽车》2002,(9):32-39
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很多的文献和资料则注重于汽车制造业或者零部件业的探讨和分析,汽车服务业似乎是被人遗忘或者忽视的一隅。根据欧美国家统计,在一个完全成熟的汽车市场中,50~60%的利润是从服务中产生的,目前不被我们看重的维修、保养、检测以及汽车救援等这些“寄生”行业在别人眼中却是一个“金娃娃”。中国已进入WTO,在国外汽车巨头来与我们争分国内汽车市场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让这个“金娃娃”从身边溜走。……  相似文献   

7.
久陵 《轿车情报》2012,(9):36-37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到明年2013年也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诞生60周年。如果以1983年划界,则后30年是从改革开放后建立合资企业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12,(36):15-17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工业制造大国,足以自豪。在迎接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华诞之时,要善于总结60年来,特别是30年、10年的成功经验和成绩。坚定信心,不要盲目自贬。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到明年2013年也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诞生60周年。如果以1983年划界,则后30年是以建立合资企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大发展阶段。近10年则是以自主品牌企业的蓬勃兴起作为显著特征。1983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39886辆,只占当年美国汽车产  相似文献   

9.
60年,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路很长,从产销量为零,到实现产销量领跑全球,跻身汽车制造大国之列;60年,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路很短,对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自主品牌产品研发,都还需要更多投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完成数量的赶超之后,科技赶超将使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实现全面领跑全球,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29):11-13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仍是个软肋。探其原因是,我们在一再强调整车制造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以致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一直上不去。因此,我们今天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标志,近1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分散、重复建设有所抑制,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生产集中度逐年提高;汽车工业整体实力增强,出口创汇连年增加;汽车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汽车工业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汽车可靠性、安全性、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较大改善;汽车市场越来越规范,汽车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税费过重的状况有所好转,汽车市场由以公款购车为主向以私人购车为主的方向转移;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销售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售后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总之,<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为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成就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回顾中国加入WTO 10年来,汽车产销量得到了快速增长,从2009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1991~2001年的10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3%,而2001~2011年的10年间平均增长率则为23%。汽车产量快速提高是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具有标志性的一年.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一片"狼来了"的喊声中,中国的汽车生产厂家瞄准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力,积极与国外汽车巨头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对国内市场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一年内向市场推出20多种轿车新车型.消费者惊喜地发现,街上的汽车专卖店一家接一家地开业,眼前的汽车一辆比一辆漂亮,价格却接二连三地往下调,以前高不可攀的车价也越来越接近消费者的心里底线,于是纷纷将以前持币待购的行为转化为实际的购车行动.  相似文献   

14.
许晖 《汽车之友》2023,(9):10-13
七十年波澜壮阔,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开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第一步。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发展历程是一个创新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汽车人投身其中,我们都是汽车的追梦人。”  相似文献   

15.
王福民 《汽车情报》2004,(23):24-24,42
2003年夏天,中汽协会公布的汽车产销上半年统计表时正值“汽车工业踩足油门往前冲!”的热火朝天的形势,对商用车市场(尽管产量占56%)陷入困境,主流媒体谁都没有在意。时过一年,到了2004.年夏天,中汽协会又公布了上半年统计表,如何评价2004年上半年车市呢?笔者认为可用“轿  相似文献   

16.
金月 《汽车与配件》2002,(51):17-18
去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一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市场空前活跃,大批新车相继面世,汽车企业强强联合,汽车产销纪录不断刷新……入世一周年,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充满朝气的中国汽车工业。 今年上半年,美国车市同比下降2.6%,欧洲车市下滑4.5%。与世界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照明业是近十年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10年前,我国汽车灯泡产量尚不足500万只,1991年接近1亿只,1993年突破3亿只,1995年则猛增至近6个亿,10年增长了10倍。由于汽车产业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拥有前景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刺激着汽车照明业的畸形发展:行业内厂家纷纷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引进技术、发展合资合作,加速扩大实力;行业外一些与玻璃、电光源有历史渊源的军工企业也涉足汽车照明领域;众多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财以“小米加步枪”的经营方式一哄而上、见缝插针,抢夺市场。这些都预示着一场汽车照明市场争  相似文献   

18.
前言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这30年走过的历程,不管是中国汽车人还是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建设的外国朋友们,都应该由衷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叫好!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叫好!  相似文献   

19.
不难发现,中国轿车工业正在走向一条有悖于国情的发展道路。尽管上上下下都念念有词要发展家用轿车,要生产5~10万元国民买得起的车,还有什么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就必须让汽车进入家庭等等。但实际做起来却动则以大手笔,投资多少个亿;宣传起来都是以“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22日,当中国南汽集团完成了收购英国最后一个独立汽车品牌MG项目的签字仪式时,全球的汽车界都在叹息:老牌的英国汽车工业怎么啦?但是由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牵头,英国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协会(SMMT)组织的英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研发企业依然每年到中国来走访汽车业,举行各种技术研讨会……不禁令人产生疑问:英国的汽车工业到底还有什么优势呢?中国的汽车工业与他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