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路建设工程是线性建设项目,对原地形地貌存在巨大扰动,破坏了原路域的生态环境,于是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就日显重要。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的综述,系统阐述各国对该技术研究发展的过程和技术特点,最后对3种当今常用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我国机场刚性道面的两种不同的PCN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同等道面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对二者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量单轮荷载计算方法较设计飞机法计算结果偏大,主要受道面厚度及地基强度影响;设计飞机计算方法综合考虑道面自身及航空交通量双方面因素,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但因根据评价机型的选取不同,所得结果并不唯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基于HWD测试数据的机场道面结构性能评价实施方案,阐述了机场复合道面结构的参数反演原理、性能评价指标及流程,并结合华东某机场HWD检测数据,对机场复合道面结构参数反演、ACN-PCN强度评价、结构剩余寿命、结构适应性厚度等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与岩石强度、结构面空间组合关系、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因素关系密切.为研究结构面空间组合关系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基于郑万铁路向家湾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UDEC离散元软件对全断面开挖下的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两组结构面的空间组合关系对结构面剪切滑移、围岩塑性破坏及位移的影响,同时根据开挖后...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流固耦合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数值计算模型,研究隧道管片安装时间内,流固耦合效应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流固耦合条件下开挖面不同支护压力比(开挖面支护压力与前方水土压力之比)和不同隧道覆径比(隧道埋深与直径的比值)对隧道开挖面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流固耦合效应下开挖面失稳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隧道管片安装时间内,开挖面前方土体将在渗流作用下形成土拱效应,从而使开挖面支护压力比小于1。而未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需要较大极限支护压力值才能保持隧道开挖面前方土体的稳定;(2)当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隧道覆径比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有限,但对地表沉降有较大影响,且覆径比越大,地表沉降变大且影响范围较广;(3)在隧道管片安装时间内,开挖面前方虽在渗流影响下具有土拱效应,但随着支护压力减少及开挖面上部渗流场的共同作用,使得开挖面前方土拱效应减弱,继而使隧道开挖面上方与前方土体连通形成楔形土体滑动区。相比未考虑流固耦合的情况,其楔形体趋向于开口较大的漏斗状破坏形式。故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对开挖面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兰渝铁路杨家湾软岩隧道贯通面施工为例,预测贯通段围岩、支护在贯通过程及贯通后可能产生的变形程度及变形原因分析,并通过采取对贯通面两侧已施工的初期支护和未贯通段岩层的预支护等施工技术手段,达到控制由贯通产生的围岩和支护变形,确保洞室的稳定及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朱剑  袁捷 《西部交通科技》2011,(6):19-22,27
文章通过抗渗、冻融、化学侵蚀试验及现场摩擦系数测试,研究了涂刷两种新型混凝土保护剂进行表面防水处理对机场混凝土道面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土保护剂均能大幅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降低混凝土冻融后的动弹性模量损失以及道面除冰液侵蚀下的强度损失,且不影响道面的抗滑性能。通过涂刷新型混凝土保护剂进行表面防水处理是提高混凝土道面耐久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析了隧道开挖面水平位移随支护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并以隧道开挖面主动失稳破坏为分析对象,重点分析了隧道埋深、土体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对开挖面位移及极限支护应力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支护应力减小,隧道开挖面位移迅速增大,由“半圆形”大应变区发展为“烟囱形”破坏区;随着支护应力比的减小,隧道开挖面土体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直至发生主动失稳破坏。当隧道埋深在2D内时,随着隧道埋深增大,隧道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力基本不再增大且有趋于定值的趋势,这与“土拱”效应有关。隧道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力随土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而减小,土体的内摩擦角比土体的粘聚力对隧道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应力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软土地区暗挖技术——对拉技术,用于中短距离的地下管涵及通道。无支座反力;施工面不失压;行程减半;两个施工面;拉索导向。该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综合管沟下穿昆玉高速段工程。  相似文献   

10.
浅埋黄土隧道破坏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地表裂缝的现场调查,推断黄土隧道隐形破裂面;结合UDEC程序,根据黄土垂直节理及推断的隧道隐形破裂面,计算模拟埋深20m情况下不同开挖跨度的隧道毛洞开挖,以分析、研究节理黄土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黄土隧道的稳定跨度为8m,隧道剪切开裂面与水平方向成β角,并非直接与节理面重合;浅埋大跨条件下的黄土隧道破坏由β面先破坏渐进发展为土体的垂直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边坡锚索与锚杆联合防护设计为例,对不同锚索位置的边坡等效塑性应变、坡面最大水平位移及相应的安全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锚索防护位置处于开挖坡面的最上部最合理,可用最节约的成本达到相对合理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防止传统的直角切缝方式在道面表面槽口处出现接缝表层剥落、碎裂等质量通病.文章介绍了切缝倒角新工艺及倒角施工技术,通过工程试验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倒角形式的外观质量以及对道面使用性能的影响,表明:R6 mm的圆弧倒角形式最佳,且切缝倒角对道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没有影响.切缝倒角新工艺已首次成功应用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有效防治了接缝浅层损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PG6531B型燃气轮机减速箱齿轮断齿的失效分析,从齿面初始点蚀、破坏性点蚀和齿面剥落等3种主要疲劳损坏的特征、发生部位及破损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有限元简要分析了齿轮接触疲劳破损机理,影响因素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有关的齿轮破坏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速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及施工中对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论述,希望通过研究分析改善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要求,从原材料及其配合组成两方面阐述了保障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措施,对正确选择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广西南宁市城区内的某深厚人工堆填土滑坡,由于滑坡体物质组成特殊及土方外运困难,传统的抗滑桩支挡、挖方卸载措施均无法做到有效、经济地治理,文章采用"削坡减载(放坡)+水泥搅拌桩支挡+坡面格构+坡面截排水沟及护脚挡墙+坡面绿化"的综合防治措施,达到了"坡体稳定、尽量减少土方外运和经济合理"的治理目标,而其中的"水泥搅拌桩支挡"方法则开了对这类滑坡防治的先例,为今后对这类滑坡防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坡面灌木建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面生态修复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坡面建植出稳定的植物群落,而坡面植物群落稳定性很大程度又取决于灌木的生长情况,因此灌木的建植方法将决定坡面生态修复工作的成败。文章对我国北方坡面灌木建植方法进行分类梳理,并结合工程经验分析各种坡面灌木建植方法的优缺点,力求为坡面生态修复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工程参照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倒计时对信号交叉口的安全影响,通过与无倒计时交叉口的驾驶行为进行对比,从违章及困境区域两方面分析倒计时对信号交叉口的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大量工程岩爆实例,总结剪切型岩爆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剪切型岩爆的简化力学模型,在考虑岩爆区岩体自身能量释放的基础上,结合Cook刚度理论对剪切型岩爆发生的物理力学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由于潜在剪切破裂面本构曲线峰后软化现象而产生的围岩结构失稳,以及失稳阶段围岩结构对外界的能量释放,对剪切型岩爆的非稳定性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型岩爆可以看成是由于开挖应力集中作用下潜在剪切破裂面剪切错动滑移,引起自身及周围完整岩体能量突然急剧释放,导致岩爆区岩体破碎并向开挖临空面抛掷的现象。岩爆区岩体及周围完整岩体所释放的能量对剪切面的作用相当一对串联弹簧的作用效用。剪切型岩爆的发生受岩性、潜在剪切破裂角、剪切面周围岩体刚度的控制作用,是围岩受力变形过程中岩石材料力学性质渐进性劣化导致的一种能量释放驱动下的围岩状态失稳突跳现象。  相似文献   

20.
隧道盾构法施工是使用盾构机在控制开挖面及围岩不发生坍塌失稳的同时,进行隧道掘进、出碴,并在机内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从而不扰动围岩而修建隧道的方法.但因其造价高昂,使其进一步推广受到限制.文章就隧道盾构法施工成本及降低成本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