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桥位于软土地区,下穿多股道铁路,采用顶进施工,钢便梁架空线路进行防护,线间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顶进工作坑时,利用旋喷桩及灌注桩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坑进行围护,保证基坑在稳定性及侧向位移等方面的安全要求,该桥设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万荣路-三泉路道路下穿铁路南何线的立交工程,为临近既有线顶进施工框架桥,采用(8.4+8.4+7.50) m框架桥,长度为27 m,顶进基坑深度约为12.17 m,周边建筑和管线多。临近正常运营既有铁路的顶进框架很少有达到如此大的基坑深度,为此重点研究了框架深基坑中的关键技术。经过多方案比选,基坑3个侧面采用了双排钻孔桩围护加系梁的围护方式,顶进前端采用了放坡开挖结合钻孔桩防护。该方案有效防护了既有铁路和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顶进箱形桥往往采用人工挖孔桩作为施工便梁的临时支墩,但有时受地质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流砂地区,人工挖孔桩难以挖至设计深度,基础安全得不到保证。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采用多根刚性短桩作为施工便梁的临时基础。根据桩土共同作用原理对桩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栓算,保证基础安全可靠,确保立交桥顶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根据205国道新沂改线段下穿立交桥在基坑开挖和顶进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爆破施工情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爆破施工在临近既有线和既有线下顶进施工的实际应用情况,强调了安全管理在爆破施工中对保证既有线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中继间顶进技术是框架隧道下穿既有铁路一种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依托厦漳公路(厦门段)东孚双洞隧道工程,系统说明在既有线铁路下方修建大跨径隧道线路加固及项进技术的各种问题,说明了提高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安全系数采取中继间顶进技术的必要性,挖孔桩结构选型与承重力检算的必要性,架设24 m D型便梁+I 56型钢纵、横抬梁加固钢轨的设计与设置原则和施工工艺,并强调了框架隧道中继间顶进施工技术与施工监测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杨磊 《铁道建筑技术》2008,(Z1):140-144
介绍沪闵路下穿立交工程顶进施工技术,在超深超宽基坑中采用高低箱顶进,通过合理安排施工、优化组织设计和严格控制关键技术等,顶进施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范红波 《铁路航测》2012,(1):103-105
介绍基于静力水准仪系列所开发的铁路施工便梁沉降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开发思路与功能特点,通过在既有线下穿立交顶进工程中的应用,证明该系统精度高、运行稳定,适应铁路安全的远程监控,可极大提高监测业务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资料的准确完整,为既有线下穿立交顶进施工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既有线高路堤下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在既有线高路堤下箱涵顶进的施工方法:采用"卸载预压"+钢筋混凝土刃角带土顶进,线路架空采用常规的D24 m便梁架空线路,便梁支点采用桩基础,成功解决了在高填方路堤下进行大跨度箱涵顶进难题。不仅使箱涵顺利顶进到位,而且还保证了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当铁路下穿立交桥基础部分遇有大量岩石时,必然涉及到基坑、顶进爆破施工。由于爆破点处在铁路下方或临近营业线,爆破施工势必给铁路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爆破方案的选择和爆破安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以205国道新沂改线段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顶进基坑岩石爆破为例,探讨顶进施工岩石开挖的爆破控制。  相似文献   

10.
明挖空顶法以施工便梁临时架空铁路线路为基础,采用明挖法开挖铁路路基,然后顶进预制框架结构下穿既有线。在特定条件下,与其他施工工艺相比,具有施工工期短、安全性好、造价低等特点,属于比较新的施工工艺。结合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区间隧道采用明挖空顶法成功下穿沪昆铁路的工程实例,对明挖空顶法的方案确定、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等作详细叙述,为国内同类施工条件下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