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两岸和香港港口物流共同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航运竞争加剧,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港口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经济腹地交叉较大,很难避免被卷入到彼此竞争的旋涡中。要避免过度竞争,海峡两岸与香港的共同航运物流合作是必要的。本文以共同物流的观点,发挥两岸和香港的各自优势,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港口投资与经营方面开展合同协作,构建—个虚拟的“港口平台”,发展海峡两岸和香港港口共同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2.
要避免过度竞争,海峡两岸与香港的共同航运物流合作是必要的。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港口投资与经营方面开展协作,构建一个虚拟的“大中华物流平台”,发展海峡两岸和香港港口共同物流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共同签署《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后,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的船舶越来越多,所以中国海员、引航员、港口管理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一个敏感的议题——海峡两岸船舶进出对方港口的挂旗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港湾设施、码头泊位、港口物流园区等建设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港口物流的竞争日趋激烈。港口物流错位经营,谋求共同发展,将是中国港口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政府和企业在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上扮演的角色、香港进一步巩固物流竞争实力的新措施、地区性物流合作发展的重要性,以至沪港在港口物流发展上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吴燕子 《中国港口》2010,(12):54-55
<正>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泊位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集中,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的港口处于同一水域,间隔距离平均不到50海里,货源腹地高度重合导致香港、深圳、广州之间的竞争激烈。随着供应链时代的到来,竞争从单个产品或单个企业之  相似文献   

7.
周薇 《珠江水运》2001,(10):4-5
时隔四年,第五次海峡两岸海上通航学术研讨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恢复举行.研讨会由祖国大陆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主办,中华海运研究协会理事长陈庭辉率台湾航运公司,高雄、基隆等港口、船检、搜救、引航、海事、海运科研院校等60余位专业人士与祖国大陆和香港的百余位业内人士聚集一堂,就两岸间海上通航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共同探讨,达成共识21条.  相似文献   

8.
<正>1.问题提出 由于市场竞争和现代物流发展,传统港口的点与点竞争形式逐渐转变成含港口核心节点物流链的竞争。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今后港口提高服务和市场竞争的焦点。港口集疏运通道是港口物流链的重要环节,是港口与腹地连接的重要通道。因此,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而铁路班  相似文献   

9.
《中国港口》2006,(4):17-17
为加强港口企业内贸装卸、堆存业务的行业自律,规范港口内贸装卸、堆存业务市场,避免无序竞争和恶性杀价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行业诚信,树立港口企业的良好形象,保证港口行业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港口企业内贸装卸、堆存业务行业公约,供中国港口协会会员单位及其他相关港口企业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第一条严格遵守《港口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交通部《港口经营管理规定》和《关于调整港口内贸收费规定和标准的通知》以及其他相关规章,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共同维护港口内贸装卸、堆存业务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条树立文明生…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全面“三通”后宁波港的优势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岸“三通”取得实质性突破,将两岸关系发展带入新的里程,对促进两岸经济关系转型升级,携手共同应对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具有重大意义。两岸“三通”中,海运直航一直是两岸制造、商贸和物流企业关注的焦点,在《海峡两岸海运协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将开放11个港口,大陆将开放63个港口,全面实现海峡两岸海上客货直接运输。宁波港位列首批对台开放直航口岸之列。实现宁波港对台湾海运直航,将一改以往“货通船不通”的通航模式.大力提升宁波港综合竞争力,为宁波市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中国港口》2004,(3):11-11
<正>为落实CEPA协议,加强沪港合作,实现沪港两地港航业"促进联动发展、形成共赢格局、实现共同提高",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将于2004年5月11、12日在上海举办"沪港港口物流研讨会"。届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从事港口、航运、物流方面的知名专家、企业及港口及港口管理部门的代表将共同研刊"政府管理部门在推进港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从事港口物流业务的经验和教训、上海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和当今港口发展的定位。分析了目前我国港口的竞争情况和过度竞争的原因。并对新形势下的港口合作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巧红  张家华 《水运管理》2006,28(7):15-16,39
分析香港、鹿特丹、新加坡等港较为成熟的物流业发展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依托港口群发展港口物流业,以港口为节点、物流通道为轴线、区域经济为面的港口物流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宋杰人 《中国水运》2007,7(8):195-196
分析东亚集装箱吞吐量前五大港口经营现状,分别对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港口竞争趋势进行阐述。在东南亚,香港与新加坡为世界集装箱首席地位激烈竞争;东北亚,上海、深圳、釜山、高雄等港口为争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竞争同样激烈。最后针对我国上海港要建成航运中心,提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对广州港、香港港口的集装箱发展现状从吞吐量、航线、港口设施、码头费用等方面作相关介绍,从深圳港现状出发,从上述几个方面和广州港、香港港口作比较,得出与竞争对手优劣势综合比较,并对未来的竞争变化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港口竞合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集装箱港口呈现区域化发展和与竞争者合作的趋势。重点分析了现代集装箱港口业的各方压力和竞争态势;以香港和深圳港各集装箱码头为例,对港口间的"为了竞争而合作"的"竞合"战略的优势和组织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世界港口发展的区域化趋势1.港口群港口群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一个经济地理区域内,港口间由于腹地的交叉而形成港口群。在航运发展过程中,港口群内的港口,因共同业务、共同利益而联系,又因各自利益而竞争。一个良性发展的港口群,对外,应以统一的利益整体出现,如与航运公司的费率谈判、共同拓展腹地等;对内,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的差异,进行港口功能的合理分工,科学定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共同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第4代港口新概念与国内港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鹏华 《水运管理》2007,29(2):17-20
对国内第4代港口新概念的研究现状和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行分析,根据未来港口发展的趋势提出第4代港口的内涵,即第4代港口是绿色港口、科技港口、协同竞争港口、供应链物流港口,对我国从港口大国发展为港口强国的发展战略提出5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相英 《中国港口》2010,(11):46-47
<正>当前,许多港口大力疏通物流通道,发展现代港口物流链,拓展港口发展空间,各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链的竞争已经展开,成为当今港口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应站在港口发展的战略高度,抓住世界产业结构体系正在改变、我国经济正处在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梦兰 《中国水运》2007,5(6):16-17
阐述我国入关后,在新的激烈竞争中应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作为物流平台的港口企业,必须整合资源,利用优势,参予物流供应链的运作;分析了港口的功能和具备的综合物流的发展条件,提出港口发展综合物流业的战略,使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