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的一项新技术学科。用它指导铁路安全运输生产,使安全管理从传统管理中解脱出来,作好事故的预先性控制,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安全检查表作为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测和防止事故中更为直观,其内容浅显易懂,便  相似文献   

2.
事故树分析法在铁路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将它应用于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尚有相当多的同志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它的作用既有贬低又有夸大,因而直接影响了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效果。下面,我们就如何推广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安全系统工程要在实践中消化和提高任何一种管理方法、分析技术都有它的局限性,任何一个系统也都有它的特殊性。因此,要在安全分析评价中搞一个适应所有系统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铁路大提速对既有线改造施工的安全管理中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分别以行车事故、人员机具损伤、线路开通误点为顶上事件 ,进行事故树分析。从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分析可能出现故障的情况。经简化进行布尔代数计算 ,根据重要程度制定详细的安全保证措施 ,有效保证了安全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铁道货运》2009,(5):43-49
第一条为促进保价及货运事故处理管理信息化,确保铁路保价及货运事故处理系统(简称事故处理系统,下同)安全、可靠、有序运行,实现各级事故处理系统信息准确、完整、及时、安全地采集、处理,根据《铁路货运事故处理规则》(简称《事规》,下同)和《铁路货物保价运输管理办法》、《铁路货物保价运输办法》、《铁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和危险性预先分析两种方法,对既有线施工挖断管线事故进行分析评价。抽象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可供决策的建议,旨在通过此案例将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些成熟方法引进到安全生产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进行事故分析与评价工作正在迅速展开,特别是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分析(FTA)是人们非常乐意采用的方法,并初见成效。在机械、核工业、航空、兵器、冶金、化工等行业的有关学术交流活动中已充分证实了这点。但是,就普遍情况而言,分析水平不高,效果不明显。本文仅就FTA中存在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谈淡我们的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铁路大承包的不断发展,在基层单位推行安全系统工程确是势在必行,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实行科学管理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状态和方法,全面优化生产系统的安全状态,对事故的发生真正能做到以预防为主,以此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大包干任务的胜利实现。但在基层单位推行“安全系统工程”并不那样顺  相似文献   

9.
工业企业常用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安全评价是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与损失程度等方面人手,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去识别、分析和评价固有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按评价内容可分为过去状态的安全评价(如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现有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的综合安全评价(如按企业固有危险性和现实危险性两步评价、评价目标体系的数学模型计算法)以及系统设计阶段的安全评价。选择中应根据企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要注意消化吸收国内外科学实用的方法,不一味的求新;要根据安全系统的复杂性考虑多种方法综合评估,或把不同方法结合起来;评价过程必须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和针对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陈燕申 《中国铁路》2013,(11):93-98
分析欧盟《铁路安全指令》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包括统一的安全要求、安全管理体系及认证、安全管理部门、事故和事件调查,以及指令的配套法规体系和实施体系;颁布专门轨道交通安全法规,为建立安全法规体系进行技术准备,按照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成立专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和独立事故调查机构等,是对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造成工伤事故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由于“人”,“物”、“管理”等不安全因素和缺陷的存在,才使事故发生。传统的安全管理特别注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把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其理论依据是从事故统计的资料中分析:责任事故约占70%。事实上造成事故的原因也确实与此有关。因此投入较大的力量抓人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技术的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自身保护的能力,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企业单位生产部门针对本系统的特点,采用了很多方法,创造了许多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降低了工伤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近年来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故逐渐增多,给国家、行业、企业和个人带来严重损失。为预防地铁盾构掘进施工安全事故,本文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方法构建地铁盾构掘进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识别安全关键影响因素;应用DEMATEL-ISM方法剖析因素间影响关系,构建地铁盾构掘进安全事故致因模型;选用HF盾构区间开展案例研究,验证事故致因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论:(1)地铁盾构掘进安全影响因素可系统识别为人员类、机械设备类和环境类等安全影响因素;(2)地铁盾构掘进安全事故致因过程可用5级安全事故致因模型解释,其中致险作业情境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3)安全预案、安全检查和安全技术作业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4)本文研究的安全事故致因模型可用于指导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开发《上海公路网交通分析评价系统》软件,作为分析和应用上海市公路网交通调查数据的主要成果形式。简要介绍了《上海公路网交通分析评价系统》的功能、初步框架、核心模型以及系统设计方法和开发平台的选取。  相似文献   

14.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个有力工具。国内在三十年代即已采用。由于这种表可以事先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容易作到全面周到。安全检查表是为检查某一生产系统或设备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它是安全系统工程最基础也是最初步的手段。在设计时可以拿它作为依据,安全检查时以之为兰本,实际证明,系统的安全检查表对有计划地考虑安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检查表编制方法 (一)编制方法 1.经验法:凭安全工作的经验,找出该系统  相似文献   

15.
安全系统工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四方机车车辆厂安技环保处(266031)李学章安全系统工程是进行事故预防、危险性分析和安全管理,使安全生产达到最优状态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在我国工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中已得到了普遍应用,并有很大发展。这标志着安全生产科...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讲过,事故树分析(FT—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那么在本讲中我们将进一步介绍事故树分析的程序、事故树中的符号,以及如何编制一棵事故树。一、事故树分析的程序整个事故树的分析程序一般可分为十个步骤,当然还有分为三步、七步、十二步等的,不过还是以十步的为多。目前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只选其  相似文献   

17.
运用系统工程观点和方法,说明开展“三不伤害”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人的安全行为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深化安全目标管理的完善和补充,是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极好形式。  相似文献   

18.
陈良勇 《铁道货运》2009,(12):37-40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影响铁路危险货物罐车安全运输的因素进行故障树分析。通过求故障树最小割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并对结构重要度进行排序,指出各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值,从而对铁路危险货物罐车发生火灾爆炸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挂篮施工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的挂篮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风险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挂篮施工体系进行动态、科学的评价,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桥采用挂篮施工的特点,针对影响挂篮施工安全的诸多因素,建立了挂篮施工体系的安全评价模型。阐述了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挂篮施工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主要步骤,并以郑西客运专线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实例,对挂篮施工系统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施工系统的安全分析结果与现场的施工安全状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0.
《铁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系统》"从业人员伤亡事故报告统计系统"已启用2年,为使事故统计分析和事故信息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笔者通过对该系统的使用,将事故录入、统计分析、结案归档等技术应用处理进行归纳总结并作以介绍,欲使各级统计分析监察在使用该系统时,规范录入事故信息,准确判定事故性质,提高事故分析质量,掌握事故发生规律,为铁路从业人员伤亡事故信息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