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影响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因素,在不固定动车组运用区段的前提下,根据列车运行图,以动车组的运用交路和检修模式为约束条件,以减少动车组的使用数量、降低检修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的一体化优化模型,设计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化运用检修条件下的动车组检修方案优化问题,以固定运用模式下的动车组开行数据为输出,以满足动车所的最大扣修数量、动车组一二级检修规程和多所检修资源共享规则为约束条件,以最小化动车组检修剩余量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基于蚁群优化算法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策略,达到共享多动车所检修资源,充分利用动车组检修周期,降低检修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提高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接续可靠性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基于动车组运用网络图,考虑动车组初始任务、空车调拨等运用条件和检修里程、检修能力等约束条件,分析任务晚点条件下动车组完成相邻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出交路段和整个运用日计划的接续可靠性定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运营总惩罚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检修和热备任务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模型,并利用算例验证。算例表明:在不改变基本运营条件下,适当增加接续时间可有效提高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接续可靠性,且有效降低因接续失效而带来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4.
针对动车运用所的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编制问题,在动车组运用交路已知的前提下,以动车组的运用交路和检修规程为主要约束,以减少动车组使用数量、降低检修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一体化编制的整数规划模型.根据动车组的可能运用情况和检修规程约束,求解动车组的可行运用路径集合;以该集合为基础,设计求解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的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编制动车组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是动车运用所运输组织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保证动车组的安全性,提高运用效率,降低检修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梳理了动车组运用和检修计划的编制业务,分析了计划编制的目标和影响因素.依托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论述了动车组运用和检修计划智能编制平台的软件架构和主要功能,研究了平台的关键技术.实践表明,通过构建智能化的运用和检修计划编制平台,提高了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化了动车组的运用和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6.
2007年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以来,北京铁路局面对大量高速动车组列车开行的实际,结合动车组运用维护等方面的新特点,不断探索高速动车组运营管理规律,围绕高速动车组检修运用的原则要求,在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完善、检修组织、队伍素质、考核激励等方面不断创新,确保了高速动车组安全、高效、持久运营。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固定动车组运用区段的前提下,以全部列车形成的环形排列为动车组交路,在环形排列中以日常检修和一级检修的时间间隔和里程间隔为约束,列车接续费用最少为优化目标,建立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的一体化优化模型。环形排列状的动车组交路有效描述动车组运用的均匀性,日常检修和一级检修约束使得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中融合检修计划的优化。通过引入罚值函数和三交换邻域结构,设计求解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最后对144列列车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进行实例分析,并分析各项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动车组检修成本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动车组检修成本,提出了一种动车组检修成本管理系统建设方案,通过自动抽取、整合既有信息化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实现了动车组检修成本的自动核算、超额预警及统计分析。在上海动车段的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显著地提高动车组检修成本的管理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管理是动车组安全运用和高效检修的重要保证.立足我国动车组运用和检修的特点,分析动车组运用检修的关键业务过程,明确信息化管理的总体目标,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通过建设全路联网运行的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支撑动车组运用检修业务,达到动车组运用检修的“作业高效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CRH系列动车组运用均衡检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CRH系列动车组投入运用以来的运用检修现状,主要从设备能力、作业时间、检修任务、生产组织等方面对动车组运用所的动车组均衡检修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均衡检修衡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和优化动车组均衡检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