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鉴于地铁列车驾驶模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列车司机的驾驶培训但缺少相应的考核评分系统,根据列车驾驶技术的主要考核指标,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驾驶模拟设备,根据列车驾驶模拟器的记录数据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分的设计思想。对地铁列车驾驶模拟器的考核评分项目进行了分类设计,制定了考核规则以及评分模板,最后进行了系统实现。该系统已应用于实际培训考核,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仿真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仿真器是城市轨道交通部门进行技能培训的高科技设备,能够进行精确的列车操纵性能仿真和逼真的列车驾驶环境仿真。基本功能包括模拟操纵功能、列车动力学计算功能、故障判断培训功能、视景和声音仿真功能以及运动仿真功能。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点,给出了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仿真器的运行仿真数学模型,提出采用分布式计算机体系结构、MPEG视频压缩技术和基于DirectSound技术的多媒体声音系统,设计具有4层5自由度液压运动平台的驾驶仿真器。并基于以上技术完成了北京地铁交流传动电动客车列车驾驶仿真器的研制,成功应用于北京地铁技术学校学员和北京地铁司机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铁路列车的快速发展,提出用低成本、多功能的桌面驾驶模拟器来培训大量的高速铁路司机。本文采用桌面驾驶仿真平台和三维视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使该系统具有虚拟驾驶台和三维视景的效果,实现高铁司机驾驶模拟培训。  相似文献   

4.
声音仿真系统是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出了利用DirectSound进行声音仿真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基于 DirectSound的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声音仿真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成像技术(CGI)的不断提高,基于CGI技术的列车模拟驾驶器视景仿真系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列车模拟驾驶器视景仿真系统能够真实模拟地铁列车驾驶场景,包括向前视景、站台监视器视景、CCTV监视屏场景。文章就列车模拟驾驶器视景生成技术、CGI视景系统功能、系统关键技术等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列车驾驶仿真器的体系结构出发,提出一种分布式列车驾驶仿真器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中,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由数据采集及输出、主控、ATC仿真、视景仿真、声音仿真、数字广播及通信仿真、运动平台控制等仿真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采用IP组播的方式进行通信。方案支持基于DIS协议的仿真器间的通信,可实现多仿真器协同训练。为降低通信强度,提高仿真的实时性,采用一种DR算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包神铁路集团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机车运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万吨列车开行,长交路开行已成为常态。然而列车安全运营对司机的业务素质和驾驶技能全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列车驾驶人员培训成为铁路交通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仿真驾驶培训与传统驾驶培训的特点,提出仿真驾驶培训的重要性,接着对列车仿真驾驶模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列车驾驶视景仿真中自然现象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视景系统用于实现对列车操纵环境视觉上的模拟。在传统视景系统中,采用图象迭加的方式模拟雨、雪,效果较差,难以满足要求。将粒子系统应用于雨、雪等自然现象的模拟,针对列车驾驶视景仿真的特点,给出一种雨、雪的粒子系统模型,在三维场景中,实现了对降雨、降雪过程的仿真。该模型中,对雨、雪的物理模型进行了适当简化,能够满足视景仿真的实时性要求。实践表明,该粒子系统模型时间开销小,可在复杂的三维场景中实时地模拟雨、雪等自然现象,仿真效果逼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列车驾驶仿真培训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列车驾驶仿真培训系统在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时代的应用需求、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该系统在高速铁路中的巨大应用价值。高速铁路人员培训工作对列车驾驶仿真培训系统有巨大需求,推广与使用列车驾驶仿真培训系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发展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提高轨道交通新车调试效率、提高信号设备维护质量,提升运营组织效率,设计制作车载信号设备调试仿真模拟器.该装置是一项针对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驾驶及自动防护功能进行调试的工具,可批量化对列车信号涉及的连接线以及功能进行测试,同时也可快速查找设备硬件故障点,尤其是在与车辆接口故障及串线等难点故障的排查中可以发挥更加高效的作...  相似文献   

11.
新型网络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是在局域网内构建的基于Web 3D技术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新型网络培训系统,除可在浏览器端实现车站联锁功能外,还构建了大量设备三维模型,学员在进行计算机联锁操作的同时,还可查看现场设备,带给学员全新直观体验,提高学员的故障处理能力。为此从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3DsMAX和VRP实现了HXD3D型电力机车三维建模和机车驾驶的虚拟场景,介绍了机车模拟驾驶训练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本系统通过对机车驾驶操作流程的仿真,为受训司机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真实感的驾驶过程。  相似文献   

13.
FSK信号作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行的主要信号制式,在国内铁路上现在有两种,是法国引进的UT信号和国内自主开发的YP信号,小波变换是继傅里叶变换之后的重大突破,而小波包则是小波变换的进一步发展,克服了小波变换的一些不足,本文首先研究了车载FSK信号的特征,再利用小波包对车载FSK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文中,给出了如何确定给定频率的信号在小波包分解树各个分解层中对应节点的算法,在滤波处理过程中,为了处理带内的噪声,也给出了采用阈值的方法来减少带内白噪声,阈值的选取充分应用到FSK信号的小波包分解的特点,最,我们给出了计算机产生的仿真FSK信号和现场采集的FSK信号的两种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根据车载FSK信号的特性,小波包方法是处理车载FSK信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信号模拟沙盘是电务段和职培基地的重要教学设施,在信号专业教学和运输专业演练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用计算机遥控故障设置,提升了故障设置的水平,准确的把握了故障设置的时机,增强了电路故障的隐蔽性,对强化信号故障处理能力和非正常接发列车处置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德旺  朱磊 《铁道学报》2011,33(7):73-77
车载人机接口DMI(Driver-Machine Interface)介于列车司机和车载安全计算机之间,实时地完成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DMI屏蔽车载系统复杂的内部结构,以便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司机完成控制操作,才能充分发挥车载系统的作用,因此对于DMI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当列控系统由CTCS-2升级换代至CTCS-3时,在不改变原有软件框架的前提下,实现对CTCS-3车载DMI的仿真。本文基于软件重用理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用框架的解决方案,并采用C++Builder 6.0进行了仿真DMI实现和框架可重用性验证,其结果表明,针对仿真DMI的研究,基于可重用框架的方法是一种能够避免重复劳动,利用已有资源,实现便捷开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列控中心仿真测试是确保CTCS系统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了列控中心仿真测试的意义和内容;描述了国内外铁路列控系统仿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对目前国内几种主要的仿真测试模型或系统作了简介;最后还指出了当前列控中心仿真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应对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初期可能出现的客流拥挤等问题,运用行人仿真方法进行客流组织方案的动态检验和调整。以深圳会展中心站为例,选取适当的仿真参数和评价指标,对车站客流组织进行防真,分析客流拥堵原因,提出客流组织调整方案,并对调整方案进行仿真及评阶。总结了车站行人仿真在指导车站客流组织方面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列控系统需求进行的多车仿真研究,是构建完备的列控仿真与功能测试环境的基础环节。本文针对列控系统多节点、分布式的特点,设计基于HLA的列控系统多车仿真方案,提出两种多车仿真策略。根据不同的仿真策略构建基于HLA的多车仿真联邦的逻辑模型和高层仿真模型。对采用不同仿真策略实现的多车仿真联邦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多辆仿真车整体作为一个联邦成员加入仿真联邦的策略更适用于多车仿真,该仿真策略能够满足列控系统中多车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广州地铁详细地介绍了地铁信号与屏蔽门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分析了其原理和联动的安全性、可靠性,井指出了在实际运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车站作业和运输组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计算和评估高速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和能力利用率。UIC能力手册提出了线路能力的加密和压缩方法,但未对理论能力、实际能力、有效能力等提出具体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也未对车站的通过能力计算和能力利用率评估提出具体的建议。本文首先对车站通过能力划分层次,并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层次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能力的利用率法、实际和有效能力的仿真方法等。特别地,提出列车路径的压缩优化模型和加密方法,以评估和计算给定车站作业计划和列车路径排列方案条件下的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和可用能力。依托自行开发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优化与仿真系统,基于案例研究,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利用率法和压缩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