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1月14日,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包括飞来峡枢纽、清远枢纽等五座千吨级船闸正式通航试运行,这也标志着北江航道即将由V级航道升级为Ⅲ级航道。这五座船闸的通航试运行,顺应了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消除了船舶过闸拥堵现象,航道通航能力显著提升,252公里北江"水上高速"全线打通,至此,北江各枢纽  相似文献   

2.
正北江水运发展迅速,船舶往来沟通南北为地区经济作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干流上的五级枢纽船闸通行效率较差,随着近年来沿岸地区水运需求的增大而备受诟病。2014年8月,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启动,将新建复线船闸7座,2019年4月清远枢纽二线船闸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面对越来越多的船闸,如何更高效运营管理,激活水运活力"成为了航道管理部门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以前,北江流域航道绝大部分处于天然状态,航行条件恶劣,水运事业极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航道的开发利用,上世纪50年代初,便在北江建立了航道专业管理机构统管全区干、支流航道的规划、整治与建设。11月14日10时,北江飞来峡枢纽三线船闸上闸首人字门开启,6艘满载货物的运输船舶缓缓驶入闸室,标志着广东省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简称"北江项目")韶关至清远千吨级船闸正式试通航。  相似文献   

4.
苏莹  付菁  张春泽  周勤 《水运工程》2022,(6):150-157
北江水运需求增长、航道扩能升级,拟在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基础上新建三线船闸并预留四线船闸建设空间。针对三线船闸左岸建设方案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在工况2~4(Q≥5 000 m3/s),三线船闸上游口门区横流显著,大于0.3 m/s。2)船闸下游大燕河水流入汇直冲航道。工况3中大燕河流量为1 510 m3/s时,汇口处连接段横流超标、通航条件差。3)进一步对船闸方案进行优化试验后,采取上游口门区增设导流墩、下游大燕河口布置导流顺坝和导流墩、拓宽浚深大燕河口的措施,可有效改善横流。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一年,北江清远船闸过货量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长22.06%,北江航道通航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珠江“黄金水道”效能进一步释放。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位于广东省北部,干流全长258公里,是粤北地区连接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唯一水运通道,是广东省航道规划“一横一网三通道”中的三大水运主通道之一,航运地位十分突出。近年来,因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施,7座千吨级船闸先后建成并投入营运,北江水路货运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北江沿线千吨级船闸累计开闸3万多次,通过船舶约9万艘。其中,北江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累计货次,同比增长4.08%;通过船舶43608艘次,同比增长11.44%;过闸船舶平均核载为1960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数据逐年攀升、屡创历史新高,这全得益于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实施和科技引领航道科学管养。  相似文献   

6.
通航水位是船闸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参数,直接影响项目建设方案和投资额。确定梯级枢纽中船闸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影响因素较多,准确合理确定该水位的难度较大。本文以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研究为例,详细分析了地形变化对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并结合大藤峡枢纽运行调度规则和下游航道升级建设方案,重点论述了未来下游航道升级建设方案以及人工挖沙对下游最低通航水位的影响,对类似项目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依托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远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深基坑工程,通过开展既有船闸水平位移、沉降、振动与闸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实时监测,分析了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一线船闸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基坑开挖过程,既有一线船闸闸室水平位移与沉降呈现两侧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 m后,既有一线船闸沉降速率显著增大,且一线船闸两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闸间土体水平位移与临时支撑轴力的设置密切相关,最大累积变形为11.6 mm;一线船闸振动监测点最大振速为0.079 6 cm/s。由结果可知,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一线船闸的变形扰动控制在安全范围,确保了船闸结构及通航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供船闸监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15年10月28日,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全线开工仪式在清远市飞来峡镇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北江(乌石至三水河口)航道扩能升级先行工程,于2014年12月17日开工,里程约145 km,目前已进入尾声;第二阶段为北江濛里、白石窑、飞来峡、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15年11月26日,株洲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及鱼道工程动工,这标志着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31.23亿元,建设总工期51个月。将按照二级航道标准,整治湘江衡阳蒸水河口至株洲航电枢纽154 km航道,在衡阳大源渡航电枢纽和株洲航电枢纽各新建一座2 000 t级标准二线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均为2 450万t。同时,建设跨船闸桥梁两座、鱼道两座、  相似文献   

10.
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是合理确定其平面尺度方案的前提。文章基于系统仿真理论构建单级单线船闸仿真模型,模拟船舶进出闸及船闸运行的全过程,计算葛洲坝枢纽船闸扩能工程在闸室平面尺度为280 m×40 m和400 m×40 m、多组过闸船型比例、单向或双向运行方式下的通过能力。主要结论如下:当船宽大于16.3 m的大型船占比分别为50%、60%和60%以上时,船闸通过能力随着22 m宽船舶占比增加而分别呈现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减小的趋势;在相同运行方式和船型比例方案下,闸室平面尺度400 m×40 m方案的通过能力为280 m×40 m方案的1.24~1.32倍;在相同闸室尺度和船型比例方案下,双向运行时的通过能力是单向运行的1.32~1.43倍;葛洲坝枢纽船闸扩能工程能够匹配三峡新通道工程。研究成果为葛洲坝枢纽船闸扩能工程平面尺度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17日,北江(乌石至三水河口)航道扩能升级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正式启动。2017年后,258公里长的北江航道将全线升级为1000吨级,今后通过北江把货物运去珠三角不仅节约了运输时间,成本还可以降低2成。这是2014年广东省献给粤北地区沿江人民最好的新年贺礼。  相似文献   

12.
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平面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俊涛 《水道港口》2013,(2):150-156
为配合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设计,采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桂平二线船闸工程布置进行研究,分析和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工程河段水流特性、枢纽调度对上、下游水流条件影响的模型试验,分析了工程河段水流特性,研究了二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和船舶航行条件,修改完善了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了桂平二线船闸合理可行的工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北江清远枢纽蓄水后,回水衔接至飞来峡枢纽坝下,河床演变规律发生变化。若进行千吨级航道整治则需新建二线船闸,船闸工程对所在河段产生一定的互相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研究河段在工程措施下河床冲淤趋势变化进行模拟研究,为工程方案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15,(5):409-413
枢纽下游的枯水位下降问题是航道出浅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船闸通航、制约航道等级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澧水艳洲枢纽下游近坝段碍航特性、枯水位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采用二维平面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澧水航道升级整治过程艳洲枢纽下游近坝段的浅滩整治问题,包括工程整治方案、整治效果及对枯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艳洲枢纽下游近坝段河床比降大、枯水位落差集中,具有明显的"陡坎"及"陡比降"现象,若仅以疏浚方式进行航道整治,则将引起艳洲枢纽船闸下游的枯水位明显下降,在艳洲枢纽船闸改扩建中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枢纽下游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依托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工程,采用定床物理模型,从船闸通航条件角度对扩建二线船闸与一线船闸相邻布置时两线船闸轴线间距选择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扩建二线船闸不同轴线位置对两线船闸上、下游口门区和连接段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规律,提出了新老两船闸轴线间距在满足两线航道宽度要求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的轴线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6.
北江,向前     
<正>北江自古就是粤北走出大山,融入珠三角,通江达海的唯一通道。2015年,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开工,到今年11月14日,北江项目全线航道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畅通的千吨级北江航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级发展机遇的助力下,为北江及其流域的经济繁荣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杨嵚 《水运工程》2023,(12):145-150
七星墩船闸是北江上延工程武江航道的重要节点工程,其有效尺度为190 m×23 m×4.5 m(长×宽×门槛水深),设计水头7.5 m。结合枢纽总体布置,按照规范要求,确定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分散输水系统形式。输水系统模型试验表明,原设计方案的船闸输水系统存在泄水阀门后廊道压力偏低、进水口可见持续的吸气型漩涡、出水口附近局部壅高等不良水力现象。综合研究船闸整体及输水系统布置形式,并结合试验各项水力特性指标,提出将船闸泄水阀门段降低、进水口格栅布置优化、出水口处消力槛调整等优化措施。优化后的船闸输水系统各输水水力特性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水规院中标湖南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合同额2 570万元,刷新了水规院内河船闸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的合同纪录。湘江是湖南最重要的水运大通道,而株洲航电枢纽处于湘江自下而上的第二个梯级。水规院勘察设计项目包括株洲航电枢纽2 000吨级二线船闸工程、鱼道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等,项目总投资约12.5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东山枢纽已建设一座300 t级的船闸,根据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需要,新建1 000 t级二线船闸。采用整体定床物理模型试验与自航遥控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选用1:80的正态比尺,对东山枢纽的天然水流特性、新建二线船闸设计方案、修改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船舶航行条件进行了试验,从水流指标、防洪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满足要求的推荐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方案实施后,能够满足各种工况下船舶通航要求,不会对防洪、发电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原枢纽改扩建船闸实施前,应重点分析改扩建船闸对原枢纽大坝安全影响,确保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大坝安全。本文依托湘祁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研究新建二线船闸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和防范措施,为其他航道工程管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运行期间维护大坝安全方面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