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基于智慧绿色港口发展理念,以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同步建设路径为主线,建设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智慧绿色港口体系.重点介绍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中的亮点项目和重要应用,主要包括绿色集疏运空间结构优化、船舶岸电应用、港区生产清洁化、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绿色监测体系、全场景堆场自动化模式、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5...  相似文献   

2.
<正>智慧港口不是照着西方港口的样子做,而是要在港口领域竖起中国标杆。11月21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山东港口高级别专家张连钢赶到山东港口日照港,调研平行布局自动化码头的建设运营情况,和现场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提升流动机械和人员管控本质安全水平的新思路、新举措,围绕码头无人集卡与桥吊、轨道吊的一次性对位等作业难点提出了改进思路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2021年12月21日,由东风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远洋海运三方联合行业伙伴携手打造的"智慧港口2.0"在厦门远海码头正式启动商业化运营."智慧港口2.0"是在"5G智慧港口全场景应用"的基础上的持续创新开发,推动包括5G高中低频立体组网、无人集卡开放场景混合运行、北斗高精定位与多传感融合、基于5G的港机远控改造等关键技...  相似文献   

4.
邹玉光  孙萍 《珠江水运》2022,(7):113-116
目前,大部分散货码头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绿色高效港口的要求,码头技术改造成为提高码头装卸效率、通过能力、环保、节能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技改原则、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建筑物、环保等方面对散货码头的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以实践工程为例,介绍皮带机廊道布置分析、堆场设备选择、绿色港口建设、智慧港区等码头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与港口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方案呈现多样性。本文依托无人集卡运输方式,通过建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仿真模型,结合码头相关运营模块,从岸桥装卸效率、集卡运输能力、码头整体交通流和闸口通过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仿真,以验证装卸工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正>集装箱码头内集卡是在集装箱码头内部从事集装箱水平搬运作业的专用设备。由于运行范围和作业性质较为特殊,集装箱码头内集卡在技术标准方面不同于从事公路集装箱运输的普通集卡,导致其运营监管也与普通集卡运营监管有所不同。笔者对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深圳港等沿海主要港口调研后发现,当前集装箱码头内集卡运营监管普遍存在主体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旭丽  刘文毓 《集装箱化》2012,23(12):18-20
为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创建绿色环保集装箱码头,欧洲一些专业集装箱码头在集装箱平面运输上穿插性使用一拖多挂集卡作业方式。作为一种新的集装箱运输方式,一拖多挂集卡作业目前在我国公路系统的运行条件还不成熟。不过,在平面通过性较好的集装箱码头使用一拖多挂集卡作业方式有利于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提高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背景,2010—2012年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吉码头)在港区集装箱平面运输中引入一拖双挂集卡  相似文献   

8.
利用仿真软件AnyLogic,建立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仿真模型,模拟码头前沿装卸作业、港内集卡水平运输作业、堆场装卸作业以及港外集卡提送箱作业。以某集装箱港区为例,研究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靠泊装卸情况,选取船舶在港时间、集卡单次装卸作业等待时间等指标,为提高集装箱港区整体装卸作业效率,就内卡调度方式、配置数量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港口》2014,(3):25-25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同意南通港吕四港区广汇能源启东LNG分销转运站码头工程LNG码头项目建成后南通市又一个绿色能源港口项目。使用港口岸线,长度为431m。这是继洋口港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有多个港口建设了无人化港区,实现了车辆的自主调动。无人化港口建设的主流技术是以提前埋设磁钉或磁条作为车辆的导航感应系统,这种方式定位精度高且技术相对成熟,但适用于新建港口且成本相对较高,而对于生产作业繁忙的老旧港口并不适用。传统港口一般使用集装箱卡车作为船侧与岸侧之间的转运交通工具。文章设计了将随动式激光雷达应用于港口无人驾驶集卡上,通过分析车辆运行规律,确定该方案的可行性。针对此类集卡提出了优化调度算法,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实现高效的运营效率,为智慧港口建设港区车辆调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田鑫 《珠江水运》2013,(20):80-82
港口支持保障系统是一个港口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港口支持保障系统为港区的生产后勤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港口城市和港口物流理念的不断深入,港区的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生活岸线码头要求越来越明显。两者能否在港区得到和平共处,笔者就惠州港荃湾生活岸线码头及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码头联合规划的模式,进行沟通探讨。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内河码头前沿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广 《中国水运》2007,5(10):19-20
通过综合分析影响港区码头前沿线位置的六大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航道现状及发展规划、港口工程建设造价、船舶航行安全、水利行洪纳潮。确定较优的港区码头前沿线位置,用于规范和指导今后港区内码头泊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合分析影响港区码头前沿线位置的六大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航道现状及发展规划、港口工程建设造价、船舶航行安全、水利行洪纳潮。确定较优的港区码头前沿线位置,用于规范和指导今后港区内码头泊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彭云  董猛  李相达 《水运工程》2019,(8):151-155
可再生能源具有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等优点,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绿色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系统仿真的方法量化港口装卸生产能源消耗量,结合环境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定量分析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环境经济效益。以某港区采用风力发电为例,对比分析集卡、岸桥和场桥能源替代后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集卡已成为集装箱港区内的主要碳排放源,尤其两艘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作业时,港区内集卡碳排放问题严重。针对该情况下集卡调度模式的特征,基于智能体仿真技术构建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微观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传统先卸后装、双船一装一卸、同贝同步装卸工艺下集卡调度方式与集卡配置数量对船舶在港时间、集卡碳排放量的影响。实例表明,采用同贝同步装卸作业方案可保证装卸效率,并有效减少集卡碳排放,而集卡配置数量只对集卡怠速行驶产生的碳排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码头拥堵的问题,集卡预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考虑堆场内各箱区实际作业量以及配置场桥数量的情况下,以集卡在港口的等待成本和场桥空耗的台时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建立预约优化模型,确定各箱区在每个时段的预约份额。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分析码头实际数据的运算结果,并与传统预约模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场桥资源配置的预约集港能够有效减少集卡在港口的等待时间,缓解码头排队拥堵的现象,同时可以提高码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码头的集卡预约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冰霜 《集装箱化》2018,29(1):18-21
正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沙港务")是专业从事集装箱货物装卸、拖运、堆存、仓储等业务的码头企业。南沙港务生产作业实行24 h三班制,港区内主要通过专用集卡以及部分外集卡进行集装箱运输。据不完全统计,南沙港务自开港到2012年底,港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量及损失金额占港区各类事故总量及损失总金额的比例分别是57.58%和61.81%。由此可见,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整个码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以南沙港务为例,分析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以期提升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港区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港口智能无人内集卡行驶安全和作业效率,使用Trucksim软件模拟货车的运行条件,同时采用Simulink软件建立魔术轮胎模型并设计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智能无人内集卡的纵向车速、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进行估计。在典型工况下对比实际输出参数与估计参数,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可为智能无人内集卡行驶状态参数估计研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大量的港口管理工作都能够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地完成,但是唯有到码头来集送或提取集装箱的集卡司机不得不穿梭奔波于一张张办公桌之间。今天,鹿特丹港开发的一个新系统将结束这种烦琐的工作程序。 集装箱卡车司机只要在鹿特丹港集装箱码头的大门口把自己的手掌放在一台机器上让其“阅读”,然后,他(她)就可以开着卡车在港区范围内畅通无阻。目前,一批作  相似文献   

20.
张笑  韩晓龙 《水运工程》2013,(3):124-128
岸桥与集卡是集装箱港口装卸过程中的重要机械, 其配置情况关系到整个港口的作业效率。为了提高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针对集装箱在码头堆场分区堆放的情况和码头泊位装卸作业的状态要求,考虑了岸桥作业时间和集卡运输时间,提出了集装箱码头集卡与岸桥协作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总时间最小为目标。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为码头集装箱装卸作业优化问题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