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春祥  王闯  王超 《水运工程》2021,(10):358-362
针对装配式工程电气专业系统多、施工精细化要求高、预制构件及施工中易暴露设计缺陷等问题,进行电气专业的BIM建模与研究。采用一套信息化、精细化的BIM建模方法对电气系统进行分层管理,在提高建模的专业协同设计和完善装配式产业化生命周期等方面做了有效探索。工程实践表明:基于BIM的建模体系更适合装配式工程电气设计,能够指导施工和预制构件生产。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山区内河散货码头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BIM技术对工程进行实体建模及协同设计。对BIM技术在大型散货码头设计中应用方法和流程进行了探索和总结,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部分难点问题,为BIM技术在水运工程行业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对工程的经济效益有比较大的影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一项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在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用BIM管理技术可提高各阶段造价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文章首先对BIM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基于BIM技术的路桥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家华  杨彪  许鸿贯  梁庆 《水运工程》2022,(10):217-222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中参与专业多、设计精度高、工程周期短以及BIM数字化交付要求等问题,进行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依托钦州7#~10#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三维可视化场景和数据结果,深入探索BIM应用价值,通过三维化的虚拟方式呈现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同时,结合业主方对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施工阶段应用的分段和编码要求,推动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方某重力式方块码头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构件碰撞、工程量计算精度低、技术交底效率低等问题,进行BIM技术在重力式方块码头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创建三维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工程算量、进度模拟以及可视化工艺技术交底,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得出如下结论:BIM技术可视化降低了沟通成本,为工程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利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解决碰撞问题,降低施工时的返工风险;基于BIM模型的工程算量更加直观,具有完整、快捷、精确等特点;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可视化预演,可辅助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运工程传统项目生产方式存在设计施工相分离、信息交流低效的问题,以高桩码头工程为例,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开展BIM技术综合应用,探索工程管理创新,搭建了BIM应用平台,使各参与方的工程信息通过加入中心文件进行共享。凭借BIM技术的可视化优势,实现对本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计划和方案模拟,在施工实施阶段的数据采集及综合查询、进度录入、构件预制管理、工程量统计及质量管控等工作,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中体现BIM技术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正  李锐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1):139-143
为解决BIM在水运行业堤坝工程中应用较少的问题,通过在传统堤坝设计方法中融入BIM设计理念,基于Civil3D软件形成一套建模、算量、批量出图的堤坝工程BIM设计方法。对Civil 3D部分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堤坝工程部件库,优化工程量生成与输出流程,实现BIM三维线框模型向带特殊编码信息的三维实体模型自动转换的功能。采用BIM设计方法在相关工程中进行实践,拓展了BIM在堤坝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道工程空间分布特性,将广域航道工程划分成若干区域,利用分区域的三维场景数据组织技术进行动态调度,通过插件工具对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减面处理,减少人工减面工作量,并提出Unity加载GIS多源数据技术方法,解决了航道工程大体量BIM+GIS三维数据在Unity引擎中无法加载、渲染卡顿、人工轻量化模型工作量大等项目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利用Unity引擎开发漫游系统,使得超长航道BIM+GIS三维数据加载与高质量的漫游可视化效果兼得成为可能,对BIM技术在航道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疏浚工程被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对疏浚设计中BIM模型的使用进行分析,主要目的就是为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参考意见,保证BIM技术科学性与实用性,提高工程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运工程投标过程中的BIM述标问题,进行述标需求分析、工具比选和方案可视化流程的研究。结合国内某水运项目投标过程中的BIM述标,采用国产某述标平台全面整合述标内容并发布离线述标文件的方法,解决述标过程中的多类型模型集成、多源数据资源整合、述标内容和方案整合、方案可视化和交互式汇报等问题,最终实现了结合BIM模型完成全部的述标工作。结论是国产化述标平台在水运工程BIM述标及交互式汇报中优势明显,可以满足当前阶段BIM述标的要求,该研究将为水运工程类似投标中的BIM述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海外某新建集装箱码头工程为实例,通过对软件平台和协同方法的对比分析,选用以Autodesk平台为基础的软件开展BIM设计。并且通过成功的实践,对全过程BIM设计流程、港口工程模型建模流程进行了梳理;对数据交换问题进行了整理;对BIM模型应用点进行了介绍。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港口工程全过程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该领域的BIM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复杂的工程数据,针对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和检索,行业主流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使用不够直观等问题,本文基于BIM技术开展了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研究,开发出基于BIM的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并依托某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实践表明,基于BIM的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可方便用户对工程档案的录入及检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袁占全  曾威  郑松  宋涛  王涛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2,(11):184-190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各参建方基于BIM沟通汇报时无法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不能清晰表达汇报思路的问题,开发了航道整治工程BIM+GIS三维交互汇报系统。系统利用SuperMap GIS平台实现航道BIM+GIS数据集成和性能优化,通过Unity插件对处理后的BIM+GIS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实现了BIM+GIS数据与传统文档的灵活操作与高效融合。在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BIM+GIS数据与PPT文档融合的交互式沟通汇报,提高了参建单位之间协作与沟通效率,进一步促进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是以动画方式将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动态地、真实地演示出来,并能采集仿真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以图形方法直观呈现出来。施工单位借此可正确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实时了解各类施工数据和信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极大帮助。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可视化仿真技术在许多大规模建设项目和难度较高的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文章首先对BIM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主要对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王飞  孙鹏  赵磊 《水运工程》2019,(1):150-15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堤坝BIM三维线框模型缺陷,根据堤坝工程的特点及其模型构建需求,建立了堤坝BIM模型构建与信息化框架。该框架包含堤坝工程的编码标准、命名体系、断面提取功能与三维实体生成功能等内容,可将几何模型与属性信息自动融合为实体BIM模型。该框架能在不同BIM软件平台下实施,选取Autodesk平台的Civil 3D与Revit进行. Net二次开发,在相关工程中进行了实践,成功构建了BIM模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堤坝工程的BIM全流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航道整治工程具有岸线距离长、地形变化大、涉及构筑物多和施工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存在工程计量不精确、技术交底不明确和BIM建模繁冗等问题。针对航道工程复杂工况条件下BIM模型创建的难题,依托京杭运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项目,基于Autodesk平台采用Civil 3D、Revit、部件编辑器和Dynamo可视化编程,研究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实现地形曲面创建和编辑、三维航道模型及护岸模型创建,并对护岸创建方法进行比选,总结形成了BIM技术在航道整治过程中的应用流程,以期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锐  李正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2):123-126
针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传统设计各流程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Civil 3D特点和设计的特殊需求,提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思路,基于Civil 3D建立了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方法。通过二次开发改进Civil 3D部分功能,优化了设计过程中疏浚工程量输出和批量出图功能。结果表明,采用BIM正向设计方法对磨刀门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正向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邵强  刘敬  梁浩 《港工技术》2021,58(3):15-19
港口工程装卸工艺的BIM设计和应用一般具有需搭建的基本模型类别多、采用的建模和模型应用软件种类多、各软件间接口文件及模型处理方式各异等特点.本文依托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工程,采用以Autodesk系列软件为主的多种BIM设计软件,对装卸工艺系统BIM工程设计应用和拓展应用设计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归纳总结了整个装卸工艺系统BI...  相似文献   

19.
在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散货码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结合公式化计算、AutoCAD三维绘图法及BIM技术应用对该项目桩基进行碰桩检验分析,提出合理的设计修改意见。本文通过BIM技术进行碰桩验算的过程,通过与其他两种方法对比,简要阐述可BIM技术在高桩码头碰桩验算中的应用及其先进性,为日后相关项目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BIM技术在供水泵站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分析了BIM技术的相关概念,简述了利用BIM技术对泵站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利用BIM技术构建泵站的模型构建,利用BIM技术对泵站进行优化设计,包括碰撞检查、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成本管理、运营管理。通过BIM技术在供水泵站工程中的应用,可以避免设计中碰撞问题的发生,可以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的管理,避免工期的延误,可以对施工成本进行实时的控制,减少材料的浪费,通过与虚拟现实的技术结合,提高了供水泵站运营中信息互通和管理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