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邮轮港口的发展模式,目前主要是由所在地根据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确定。由于缺乏区域范围内的统筹安排,在建港初期就易造成区域内的资源竞争与浪费。为提升各邮轮港口效能,对各港口发展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十分必要。对国内各邮轮港口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港口所在地城市等级、交通区位、旅游热度、港口类型等发展要素进行分析,结合各港口发展成就,对各港口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形成中国邮轮港口发展模式综合分类表,然后给出将待识别城市进行归类的模糊识别方案,研究为未来新进邮轮港口实现区域共赢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模式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的日益重视,进一步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港口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港口行业的竞争模式也应通过能力和吞吐量的竞争,转为口岸效率、服务质量、业务模式、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内河港口转型发展是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港口空间竞争格局,完善区域港口协调发展政策,基于我国128个规模以上港口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对不同规模、不同地理区位和不同整合力度下港口空间竞争强度的差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港口之间的空间竞争强度要大于小型港口,大型港口面临周边港口空间竞争的响应系数为0.546,小型港口为0.168;沿海港口相比内河港口对周边港口的竞争更加敏感,沿海港口面临周边港口空间竞争的响应系数为0.572,内河港口为0.237;港口整合可以降低港口空间竞争强度,整合力度大的区域其港口面临周边港口空间竞争时的响应系数为0.401,其空间竞争强度要比其他区域小0.155。  相似文献   

4.
现代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层次(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年底举行的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张春贤部长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其中之一就是竞争与发展的关系。张部长指出:“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有序竞争,是提高我国港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港口之间竞争能力的重要动力。港口企业不仅要在本港内和本地区参与竞争,而且要走出本地区和走出国门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造就竞争力强、管理先进、服务一流的港口企业集团。”张部长在这里提出了港口竞争的三个层次:国家或地区港口之间的竞争、国家或地区内部港口之间的竞争与港口内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港口间的竞争一样。港口内部企  相似文献   

5.
现代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层次(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港口间竞争的策略 上面提到的国家或地区港口5条整体竞争策略都适用于港口间的竞争,所不同的仅仅是适用范围大小以及具体操作而已。 3.1 构筑港口内部全面竞争的格局 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有力手段。构筑竞争格局就是要在港内形成全面竞争,用港内竞争支持港口的对外竞争。要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港口之间恶性竞争,促使港口良性发展,基于多项式Logit模型,收集长江下游港口中转选择行为数据,以港口收费、航运成本、港口基础设施三个属性作为效用变量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验证,分析了对集装箱选择中转港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口收费和航运成本影响港口竞争力,船公司对港口收费比航运成本更敏感,竞争激烈的临近港口要适当调整策略,以应对竞争。  相似文献   

7.
金健 《集装箱化》2014,25(8):17-19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推动港口物流呈动态良性发展.本文从港口物流的角度,探讨位处物流链上端的港口物流配送模式创新,以期为港口物流业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1 当前港口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当前,绝大多数港口物流企业以订舱、报关、运输为核心业务,加剧港口物流领域同质化竞争,加之个别私营物流企业采取一些“灵活性”竞争措施,造成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狭小.物流配送业的发展除要求企业将业务做精做细、储备充足的专业人才外,还要求企业提供物流增值服务以及拥有区别于业内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可晓梅 《中国水运》2009,(11):37-39
东北亚港口群之间打造战略联盟、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将成为目前及未来东北亚地区港口发展的竞争趋势。本文通过对东北亚港口发展现状、竞争格局的分析,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的发展趋势,试对东北亚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东北亚各港口进行战略定位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南  李文兴 《水运管理》2007,29(6):4-17
提出有效竞争理论实际上已经无法覆盖现代港口竞争所应具备的内涵的观点,结合港口产业的经济特征和实际状况提出港口产业规模型竞争的概念、内容和理论依据,并认为其应该成为中国港口竞争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使港口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全球贸易物流的核心节点,港口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也由业务信息系统搭建向智能、便捷、安全、开放、共享的港口生态模式建设转变,从而使港口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新时代下,港口企业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环渤海经济圈内港口间竞争愈演愈烈的现状,首先论证集装箱吞吐能力是决定能否成为区域航运中心的关键因素,然后在分析本区域内港口集装箱运输条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尽管现在无法确定最终谁会成为航运中心,但互相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根据所得结论,对山东境内港口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杰人 《中国水运》2007,7(8):195-196
分析东亚集装箱吞吐量前五大港口经营现状,分别对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港口竞争趋势进行阐述。在东南亚,香港与新加坡为世界集装箱首席地位激烈竞争;东北亚,上海、深圳、釜山、高雄等港口为争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竞争同样激烈。最后针对我国上海港要建成航运中心,提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欧洲最大的贸易港和世界信息大港,鹿特丹港在智慧港口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深度剖析其智慧港口发展模式与特点,对我国智慧港口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港口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成全球网络及港口所处生态圈之间的竞争。通过业务模式变革与发展理念创新,打造全面感知、运营高  相似文献   

14.
入世将给港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然促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海运辅助服务、港口服务等领域将进一步开放,港口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从厦门港来说,一方面,厦门与高雄、泉州等周边港口的竞争会更激烈,尤其是与泉州,两港地域相近、腹地相同、功能相似.另一方面,由于厦门港对外资开放较早,外资所占份额比其它兄弟港口稍大,外商会凭着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来加大市场份额并与中资企业展开竞争.厦门港务集团作为厦门港的骨干企业(也是国有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5.
港口的区域垄断和竞争:圆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具有一定的地理垄断性,同时港口竞争也日益加剧,交叉腹地日益扩大。区域垄断和竞争成为港口共同的发展特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港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圆周模型对于分析港口产业经济特性非常恰当。通过运用圆周模型来理解港口的区域垄断和竞争特性,可以为实现港口产业规模型竞争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港口业务的垂直分解及构建地主港模式、加快港口民营化进程、在放松规制的同时重建规制及推动形成区域内邻近港口间的协同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由于货源不足,港口泊位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港口之间的竞争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异常激烈。就港口竞争而言,主要表现在:(1)港口装卸功能的竞争。港口装卸功能要不断扩大,以适应航运业国际化趋势。(2)港口服务功能的竞争。港口服务质量要不断提高,以满足货...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如何寻找企业文化建设与港口经营管理的结合点,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港口生产经营进行融合,以促进港口企业整体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WTO框架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港口企业服务日益同质化,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过去单纯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转化为以企业文化为内容的综合竞争。大中型港口甚至一些小型港口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自  相似文献   

18.
<正> 交通部张春贤部长去年底在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其中第四条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发展的关系。张部长指出:“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有序竞争,是提高我国港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合作对策的江苏沿江港口合作竞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施欣 《中国航海》2007,(3):69-72
江苏沿江港口群功能定位混乱、恶性竞争严重,不利于其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组合港"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形成良性竞争的合作模式。利用合作对策理论,建立了沿江港口在航线开辟上的合作模型。研究发现,沿江港口间的合作是有实质意义的,但各个港口在联盟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必须建立一定的利益分配原则来维持联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合作对策的沿江港口合作竞争模型有效地揭示各港的动态竞争行为,为研究港口合作竞争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艳  赵刚  岳巧红 《中国港口》2007,(10):45-46
港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人们对港口功能的认识以及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体现中不断提升,并由此导致了港口功能的升级换代。当供应链管理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时,港口在供应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正相应地发生着剧变。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压力。过去的港口之间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港口要在竞争中站住脚,必须认真构筑自己的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