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昆明东自动化驼峰推峰机车无线遥控电路设计的工程实践,对驼峰“特殊后退”进路改按推送进路设计,使到达场6502电路的技术条件不受影响,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满足了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2.
柳州南站到达场至驼峰推峰作业时,常发生推峰机车在岔群区段收不上码,机车信号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经过分析,发现是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发送电路存在缺陷所致。通过改进电路,克服了缺陷,保证了推峰作业的安全和效率。为大站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发送电路的改进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柳州南站到达场北端岔群是连接柳南到达场和驼峰二推峰线的线路。所有到达车辆必须由推峰机车推送,经过该岔群至驼峰,完成车辆的解体和编组作业。到达场北端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设备,自开通以来,推峰机车到达岔群区段时,常发生机车收不上码,无机车信号显示的现象,干扰了推峰作业,影响驼峰解编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驼峰推送进路的技术要求,现场运营希望增加的使用要求,提出推送进路增加预先后退进路的想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解决解体编组车列由峰下上峰至到达场时到达场排列出预先后退进路以减少车列走行距离,节约能源,提高解体编组车列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到达场联锁逻辑,利用编写的CAD二次开发软件绘制到达场平面图生成站场型数据结构,获取平面数据信息;以信号机为基础,采用DFS搜索算法,遍历所有的进路信息,自动生成进路表;为了及时显示更新结果,设计了通信模块,实时传送到达场联锁机联锁逻辑运算的结果;分析了上位机下发的阶段命令通信格式以及联锁机对命令的处理方法;最后以具体的推送进路和溜放进路为例对仿真结果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6.
推峰机车移频遥控系统运用移频信息在整个推送进路中实现推峰机车速度的自动控制。本文介绍了移频遥控系统主要的技术性能,软硬件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等。  相似文献   

7.
南昆引入昆明枢纽进路信号机有关电路的设计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站场处王功富1前言南昆引人昆明枢纽昆东编组站规模为三级四场,分别为到达场、驼峰调车场、上行出发场及下行出发场,其中上行出发场主要担负昆明方面发往南宁、贵阳方面的直通列车及解编、整理后由下行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丹东站驼峰自动集中微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采取的安全性措施。该系统实现了峰上调车进路、机车下峰进路、推峰路等联锁关系的全微机化及溜放过程中驼峰信号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
TBZK型驼峰进路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BZK型驼峰过程控制系统是根据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而研制的,包括:无线机车遥控、溜放进路控制、间隔制动控制和目的制动控制.该系统于1989年12月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技术鉴定,由于该系统不包括驼峰调车进路控制,还不能实现驼峰作业控制的整体计算机化.为了完善TBZK型驼峰过程控制系统,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着手进行与过程控制系统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的驼峰调车进路的研制,于1998年完成了研制开发工作,投入现场运营.该系统将驼峰调车控制和溜放控制合为一体,构成了驼峰进路控制系统,完成驼峰调车进路、溜放进路和推峰进路的全部作业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到发场与简易驼峰场横向分布时,两场之间折返联络线(牵出线)线路长度对驼峰场整体推峰作业有一定影响.若牵出线长度满足整列车组的长度,则车列经到发场股道牵出到牵出线后,到发场与驼峰场办理交接权手续,实施推峰作业.若牵出线长度小于一个列车整体编组长度,则需要利用在有岔区段建立到发场与驼峰场的信号联系电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驼峰溜放作业特点,指出了在驼峰溜放进路自动控制中结合速度跟踪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分路道岔双区段轨道电路实现速度跟踪的原理,并举例说明了利用速度跟踪实现侧撞防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牵出线长度比较短,无法停放一整列溜放车列的情况,需要将牵出线延伸至出发场咽喉区,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场间联系方案,并对电路细节进行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丁昆 《铁道学报》2012,(2):63-69
车辆溜放运动方程是驼峰自动化建模的基础理论,长期以来工程应用中一直按匀变速运动简化处理,不够精确。本文从研究车辆溜放风阻力着手,建立风阻力与溜放速度间的二次方程,通过数学推导获得溜放车辆的非匀变速运动方程,较匀变速运动方程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驼峰车辆溜放的运动规律。该方程已作为数学模型成功应用于驼峰自动化系统车辆溜放速度的精确控制与分析,收效甚好。该方程可供驼峰设计方法改进、车辆溜放阻力精确测量和驼峰溜放仿真时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CIPS为例)中的驼峰过程控制系统(以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为例)的控制模式和操作分工,管控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以及自动化功能的提升等3个方面内容,展示了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减速器是驼峰场控制速度的主要部分,随着当前高速铁路大发展和铁路货运量的提高,编组站解体和编组能力加大,车辆减速器使用率和故障率增加,而现场维修人员凭借经验的低效率维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货运溜放要求,对驼峰溜放控制,钩车安全连挂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现场收集的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训练,精确诊断驼峰车辆减速器TJK(Y)2,3的故障部位,仿真结果表明,故障判断准确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6.
机车综合安全控制系统对编组站的所有调车机车进行控制及实现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提高了编组站的控制水平和解体效率,又保证了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实现推峰及调车信息车-地双向传输,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系统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现有资源的利用、系统配置及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编组站解体能力影响因素的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属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对所有有关实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模拟。实体包括编组站固定设备实体、技术作业实体和临时实体。根据实体状态在编组站到解系统各项作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实体又可以分为二元状态实体、矢量状态实体和多元状态实体等3类。可以将同类实体的状态及其他相关属性构建为行矩阵,不同类别实体之间的作业关系构建为二维矩阵,使整个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过程用数个矩阵的循环运算表示。仿真结果表明,到达场股道数量对驼峰解体能力的发挥存在1个阈值,当低于阈值时,充分利用驼峰解体能力和提高编组站整体解体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股道数量;到达场股道、列检组和驼峰调机的数量变化对解体能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1个相对较为合理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综合各种因素仿真确定。  相似文献   

18.
驼峰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的重要设备,介绍WG-Z型驼峰电子轨道电路的特点、技术指标、工作原理。通过对近几年WG-Z型驼峰电子轨道电路在驼峰站场应用的回顾,对比驼峰继电轨道电路表明,在技术指标上有较大的提升,日常维护更加简便,展现了新技术在驼峰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长沙南高铁站由沪昆场和武广场组成。办理跨场进路时,需要两个场分别办理分段进路进而组成一条完整的跨场进路。由于控制长沙南高铁的两个场的无线闭塞中心(RBC)之间没有交互进路信息,因此RBC无法获取完整的进路信息。提出针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通过两个场的计算机联锁之间的站联信息代传SA信息来给RBC发送完整进路信息。  相似文献   

20.
车站站场室外场景3D联锁仿真软件实现了车站联锁控制过程的三维实时动态复示。该软件的设计采用3D MAX软件对各信号设备建模,采用C#编程语言在Unity3D平台下制作转辙机带动道岔转换、轨道电路光带显示及信号机点灯等动画;通过实时接收计算机联锁仿真软件数据驱动车站站场室外3D设备动作,直观地展示排列进路、模拟走车等车站室外作业和几类故障情况的仿真效果,为车站联锁控制系统的教学或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