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列车进路预告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行车指挥业务,而京广高铁及与郑西高铁交汇处存在列车进路预告信息传送不畅问题,为此对进路预告信息系统设备构成、发送、接收、自动确认流程及统计进行分析,对该类问题判断、处理过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有GSM-R网络覆盖的客运专线上,无线进路预告是调度集中系统(CTC)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CTC系统与GSM-R系统相结合,无线进路预告为司机提供前方车站信号开放和进路情况,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有力工具。无线进路预告的准确发送,对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一起列车错误接收进路预告的案例,对当前进路预告错误接收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太焦线长冶北-月山间,因大部分车站有大于0.6%的下坡道,所以延续进路电路应用较多.该电路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不符合故障-安全原则,在电源转换或瞬间停电时,常造成延时关闭信号.现就以下3种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1 故障现象 如图1所示的洪沟站,设有2个方向组合且没有专设通过进路按钮,而是采用了由正线接车进路的始端按钮代替通过进路按钮的电路.按压按钮XLA和SFLA后,下行正线接车进路能顺利选出,而下行正线发车进路却经常选不出,SFLAD和X 1 LAD一直闪光,S/LPD(排列进路表示灯)一直亮灯.通过对这一故障现象的多次观察和测试发现,在KZ、KF电源电压高(>24 V)时,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KZ、KF电源电压稍低(≤24 V)时,这种情况就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5.
考虑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和到发线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车站接发各种类型列车的作业过程与列车进路的关系,结合道岔分组的方法,建立咽喉区和到发线一体化运用的列车进路分配方案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列车晚点的情况,以车站作业过程占用车站设备的不均衡性最小和列车进站延误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后续列车进路分配方案的动态调整模型。2个模型均采用运筹学软件LINGO中内置的分支定界算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列车按照图定时刻正点运行时,采用优化模型得到的列车进路分配方案可以保证列车按照图定时刻进出站;当某列车晚点时,该列车的进路可能与后续列车的进路有交叉干扰,此时则应采用动态调整模型对后续列车的进路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在后续列车允许有延误时间的约束下,生成新的后续列车进路分配方案,有效保证列车进路的畅通,并使车站设备运用的均衡性更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通过GSM-R网络传输铁路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失败后的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效率较低等问题,对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交互流程,以及承载信息传送的GPRS分组域各关键接口的监测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利用跨接口用户跟踪技术、失败事件自动分析技术、可视化信息显示技术,实现了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转发失败事件的自动判断、数据自动收集、故障自动定位、原因自动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成功研制了铁路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智能预警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现场真实的历史监测数据和部分模拟数据,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监测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转发失败的异常事件,对故障原因进行自动分析并生成报告,可有效提高故障分析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北同蒲6‰坡道延续进路提前解锁关闭信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改进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铁路运输的需要,铁路各大干线进行了4次全面提速,提速后联锁车站的进路解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提速对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车站进路解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实现优质供水,必须规范管理供水监测仪表的安装、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针对一般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远传压力表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保障高铁安全供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区钢轨运营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2种道岔区典型尖轨廓形。建立轮轨接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尖轨廓形对应力分布特征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尖轨轨肩较低时将导致接触区域集中分布于非工作边侧,形成较高的应力水平,大幅增加产生接触伤损的风险,而采用设计廓形的尖轨应力水平较低,接触区域分布合理。尖轨廓形对道岔区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道岔区基本轨采用60N廓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道岔区动力学性能。建议高速铁路道岔区尖轨、心轨机加工段廓形仍沿用现有尺寸参数,轨件非加工段采用60N廓形。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的轮轨匹配问题,以车-地联动,时-空统一,动、静结合为原则进行轮轨关系现场试验方案设计,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匹配特点,选取京沪、武广、哈大、兰新、贵广、丹大6条高速铁路开展轮轨关系现场试验。自2016年以来,钢轨静态、车轮静态、车轮多边形、道岔动静态、轮轨耦合振动等测试项目相继开展,初步获取了轮轨状态变化与车辆异常振动的影响关系,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为改善和优化现场轮轨关系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撑,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技术体系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如何同时设计《联锁表》与《列控进路信息表》应注意的事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成功地用计算机CAD设计软件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城轨车辆耐撞性设计原则基础上,以某城市轨道车辆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技术,证明了多级吸能防撞区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5级吸能防撞区模块化设计;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仿真计算结果,论证了只有进行匹配性的吸能结构设计,才能够在碰撞中达到有效缓冲吸能,防止爬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为厘清中俄高速铁路有砟道床技术条件差异及其内在原因,通过对两国不同轨距高速铁路有砟道床设计规范及技术条款进行分析,针对莫喀高铁和京张高铁(350 km/h)运营要求,考虑到轨距、温度变化不同因素影响,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道床砟肩宜采用无堆高形式,道床边坡宜采用1∶1.75,加强道床夯实。道床厚度宜采用35 cm,如在桥隧地段、路基基床表层采用沥青层、弹性轨枕可降低为30 cm;(2)结合欧洲高铁经验,道床纵向阻力不应小于14 kN/枕,横向阻力不应小于12 kN/枕,可满足时速350 km要求;(3)时速350 km及其以上必须进行飞砟设计和措施研究;(4)时速350 km须进行轨枕设计,可通过形状和尺寸方式。由于轨距不同,建议莫喀高铁轨枕长度采用2.7 m、京张高铁采用2.6 m。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联锁进路搜索的现状以及基于图论理论建立的铁路站场控制的图模型,阐述了通过最短路原理实现的铁路站场最优进路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车钩受到冲击或牵引力时,在垂直于钩尾框后端面内产生一个角度很小的斜向上压力(它的向上分力以下简称上翘力,斜向上角度以下简称上翘角度),并且该力偏离钩尾框后端面中心(以下简称偏心)。通过有限元计算和疲劳寿命估算发现,上翘力和偏心是造成钩尾框后弯角与框身连接处(以下简称连接处)裂纹产生的主要结构原因,并且随着上翘角度和偏心距的增大,疲劳寿命急剧降低。最后,给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困难山区,峡谷是铁路、公路常利用的交通廊道,但峡谷往往也是震害集中的地段,目前有关峡谷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甚少。基于波动理论,分析得出峡谷切割深度越深,对Rayleigh波高频成分的屏蔽频率范围越广;峡谷越陡,对散射波的强度削减效应越显著;从而地震波的强度在峡谷两侧具有显著的差异,即在地震波入射一侧的振动强度大于另一侧。上述结论得到了芦山地震震害现象以及苏克拉峡谷地震记录仪观测资料的检验,可为减灾选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谈武广高速铁路C3系统集成项目的协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武广CTCS-3系统集成工作,对于系统集成项目协调管理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强调了集成项目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