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关于市域铁路系统制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国水 《中国铁路》2014,(12):27-31
市域铁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系统制式的选择对线网的资源共享、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工程投资等影响较大。结合温州市域铁路S3线,从线网衔接方式、速度适应性、车辆适应性、牵引供电系统等方面,对市域铁路系统制式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大城市和都市圈市域铁路的系统制式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GSM-R与无线列调共存区域列车无线通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建设的推进,传统的450MHz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无线列调)和900MHz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两种无线列车通信制式并存的区段越来越多。通过简单介绍这两种列车无线通信系统主要业务的实现方式,分析两种无线制式并存和衔接区段列车无线通信可能的方式和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并结合多个典型案例阐述各方案的设计要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的工程特点和运营特点出发,对适应这些运营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国铁工程进行工程特点对比,以及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信号系统的工程需求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国铁信号系统的系统制式原理和系统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工程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要点。  相似文献   

4.
依托铁道部重点课题《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总体技术研究》,研究了我国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引入的背景,分析得出适合于我国铁路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式,针对该制式,详细研究其技术指标构成,并初步得出技术指标取值,为我国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非常迅速,ATC系统按闭塞制式分为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与移动闭塞,通过介绍3种闭塞制式列车控制系统,重点给出它们技术和经济特点的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6.
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发展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大趋势。在介绍既有制式分类和各种制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上,从概念、特征、优缺点、适用性等方面对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对比,明确我国目前轨道交通是以地铁为主的多样性发展结构,指出在制式选择过程中存在制式分类标准不统一、选择过程考虑不周等问题。建议对制式进行准确分类,完善不同制式技术标准,基于城市发展,合理、科学地选择轨道交通制式,实现多制式轨道交通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最高速度在140 km/h左右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对于牵引供电制式的选择,可采用AC 25 kV交流制式或者DC 1 500 V直流制式.在隧道内,两种供电制式因绝缘距离的不同导致隧道断面大小的不同.通过对隧道采用圆形断面形式、架空刚性接触网悬挂方式时的隧道断面开挖量等进行分析比较,对两种供电制式的隧道土建工程投资差别作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8.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市域铁路的两种类型,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信号系统制式;对比分析了两种信号系统制式的特点。从列车最高速度、列车起停性能及车站站间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适应性,提出:对于独立线路并且要求具备公交化运营组织形式的市域铁路,CBTC系统在市域铁路上运用,速度目标值和平均旅行速度不是其限制因素,信号系统采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制式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时速在100~160 km/h之间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区中心交通压力、服务郊区居民出行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国内类似项目的应用实例,对目前几种常用信号制式的主要配置方案、工作原理及系统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着重分析了在快速等级下,这些信号制式各自的适应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线路站间距大、运营间隔长等特点,推荐采用基于计轴和可变应答器的点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论述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西郊线系统制式的选择,论证城市轻轨系统的基本运营管理模式和对车辆的基本要求,分析该系统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适用范围,对城市轻轨系统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如何寻求一种能够适合数字对讲机调制速率的声码器问题,本文提出了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算法.MELP语音编码算法对传统二元激励线性预测声码器做了改进,通过分析其关键技术,并与其它通信系统的声码器进行对比,对MELP应用于数字对讲机平台的可能性做了详细的论证,实验结果表明MELP算法在数字对讲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为数字对讲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主要描述了重庆单轨交通3号线信号系统的运营控制模式的结构,并介绍了故障情况下信号系统降级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秦沈客运专线无线通信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沈客运专线无线系统包括无线列调系统及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列调系统实现列车无线调度功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解决移动人员 (工务、电务、桥梁、车站、公安等 )的地面通话 ,取消通话柱。在车站 ,设置基站、车站无线列调电台 ;在区间点无人看守处 ,设置光纤射频直放终端设备。  相似文献   

14.
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第3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是保证系统服务质量QoS的重要课题。呼叫接纳控制CAC是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实体。提出一种基于掉线概率的CAC方案,该方案在多小区环境下,通过对小区内外的干扰情况和ON-OFF信源特性的研究,以小区掉线概率作为准则,提出新的呼叫接纳判决算法。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虚拟票务支付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技术在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散现金支付在地铁车站现场实现所带来的时间压力和现金安全压力。以NFC(近场支付)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票务技术在移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发展方向,通过与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地铁小额支付的各种应用是完全有可能的。对4种票务支付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致力于找到对现有自动售检票支付模式进行补充、更有利于缓解地铁车站现场售检票设备压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实现3种虚拟票务模式需要对AFC系统的改造内容进行比较,提出建设地铁信用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图像摄取传输的实现方案,分析了图像传输功能中的传输协议,大文件传输,丢包,乱序以及图像传输的完备性检测等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法。通过对移动电台终端、移动设备和调度终端等设备的分组数据连接配置,编程实现了利用数字集群系统进行图像摄取传输的功能,扩充了集群系统的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标-距离型后备模式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降级情况下的主流模式。介绍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用的3种不同目标-距离后备模式(标准后备模式、设置防丢属性信标的后备模式、增强型后备模式),比较了不同后备模式信息流特点,对不同后备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需从实用性、经济性上综合考虑,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后备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研究数字签名技术和应用,设计移动终端数字签名方案,依据移动电子商务安全体系框架,通过使用加密、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等安全技术,保证电子商务信息的保密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数字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接入信令。对接入信令的格式、传输协议和传输方式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