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过度卸载将降低轮轨粘着利用效率,因此确定何时应停止卸载非常重要。基于轮轨粘着特性及轮轨运动模型,通过分析空转/滑行卸载保护时粘着再恢复过程中轮对加速度和牵引力的变化规律,推导了停止空转/滑行卸载的最佳时刻以及最佳时刻的判断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空转/滑行卸载方法,新算法能够提高50%以上的粘着利用。  相似文献   

2.
提高电力机车粘着重量利用率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电力机车易于产生动轮空转的主要原因是它对粘着重量利用率比内燃机车有更高的要求。可采用改进机车结构设计及电气补偿两项措施,将电力机车的粘着重量利用率提高到94-95%以上。这对重载牵引用电力机车尤为必要。这样,机车的起动牵引力得到充分发挥,还可防止制动时,因车轮滑行而导致的轮轨擦伤故障。  相似文献   

3.
ND_5型内燃机车的粘着控制系统,是根据轮对间的速度差及各轮对的加速度值来判别机车是否发生空转或滑行的,并由此而采用适当的措施来恢复粘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且深入地阐述了系统的电路结构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地铁车辆常见故障,降低故障率,是保障地铁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当车辆的牵引力或制动力大于轮轨间的黏着力时,车辆将发生空转/滑行现象,若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将可能造成擦轮,延长制动距离,影响停车精度,降低乘客舒适性。介绍郑州地铁1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的检测及控制原理,分析典型滑行故障,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展,电力机车除采用一台牵引电动机驱动一个轮对的个别传动转向架外,还采用一台电机驱动一台转向架上所有轮对的组合传动转向架。个别传动的主要优点是,当一台牵引电动机发生故障时可以单独切除,不会影响其他电动机工作,所以它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存在着个别轮对容易空转,使机车粘着牵引力降低的缺点。近年来,干线  相似文献   

6.
电力机车的牵引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动机电气机械特性的硬度。硬度的增大,提高了机车防空转稳定性。如所周知,空转过程的发生系轴牵引力超过粘着所致。牵引特性对空转过程的影响示于图1,随着打滑速度V_(CK)的增加,在硬一点的牵引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120 km/h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基本性能,对该车的新型粘着控制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推导演示,给出其粘着控制的实测数据波形.结果表明该粘着控制算法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机车牵引性能,减少机车空转/滑行现象.  相似文献   

8.
《成铁科技》2007,(1):F0003-F0003
由成都畅通机车车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贵阳机务段联合研制的全天候粘着控制系统在机车现有控制模式下,有效地解决了国产交直电力机车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和长大坡道上容易产生空转、滑行、牵引力难以有效发挥的问题,该系统通过GPS与转速传感器的速度比较,实现蠕滑控制,有效地提高粘着利用率,使牵引力发挥接近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控制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发生牵引空转和制动滑行,最大限度的利用黏着力,可实现机车全天候的防空转滑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机车车辆轮轨黏着问题与机车运行存在密切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牵引轴重必将加大滑动区面积,但随着蠕滑率的不断加大,黏着系数随着轴重增加而减少。黏着控制实质是蠕滑率控制,目的是有效识别和抑制机车空转和滑行,使机车牵引力或制动力在接近轮周牵引力峰值点工作,充分发挥轮轨可用黏着潜力,提高黏着利用率,并根据国内机车黏着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加速度微分粘着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有效提高机车牵引性能,减少机车空转/滑行现象,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首先分析了机车轮轨间粘着特性,通过对机车运动方程和电机运动方程的推导,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加速度微分的粘着控制方法,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从粘着控制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地铁车辆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粘着控制方案,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沈阳地铁二号线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地铁车辆。运行实测数据波形表明,该粘着控制方案能使车辆平稳地发挥牵引力,减少了空转/滑行现象,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旅客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当考查一种控制方法或控制技术在机车牵引电动机上应用时,必须考虑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其中包括车轮空转/滑行的总理以及不同的戏对牵引电动机负荷的影响。这些影响取决于牵引电动机及其控制器和轮轨粘着特性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可扩展用台三相电动机驱动的机车的轮轨粘着特性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广州地铁1号线车辆用牵引/电制动系统的防空转/防滑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所用蠕滑率控制原理,提出了系统内部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对虚拟列车参考速度和加速度的形成与调整以及如何依靠实际可利用粘着系数μs来识别空转/滑行的产生作了详细分析和说明。最后指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保护性能,工作相当可靠。  相似文献   

15.
在“牵引电机台阶特性控制”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牵引电机极值控制的设想。试拟极值控制电路,以期实现机车运行无空转,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粘着牵引力。  相似文献   

16.
从动力学,图解,解析,仿真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机车运行过程中,空转形成的原因,空转两粘着性能,空转恢复条件等问题,并具体论证了恒压控制机车空转再粘着所必须满足的充要条件,所得结论对牵引机车结构设计及如何在驾驶机车时处理空转问题将会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提高重载内燃机车炽着牵引力应从两方面进行研究:确保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充分发挥出牵引功率的电气控制系统以及牵引电机附加单独调节功率系统,机车轮机呆控蠕滑特性控制,使每一牵引轮对发挥最大粘着牵引力,提出了本项目应研究的内容,及其用于重载和高速机车上将带来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经济地使用现代大功率机车要求在整个速度范围内有效而可靠地实现轮轨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即要求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粘着限制。但在这种极限状况下运行很容易导至轮对的空转,检测出这种空转过程是多年来一切反空转装置最重要的功能。而目前,特别有价值的则是检测出将导至空转,从而使功率的有效发挥成为不可能的低速滑动过程。因此,问题不只在于当空转发生时检测出它的过程并及时地抑制它,更重要的还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分析研究牵引工况恒功率控制及粘着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认为牵引工况恒功率控制和粘着控制,制动工况恒励磁电流控制、恒制动电流控制和防滑行控制都需要调节励磁机的励磁电流,粘着控制必须以恒功率控制为前提,防滑行控制必须以恒励磁电流控制或恒制动电流控制为前提,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亦认为,由于实际的轮轨系统粘着状况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确定速度差、加速度及加速度微分的大小与粘着状态、空转程度之间精确的数量关系比较困难,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采用三维模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机车牵引状态下曲线通过导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车轮与钢轨的运动特性及轮周牵引力,推导出机车在牵引状态下通过曲线时的轮轨蠕滑率计算公式,并对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同时研究牵引力大小对转向架导向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机车牵引与惰行状态下的导向性能。理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牵引力可以改变轮轨纵向蠕滑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惰行工况相比,牵引状态下的轮对导向力矩有所减小,轮对的自导向能力减弱,不利于曲线通过;提高牵引力,总轮轨蠕滑率将很快达到饱和状态,牵引力越大,轮轨纵向蠕滑力越大,两侧纵向蠕滑力差值越小,机车轮对自导向能力越差,轮对冲角增大,而轮轨横向蠕滑力越小;当牵引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总轮轨蠕滑率超过极限状态,曲线通过时两侧轮径差太小而出现打滑和空转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