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作为我国铁路智能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未来路基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的总结与展望,系统提出了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总体架构,明确了路基工程智能建造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建立了以岩土动静力特征识别、参数化设计与基于岩土动力学特征的智能机械作业控制为主线的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出了路基工程智能建造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与建设管理方面的关键技术及重点发展方向,可为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
泥岩具有弱膨胀性,而黄土具有湿陷性,泥岩掺黄土的高填坝式路基施工,控制路基填筑工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是确保路基稳定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坝式路基泥岩掺黄土填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青藏线盐湖路基所处察尔汗盐的地质条件,综述了盐湖铁路路基的稳固技术措施,总结了进一步完善的盐湖路基病害整治工作所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建立铁路路基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铁路路基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总体方案,知识表达方法和推理机制,为建立铁路路基病害诊断专家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边坡绿色防护技术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内几种主要的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应用情况,并与目前常用的各类传统护坡技术进行了经济比较,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强 《上海铁道科技》2011,(4):13-14,39
以京沪高铁徐蚌段路基施工为背景,详细介绍该段路基施工填料选料、粒径、级配、含水量等关键工艺控制,并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介绍,以期进一步丰富高铁和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经验,促进路基施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朔黄铁路神池南站既有铁路路基病害为背景,对现场路基病害进行调查及观测,有选择性地对现场15个点进行了取样试验。通过现场钻测、室内常规试验,就填料的类型、土体的含水量、站场排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技术对路基承载力进行了检测,确定了路基病害的范围与深度及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整修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对松散砂层和砂夹卵石层路基进行压浆固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路基压浆固化后开挖时很稳定,解决了顶桥松散路基塌方后严重危及运输安全和施工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铁路路基为高填路堤时,用土工格栅加固铁路路基,能阻止土体侧向位移、边坡滑坍和变形。介绍了土工格栅加固高填路基工程压实试验、铺设、定位锚固、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指出了土工格栅在运输、储存、堆放及其施工中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高速铁路岩溶路基段处理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该段路基的处理方案和施工方法。压水试验和物探检测结果表明,注浆处理后使强度得到了提高,岩土结构得到了改变,地下水的潜蚀和渗透通道得到了堵塞,溶蚀塌陷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为岩溶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总结无碴轨道路基施工及其沉降观测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参数,验证软土路基桩网加固结构和红层泥岩改良的合理性,为今后制定类似工程施工的技术标准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按照四区段八流程、采用冲击碾压加速沉降的方法填筑路基,采用K30、Ev2、Evd检测手段检验路基碾压的密实度。采用埋设沉降板和剖面管方法,长期跟踪观测、记录路基沉降变化的数据,并编写程序预测远降变化的规律。 研究结果:桩网加固段和红层泥岩改良段路基的密实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沉降板观测结果:预测总沉降为小于15mm,6个月沉降小于8mm,均满足工后沉降15mm的标准要求:20m不均匀沉降观测结果为7.89mm,小于20mm/20m的标准要求。研究结论:经高填方桩网路基施工技术和红层泥岩配制石灰拌和料回填碾压路基施工技术做的路基,通过了路基评估验收,满足时速200km无碴轨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高原冻土区铁路路基的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的路基工程占线路总长的90%以上,而其中又有60%以上的路基将通过生态环境脆弱、特殊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的多年冻土区。因此路基设计原则的确定和应用,就成为该线技术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构当前全球气候转暖趋势的环境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的关冻土区路基设计原则的适用性,论述了格尔木-拉萨段多年冻土区路基的设计原则,并对制订该原则的依据和应用作了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库的铁路路基横断面设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一般路基横断面设计工作量很大,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对铁路一般路基横断面设计数据的分析和分类,建立了一般路基横断面数据库,应用ObjectARX2000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实现了一般路基横面自动和交互设计,内容包括跑基边坡设计,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标准路基挡墙设计及图形绘制,论文介绍了机助设计系统,以Windows9X为操作系统,在VisualC 6.0环境下开发,依长VisualFoxro6.0应用数据库,完全运行在AutoCAD2000的图形环境下。  相似文献   

14.
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的路基设计要求,以K30-K或K30-n的双控指标控制填筑质量的概念和方法为基础,详细论述了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结合秦沈线施工特点,具体指出路基采用细粒土,粗粒山皮土和级配碎石几种具有代表性填料进行填筑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我国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工艺的总结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边坡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的热状况是决定路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青藏线片石通风路基是按保护多年冻土的原则而设计的。文章介绍片石通风路基的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高速铁路发达国家无碴轨道的特点、标准、应用现状及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并结合现行客运专线有碴轨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提出客运专线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建议,同时还就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李海光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87-91,101
研究目的:《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2006年6月25日正式颁布施行,为了使铁路路基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规范修订的情况、更好地运用此规范,有必要对此规范的修编原则、和内容作全面介绍。 研究结论:我国的《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是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的专用规范,对铁路路基工程中常用支挡结构的设计、计算、结构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使用方便,对规范铁路路基支挡结构的设计、促进路基支挡结构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路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对路基施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路基填土及压实、路基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和特殊路基处理等方面,就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崔齐飞 《西铁科技》2009,(3):32-33,27
利用注浆技术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铁路路基下沉病害,工艺安全可靠,可有效地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路基土体承载力。施工对行车干扰小、质量容易保证、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陆贤 《上海铁道科技》2011,(4):78-79,53
地道桥桥头路基塌陷是铁路路基的典型病害,以往整治后时有反复,费时费工费力,现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一种新的病害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