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曦 《铁道建筑》2006,(12):21-23
为合理评估冲击压实方式对路堤下涵洞的受力影响,在分析冲击压实影响深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涵洞土压力进行了现场观测,得到涵拱冲击压实受力影响曲线。涵顶回填高度达3 m后,冲压对涵顶产生的残余土压力较小。试验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涵洞回填压实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2.
南宁仙葫大桥引道下穿铁路顶进涵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进涵施工是下穿既有线铁路涵洞施工一种有效的施工方式。介绍了南宁仙葫大桥引道下穿铁路地道工程顶进涵的线路加固、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等控制环节的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3.
既有线高路堤段下穿箱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既有线高路堤段顶进框架箱桥 ,如何保证线路安全与路堤稳定 ,减小顶进阻力是设计工作的关键。详细介绍洛阳城市东出入口道路下穿焦枝线立交桥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4.
既有线高路堤下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在既有线高路堤下箱涵顶进的施工方法:采用"卸载预压"+钢筋混凝土刃角带土顶进,线路架空采用常规的D24 m便梁架空线路,便梁支点采用桩基础,成功解决了在高填方路堤下进行大跨度箱涵顶进难题。不仅使箱涵顺利顶进到位,而且还保证了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达(州)成(都)线扩能改造工程ZQSG-2标段共有60多座架空及顶进涵洞,需对其进行慢行封锁施工。现有慢行条件无法满足工期要求,同时占用了相邻标段的施工时间,导致各标段施工相互干扰。每次施工的慢行长度延长到2km,施工周期时间有所减少,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向建设单位相关部门申报,达成线扩能改造工程ZQSG-2标段部分架空及顶进涵洞采用非慢行条件下D便梁支墩挖孔桩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结合佛山市大沥镇河东中心路下穿广茂铁路三眼桥车站交通涵工程,详细研究了站场顶进涵施工技术,包括对站场既有线人工挖孔桩施工、线路架空、框架顶进方面进行了研究;改进了站场内人工挖土堆放,摇架侵限;改进了站场内多股道扣轨技术;改进了长大涵洞顶进技术。通过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保证了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洛阳市东出入口道路穿焦枝铁路立交桥架空顶进施工,重点介绍高路堤大跨度框架箱桥架空顶进施工技术,通过增设临时支撑过渡桩以减小纵梁架空跨度并实现受力支点过渡转换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赵宝强 《科技交流》2002,32(4):104-107
本结合既有阳安线许家坝站内改涵工程的实例,对在不中终断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在既有铁路线线下填土路堤中修建隧洞代替传统的顶进桥涵法,作一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路堤填方作用下涵洞竖向压力与路堤填土高度和涵洞宽度之比H/D有直接关系。针对涵顶路基填方作用于上埋式刚性涵洞的土压力问题,在两个不同填土高度(5 m、3 m)的涵洞顶和过渡段路基内埋设土压力传感器,测试分析涵洞和过渡段路基的竖向压力在填筑过程中的变化特性。本工点试验结果表明,涵洞竖向土压力系数K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存在先增大再略有减小至稳定的过程,且填土完成后的设计K值与实测K值之比达到1.16。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既有线下采用顶进法施工已司空见惯,而在既有站场大尺寸矩形框架长距离顶进施工并不多见,笔者根据铁路工程桥涵顶进的施工技术,成功地采用中继间顶进法,完成了跨越站场七股道顶进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行无丝毫影响,并取得了良好的顶进效果,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评价;对站场长距离框架顶进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就其施工工艺理论依据进行简要阐述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比研究黄土地区铁路涵洞和公路涵洞出现的病害特征及其差异性,以青海省境内黄土区的高等级公路408座涵洞和兰西铁路59座涵洞为调查实例,对其病害类型、发育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出现的病害类型主要有8类,分别是涵洞下沉、涵顶路面开裂、翼墙沉降开裂或倾斜错位、涵节错位或填缝脱落、基础开裂、内部积水淤塞、进出口积水淤塞、涵背填土塌陷等。相对于公路涵洞病害,青海东部黄土地区兰西铁路涵洞病害类型比较单一,出现的病害类型主要是涵洞内部积水和进出口积水等。发育程度以轻微居多,中等病害的比例很小,严重病害的比例极其少有,基本没有出现涵顶路(轨)面开裂或沉降的情况。公铁涵洞病害差异性是由涵洞结构自身特征、荷载及受力特征、地基岩土体特性、施工因素、管养模式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应对公铁涵洞病害类型及其发育程度的划分标准区别对待,同时应考虑特殊岩土体地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铁路立交桥涵施工重点为桥涵预制和铁路架空顶进,桥涵顶进是立交桥施工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桥涵顶进施工采用多种方法,如:一次顶入法、对顶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入法等,常用施工方法为一次顶入法。顶进施工常见质景通病为后背变形过大终止顶进、滑板下沉断裂、桥涵扎头开裂、线路横移影响行车等,本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桥涵顶进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常见质量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本篇文章所提出的桥涵顶进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海鹏 《铁道建筑》2012,(10):25-28
在山区修筑的高填方涵洞,通常多设计成拱涵,造成涵洞工程量大,且易形成开裂和纵向不均匀沉降等病害。通过对涵洞进行优化设计,即首先选择谷低坡脚处岩基作为涵洞地基,采用简洁的盖板涵,减小涵洞结构尺寸,再对涵洞进行EPS板减荷,减小涵周土压力,同时,利用填方路堤的梯形荷载,沿纵向分阶段实施减荷设计,涵顶土压力采用0.7γH进行设计,使得盖板配筋量大大减小。监测结果表明:铺设了EPS板的涵顶土压力大大减小,最终各段土压力基本达到了减荷目标值0.3γH,安全系数在2.3左右,EPS板密度与厚度选择适当,变形量适中并留有足够的减荷变形空间,保证了涵洞结构的长期安全;优化后的涵洞安全可靠,造价较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涵洞顶填土压力的讨论及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多次对涵洞变形产生原因的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涵顶填土的作用较为突出,涵顶填土压力的计算,直接关系到结构设计。本文对铁路与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有关填土荷载的计算作了介绍和对比,并提出相应的合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铁路既有线钢筋混凝土涵洞实际的受力特征,评估其对重载运输的适应性,理论分析涵洞活载储备量以及货车参数、冲击作用、疲劳荷载对涵洞受力的影响;通过某重载线路的大轴重列车试验,测试大轴重试验列车和运营列车通过时钢筋混凝土涵洞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30t轴重货车对涵洞的作用效应超过运营列车;大轴重列车通过时,理论上小跨度涵洞的活载储备量明显不足,但实测状态良好涵洞的受力水平较低,仍具备一定的承载潜力;涵洞跨中挠度、钢筋应变与大轴重货车的轴重、邻轴距直接相关,而与列车运行速度、货车长度关系较小;实测涵顶填土厚度大于1.0m的涵洞仍受到活载的竖向冲击作用,但动力系数并未随着货车轴重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实测列车活载在涵顶填土中的扩散范围大于按现行铁路规范计算的结果。需要对铁路涵洞动力系数、荷载分布等的计算理论开展进一步研究,以使其进一步地完善;在既有线上开行大轴重列车之前,应对涵洞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合理的改造范围。  相似文献   

16.
在箱涵横穿站场8股道下面的路堤施工中,采用了一种箱段之间互为后背、先顶后拉、交替前进的顶拉法。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这一方法的设计、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宁启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分析涵洞接长或顶进、三角区回填及涵顶积水、插拔钢板桩、架设便梁、轨枕更换、线路拨接、路基帮宽、无缝线路铺设等影响既有线轨道几何状态的主要因素,以及轨道检查车、晃车仪、添乘仪的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与施工影响因素进行对比。针对施工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既有线轨道几何状态动静态监控、加强线路沉降观测和线路检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继间法顶进桥涵施工过程中,因顶镐位置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扎头,造成施工困难。结合具体施工实际,改变顶镐位置设置,取消了箱体内的顶墙,防止了箱体扎头,保证顶进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工程位于通辽市开鲁县境内,属于内蒙古集通公司集通线扩能改造工程平安地至哲里木标段,采用顶进法施工。涵洞为框架结构,位于曲线地段,曲线为双线,半径R=2 000 m,左右两线线间距为4.27 m,左右两股轨道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垂直下穿正在运营的铁路线,施工难度、既有线安全风险极大。针对线路加固、开挖顶进、监控量测等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采取连续钢梁和简支钢梁组合方式对线路进行加固、短进尺、三位一体配置的轨道检查仪进行检测等多种技术,保证了施工及铁路运营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陇海线郑徐段200 km·h-1提速区段上对5座涵顶填方厚度为0.52~0.85 m的涵洞,采用160km·h-1提速列车分别在其上、下行线(上行铺设弹性轨枕,下行铺设普通轨枕)拉锯运行,实测和分析车辆、轨道、涵洞和路基动力响应的各种参数,并仿真分析200 km·h-1提速列车通过涵洞时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路基状态良好、道床厚度为30 cm以上时,不管铺设弹性轨枕与否,均能满足200 km·h-1提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在填方厚度不足1.2 m的涵洞区段,枕下支承刚度存在不均匀现象,其程度受路基状态、涵洞跨度及结构形式的影响,路基状态良好地段的不均匀现象不明显,反之则比较突出;铺设弹性轨枕可调整枕下支承刚度,降低道床振动加速度,但轨枕垂向位移、振动加速度以及钢轨动弯应力有所增大;涵顶的填方厚度能够有效降低涵顶的振动幅值和动力系数,而弹性轨枕对涵顶的振动幅值和动力系数基本没有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