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高校图书馆外刊利用率低下的原因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外刊利用率的八个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近两年来藏书利用率的统计分析,说明了当前高校读多维的信息需求及信息革命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变革,并提出了在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就如何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从制定合理的藏书原则、科学认真地做好采访工作、加强虚拟馆藏建设、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妥善处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几个关系、全面提高采访人员素质等六方面提出了工作思路,从而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现状和读者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图书馆馆藏建设基本原则和策略:即馆藏拥有和可存取并重,印刷型文献和电子型文献协调发展,加强文献资源特色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7.
8.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应把重点放在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前瞻性资源及智力性资源上。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如何充分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及要求,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要转变思想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环境下,本文对普通大学的定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做了一些探讨,实践说明中小图书馆主动出击,艰苦创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及发展,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误区,以及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在挖掘传统资源合作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更为广泛的全球性的资源共享合作。  相似文献   

13.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建立超期数的分布矩阵模型,然后根据各种图书的种类和超期天数对超期原因的影响,运用了加权的思想,利用经验数据分别对不同类别和超期天数的3种原因进行加权赋值,从而得到超期原因矩阵模型。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对高校的人力资源给予客观评估,提出了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20日,交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发文颁布了《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交通部、外贸部令2001年第9号,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对外开放和健康发展,规范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的审批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该《规定》作为交通部门审批外商投资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对我国现阶段零售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图书附盘的管理及有效利用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书附盘数量的急速增加,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成为探究的焦点。文中对高校图书馆图书附盘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指出网络化管理是图书附盘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图书馆的冲击与图书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网络时代对图书馆的冲击 ,面对各种各样对今后图书馆能否存在的消极论调 ,从对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悠久历史考证 ,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 ,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仍然是一个重要环节 ,有其无以替代的优势、图书馆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调查数据为据,通过分析大学生的阅读倾向,探讨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如何做好导读工作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从而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和谐图书馆必须满足人与资源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谐图书馆突出体现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主体,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