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维护难的问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广西区交通厅等单位联合承担了交通部西部科研课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再生利用白改黑施工新工艺。这一工艺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改造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同时也提出了一条符合环保、经济和技术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谢丽 《上海公路》2011,(2):18-21
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环保特性,尤其适用于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就此以实体工程为依托,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评估方法,针对路面状况提出了基于橡胶沥青材料的路面改造方案,并分别针对橡胶沥青混合料和应力吸收层进行了材料设计研究。最后详细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施工工艺及流程。通过应用探讨,总结了旧混凝...  相似文献   

3.
冲压破裂稳固技术在水泥路面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中反射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并且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水泥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说明解决水泥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原理,从而分析了冲压破裂稳固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阐明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加铺工程中采用冲压破裂稳固技术减缓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可行性。对冲压破裂稳固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指标等进行说明分析后,提出了水泥混凝土白改黑工程应将冲压破裂后的弯沉指标作为动态设计的依据的观点。通过对相关工程案例的介绍,进一步从实践上验证了冲压破裂稳固技术处理水泥路面白改黑工程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可行性,同时说明该方法是目前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最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318国道安徽段高速公路原为白色路面,至2003年损坏严重,高速公路公司决定将白色路面改造为黑色路面。本文主要介绍“白改黑”设计中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方案的权衡与采用,以及初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为了提高行车条件,降低噪音污染,上海地区正逐步将水泥混凝土路面(俗称白色路面)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俗称黑色路面)。在改造前,管养单位需要掌握老路的技术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改建方案。现介绍老路技术状况检测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说明其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城市在老城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将其改造成低噪声、平整度和舒适性等使用性能更优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俗称“白改黑”。白改黑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反射裂缝。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反射裂缝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1]。因此,如何有效抑制和延缓反射裂缝对白改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后反射裂缝的类型、形成机理和处治措施,并以西安市某区城市道路白改黑项目为例,进行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山区隧道路段路面进行"白改黑"设计,设计方案采用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处治方案局部维修后,再整体加铺4cm 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改性沥青)+6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保证极重载交通量下公路路面的日常运行,为隧道路段"白改黑"路面维修与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共振碎石化技术可加好的解决沥青面层反射裂缝展开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工程师的重视。本文以某路面大中修工程为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共振碎石化法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探究,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讨论了目前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两种主要技术方法。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白改黑”的工程经验表明,碎石化技术是目前解决“白改黑”后反射裂缝的最有效方法,但国内对于这一技术尚无可参照的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根据建设要求进行道路"白改黑"的大中修整治工程项目中,时常遇到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良好,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此时按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程无法判定该道路是否应采用"白改黑"整治方案。为了在此类项目设计中提高采用"白改黑"整治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工程实践,提出了在路面状况分析与评价中选择性地引入"道路环境指数"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首先,简单概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式,了解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然后,以工程实例为背景,简述G323章贡区梅林大桥至沙石段公路改建工程中"白改黑"的设计过程,提出了适宜的旧路改造方式,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旧路改造方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软件模型,分析交通荷载、不同坡度、汽车水平制动、温度场等因素对沥青加铺层剪切应力的影响,以期得到陡坡路段沥青加铺层破坏的理论依据,并依托实体工程,分析水泥路面白改黑方案面层厚度、温度梯度、旧混凝土弹性模量等因素对面层综合应力的影响,进一步为长陡坡"白改黑"路面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其行车噪音较大,行车舒适度较差,养护维修困难等缺点,新建道路路面已不推荐使用,已建混凝土路面也在逐步改造为沥青路面。以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道路大修工程为例,通过工程施工完成后效果、施工方式难易程度、工期建设周期长短、对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多种“白改黑”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最为可行的推荐方案,为今后道路“白改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陕西某旅游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工程,对采用微表处技术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各种优点进行了必选分析,提出了微表处技术在路面白改黑具体应用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以及施工工艺。同时,对隧道、桥面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施工质量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冲击压实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改黑",不仅可以快速破碎旧混凝土面板,破坏其板体结构,有效减少和缓解反射裂缝;而且能够压实嵌锁,稳固新路面底基层,提高路基强度,保证路面改造质量,同时可以避免弃倒混凝土废渣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拥军 《公路》2002,35(12):62-6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差,车速难以提高的状况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沥青混凝土架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是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法之,结合江苏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艺实践,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的方案,措施,以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面层、加筋层、防水层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力图找到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早期修建的很多桥梁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桥面行车噪音比沥青混凝土大,随着经济发展及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的城市桥梁通过"白改黑"来达到降噪、提升行车体验的目的。针对某城区高架桥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工程桥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了合理的桥面铺装改造方案,先彻底处治原桥面病害,然后精铣刨1.2cm厚原桥面铺装,最后铺筑1.2cm厚Thus-12极薄磨耗层。改造后桥面行车噪音明显降低,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性能大幅提升,运营1年半后路面未发现明显病害,工程效果表明桥面铺装改造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具有施工便捷、控制反射裂缝效果明显、减少废弃工程的特点,在目前大量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托沪青平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改建(白改黑)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为上海公路类似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提供一种新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白改黑"路面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或改建常采用的路面结构。由于结构特点、材料组成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早期病害不可避免。从设计、施工和营运情况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白改黑"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提出简要的治理和预防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改造旧水泥路面,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原有路基不强且病害多,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难;以及旧水泥路面破损类型多、差别大,处治难,处治后均一性较差、变异性较大;行车干扰多、受工期短的限制以及雨季施工影响大等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强基强面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理念,阐述了强基强面的概念、内涵及基于强基强面的旧水泥路面改造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案,包括基于强基强面的旧路基及旧路面处治技术、隔离层设置及蜡质隔离层应用技术,并结合南方湿热地区旧水泥路面情况及清连高速公路等旧水泥路面改造项目进行了应用分析.依托工程的成功经验表明:强基强面的改造理念适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