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科技     
《船艇》1992,(7)
船舶薄层气膜减阻技术交通部上海船稚运输科学研究所在研究水下平板上气泡膜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薄层气膜减阻技术,设计了船舶导流板形式的船底装置,借助于一只鼓风机向船底输入空气时,能有效地形成船底薄层气膜,从而使船底与水分离,减少船舶与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降低船舶航行中的  相似文献   

2.
《航海技术》2012,(1):76
船底气垫润滑技术的原理,是在平滑的船底设置一个形如倒置浴缸的空腔。船舶下水后,向这一空腔不断充注压缩空气并保持空气持续逸出,在船底与水之间形成气垫,减少船底钢板与水接触面积并形成气垫润滑,减少船底与水的摩擦阻力,降低船舶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3.
大型船舶在港内水域中航行靠泊,由于水深较浅,为了避免船舶触底、搁浅或失控,广大驾引人员在进入港内水域前必须充分地考虑船底与水底的安全距离。由于影响船底与水底距离的因素较多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精确预测船底与水底的距离目前还难以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预先确定富余水深来保证船舶的安全。富余水深留得少,则航行时有触底和失控的危险;富余水深留得多,则浪费船舶的运力。富余水深合理的综合管理应是既能保证船舶安全,又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船舶载重量。本文提出的富余水深的概念是指为了保证船体安全和操纵安全预留的静态船底水深的…  相似文献   

4.
受检验设备、时间和相关技术条件的客观限制,船舶安全检查官很难对在港船舶的船底外部检查中涉及的检验项目进行详细检查,只能采取确保其按期进行检验的间接监管方式。文章着重探讨对船底外部检查时限的要求,以期帮助检查官更好地实现对船舶检验质量的监督和对船舶结构安全状况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舶水下安检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船舶水下安检的多波束声呐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开展了一系列的湖上试验。通过对试验船只水下部分的声学扫描,得到了船底三维图像及船只吃水信息。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应用于船底异物检查、船只吃水检测等船舶水下安检领域。  相似文献   

6.
船舶搁浅性能研究是船底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国际上通用的动力有限元程序ABAQUS/EXPLICIT对船舶搁浅动力学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通过系列仿真试验,对不同搁浅位置及摩擦系数的情形下船底结构的搁浅性能,包括结构的损伤变形、搁浅力和能量的吸收分别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到一部分重要的结论,为船舶搁浅性能的评估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船舶污底是海生物在船壳的滋生和附着,形成大面积牢固的海生物表面。通过涂装防污底涂料和淡水航行的办法可以有效减少船舶污底,降低船底粗糙度,减少船舶自重,实现船舶能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水下爆炸是毁伤舰船等水中航行器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水下爆炸对船舶毁伤效应的试验操作复杂,理论分析也难于进行,因此应用数值仿真手段研究水下爆炸对目标的毁伤效应具有实际意义。大中型船舶均采用双层船底结构,在给定的装药量的作用下双层船底结构的破坏程度就成为了一个关注的重要问题。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3D研究了薄板在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的合理有效。对舰船典型的双层船底结构建模,进行了水下爆炸对双层船底结构毁伤效应的数值仿真研究,给出不同的船底结构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响应特点。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造的3800箱集装箱船的情况,分析了该船关于船底水泵的选型设计与计算,重点探讨了船底泵压力的选取。  相似文献   

10.
梁爽 《造船技术》2013,(6):22-23,41
船底基线是船舶水尺和载重线堪划的基准,船底基线的挠度也是检验船体建造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测量的挠度值超过了允许极限,除了需向船东解释超差的原因外,还要提出合理的修正措施.选用最小二乘法对超差的船底基线挠度进行修正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船舶长期航行,船体水线下船表面,特别是船底,会生长海藻、贝类等,致使船体水下部分和船底表面脏污和粗糙,这种现象称为污底。船舶污底将会增加船舶的航行阻力。假定螺旋桨转速不变,则船速将相应减慢,引起螺旋桨进程比λp减小,扭矩系数增大,螺旋桨所需转矩增加,因而螺旋桨特性曲线变陡,如图1,  相似文献   

12.
吴华峰  吴剑国  朱荣成 《船舶》2012,23(5):43-47
采用钢结构焊接强度计算方法,给出船底结构角焊缝应力的计算模型和船舶结构角焊缝焊接系数的计算公式。以一艘31 000 dwt散货船船底结构为例,计算不同工况荷载作用下船底、内底纵骨、船底纵桁以及肋板的焊缝剪应力,并与舱段有限元的剪应力计算结果作比较,验证了当前规范角焊缝焊接系数。  相似文献   

13.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解决船舶非单点搁浅时船底受力大小及脱浅拖力最小值的计算方法问题,并由此提出船舶自行脱浅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叫船舶“吃水”? 船舶“吃水”并不是指船上用的淡水,而是指船舶没入水里部分的深度,是从船底水平开始往上计算到实际水面的垂直距离。船舶的装货数量可以从吃水水尺多少来计量。水尺数是标刻在船头,船尾及船中左右侧船壳上的,船中的吃水标记(如图1所示)叫载重线标志,圆圈中横线上边王船底的垂直距离就是满载的平均吃水数。此横线表示夏季满载时的吃水线.在它右边正对着一条X线,“X”是“夏”的汉语拼音第一个丰母,英文字母则以  相似文献   

15.
我厂在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坞修工程中,拷铲除锈工作量占相当大的比例。用手工拷铲除锈不仅效率低,修船周期长,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防护条件差,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船底除锈,条件更差。因为,坞面离船底一般只有1.2~1.3米高,人站不直,只能蹲在坞面上仰着头、举着手进行除锈,且不断吸进锈尘。为了改变船底除锈的落后面貌,我厂向兄弟厂学习,曾先后制造了船底手摇除锈机及船底电动除锈机。在这基础上,于一九七四年设想了一种船底液压除锈机(见图1)。在局领导及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海浪波面的随机特性,研究船舶底部砰击压力的计算方法.分析纵向入水角对船底砰击压力量值的影响程度,建立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预报船舶砰击压力时引入随机海浪的波面条件,计及船舶运动和海浪波面倾角因素对砰击压力的影响.采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法对砰击压力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计及纵向入水角的船底砰击压力计算方法.更加...  相似文献   

17.
滑水航行     
73.滑水航行的特性船只由于高速度运动在水面上形成滑航。滑航的特点在于除船底部份和水接触外,船体绝少浸在水中。船舶在前进中保持这样状态,可使船底和水面之间,产生流体动力的垂直作用分力。当纯粹滑航时,垂直分力 Rz 实际上等于船舶排水量 D。任何船舶都可能由高速度航行过渡到滑水航行,由于这到纯粹滑航需要消耗钜大的能量,所以目前并非所有的滑航快艇都能达到没有流体静压力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是分析船舶碰撞和搁浅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但是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工程问题的恰当处理和有限元软件中主要参数的准确控制.本文以某单壳船底结构准静态座礁实验结果为例,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下列选择参数对单壳船底结构抗撞性的影响:边界条件;船底结构的材料模型;壳单元类型;船底结构与礁石模型之间的摩擦系数;船底结构的残余应力.通过比较计算结果的碰撞力曲线,能量吸收曲线来评价这些参数对数值模拟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虽然对搁浅事故造成的破坏后果已有所了解,但可被设计者用来来评估船舶发生搁浅时船体强度的工具却非常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发生搁浅事故时预报船底强度的简化方法。船体的结构单元在船舶长度方向呈现周期性布置的特征,因此,船舶搁浅过程产生的船体变形阻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呈现纵向周期性的特征。对于船底的主结构单元,本文主要考虑以下四种破坏模式:横向结构的拉伸破坏、船底板的凹陷破坏、撕裂破坏以及蛇腹形撕裂破坏。将用于这些特定破坏模式的计算公式组合起来,建立了预报船底强度的简化方法。对照一系列大尺度搁浅试验结果以及某实际发生的搁浅事故对所提出的简化预报方法加以校核,证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万一发生船舶搁浅事故时能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手工计算来预报船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孙斌  胡志强  王晋 《船舶工程》2015,37(1):45-49
针对双层底油轮搁浅于台型礁石的事故场景,通过对船底构件结构损伤机理的分析,提出一套结合船底结构损伤程度推算方法和Smith方法,评估损伤后船体剩余极限强度的解析计算预报方法。研究中应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了船舶搁浅过程中的结构损伤及搁浅后船体极限承载过程,并与解析预报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对搁浅损伤后船舶剩余强度的解析预报方法准确性较好,对船舶双层底耐撞性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评估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