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彬 《上海汽车》2006,(11):37-38
车内噪声水平是体现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汽车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将车内噪声的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利用CAE工程分析和车辆试验测试,确定各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值,在主要噪声传播途径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具有吸声、隔声、阻尼特性的降噪材料的声学包,结果往往增加了汽车的整备质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等其他性能。新型降噪材料的出现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为车内噪声控制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汽车的噪声属于综合噪声,其影响范围大、干扰时间长、受害人员多,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年1月颁布了新的更为严格的汽车噪声控制法规。本文从轮胎噪声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各种沥青路面的降噪机理及其与汽车轮胎噪声的关系,得出阻尼减振式降噪沥青路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低噪声沥青路面的结论,以期在施工中能得到推广使用,以便有效地降低汽车的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器》2023,(3):43-44
介绍一种基于主动降噪技术的汽车降噪头枕,在头枕内布置降噪扬声器,乘客的头部空间形成单独的定向声场,通过降噪算法,在头枕降噪扬声器中播放抑制噪声的音频,起到降低车内环境噪声的效果,提高车内环境声音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对准双曲面齿轮在高速运转时的噪声问题,国内各汽车制造厂和各高等院校都在从事研究与攻关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对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了各种降噪试验,试验中发现,通过加高齿高为大轮齿顶修缘提供一个多余的齿高量,从而降低或消除啮入噪声,另外准双曲面齿轮降噪技术中,齿长方向的重迭系数应尽可能大轮齿顶至少超过2.0,这样能较好地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汽车噪声法规和标准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林 《汽车工程》2000,22(3):154-158,209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自60年代起就对汽车噪声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制定了许多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并从170年代起每3-5年就修修订一次相关法规和标准,使汽车噪声限值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这显著促进了汽车降噪技术和测量分析技术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有关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研究及我国载客汽车噪声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邱彬 《汽车工程》2007,29(6):515-519
通过对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源的分析,确定了发动机排气噪声和轮胎滚动噪声是目前汽车加速行驶的主要噪声源。在阐述了我国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试验方法后,提出驾驶员操作是影响测量结果的最主要因素。结合大量试验测量数据,对比分析了GB1495-2002第二阶段噪声限值实施前后我国汽车加速噪声的变化,建议将加强M3类大型载客汽车的降噪研究工作作为今后我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噪声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汽车减振降噪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被动降噪技术在减振降噪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对于整车中、低频的噪声与振劫的控制还不很完善,随着技术进步,主动降噪控制技术,必将应用到汽车上。  相似文献   

8.
汽车整车噪声源分析及降噪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林玉  杨云  赵骞 《天津汽车》2003,(2):19-20,37
对汽车整车噪声贡献较大的发动机噪声、传动系噪声等噪声产生机理及噪声源识别技术进行了详尽分析,并系统论述了相应的吸声、隔振等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9.
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自适应噪声主动控制理论建立自适应有源消声控制系统,提出车内噪声信号识别和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并用自适应有源消声系统对车内低频噪声进行主动降噪,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被试面包车在稳态工况下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车内低频噪声,为进一步在汽车上实现车内噪声主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车内减振降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析了汽车车内噪声产生的机理,评述了车内噪声被动控制技术的三个途径,并对主动控制技术在汽车减振 降噪领域的应用作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国家法令法规对车辆噪声控制的要求愈来愈严格。以传统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噪声,首要噪声源之一是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动机进气系统也是当前汽车降噪的首要对象之一。进气系统噪声作为发动机运转中的首要噪声源,已引发了NVH工程师的关注。为了削减进气系统在发动机运行时的噪声,必须在进气系统中安装几个消音器元件,如赫姆霍兹消音器、1/4波长管等。  相似文献   

12.
汽车噪声分析与降噪措施及噪声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工业和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日益增加。据国外资料统计,机动车辆所包括的总功率比其他各种动力机构功率的总和大20倍以上。它们所辐射的噪声约占整个环境噪声能量的75%。各种调查和测量结果表明,城市交通噪声是目前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源。因此,降低机动车辆本身的噪声是减少城市环境噪声最根本的途径。我公司在新车上采取降噪措施,达到国家噪声限值要求,目前效果良好。本文对汽车噪声进行分析,以及采取的相应降噪技术措施和国家对汽车噪声的测量方法予以说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汽车冷却性能与噪声生产的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冷却风扇的转速、叶片弦长,叶片数,护风圈,叶片夹角,散热器论述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4.
噪声问题已经成为汽车交流发电机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借助国内某知名企业的先进噪声实验室,进行发电机噪声测试分析。对噪声测试影响因素、测试要求、测试设备进行分析,测出发电机A声级主要阶次成分噪声。对噪声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发电机整体噪声在低转速区间问题较大,找出噪声主要阶次成分随转速变化的规律,确定引起噪声的主要阶次成分。为发动机降噪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朱俊 《汽车运用》2014,(8):28-29
隔音降噪的原理 汽车降噪包括减振、隔音、密封、吸音等4个环节。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的振动支持.汽车车身都是由金属薄板制成,发动机、轮胎、门板所产生的振动会使这些金属板壳体发生剧烈的振动.辐射出较强的噪声,这些噪声会通过车身钣金和框架的振动传递到驾驶室里,并且这些噪音在传递过程中会带动车身金属板振动,产生二次噪音,使得噪声更为严重。汽车噪音主要是结构噪音。降低汽车结构噪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阻尼减振.即在该传播途径上增加弹性阻尼材料,隔绝或衰减振动的传播.就可以实现减振降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汤春文  苑文颖 《公路》2023,(4):255-262
从某高速公路扩建项目声屏障设计实际遇到的问题出发,多个专业联合研究,结果发现2个问题。一是由于汽车降噪技术的进步,公路交通噪声源强预测模型因此产生了偏差;二是声屏障设计标准因专业隔离产生了偏差。本研究以噪声为中心,跨越了多个专业,包括汽车、公路、环保、噪声、建筑、法律等,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具体建议,以补救的方式修正偏差。对于交通噪声在声屏障反射的不利影响下,提出了在全封闭声屏障设置时,宜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论证,综合决策,目标是合理设计声屏障,达到技术经济的平衡。本文的研究是不完善的、过渡性的、实用性的,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日前从红岩公司技术中心获悉,公司新开发的红岩汽车在襄樊试验场通过了国家汽车检测中心的噪声检测,红岩汽车整车噪声降至了84dB以下,满足了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这标志着公司在推进整车降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公司下步开发出更多满足法规要求、市场需求的红岩重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汽车噪声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分析了汽车噪声产生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主动降噪方法和被动降噪方法进行对比,论证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轻型载货汽车车外噪声超出ECE R51—02规定限值的状况,采用噪声隔离法对噪声源进行了识别,运用噪声迭加原理确定了其车外主要噪声源,并通过优化发动机喷油预喷角以及采用吸声、隔声材料等降噪措施对其进行了降噪处理。通过对降噪前、后该车车外噪声测试分析表明,采取降噪措施后,被试车辆车外加速噪声由82 d B(A)下降到77.4 d B(A),满足了ECE R51—02对该类车辆车外加速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提出采用微穿孔板制作局部隔声罩用于降低NJI043DE汽车的噪声.首先对半圆柱面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很接近.进而将微穿孔板局部隔声罩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下面,在实车上取得了明显的吸声降噪效果,整车平均降噪达到1.75d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