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历史上克山病重病区陕西黄陵县部分重病村做了普查,共查1122人,结果表明∶①1122人中检出潜在、慢型克山病40例,检出率为3.75%,总的发病趋势稳中有降;②潜在型克山病的新发生率为53.5/万,且以3~15岁儿童为主;③病区重点人群发硒含量达到非病区水平,而发中微量元素锰、铁含量较高;④慢型克山病死亡率较高(3年死亡率为33.3%)。死亡多为30~40岁的中、青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儿童慢型克山病的自然病程和预后危险因素,本文分析了长期随访的儿童慢型克山病63例,结果表明:①儿童慢型克山病预后差,其1年存活率50.5%、5年仅15.8%;②自然慢性发病、有奔马律、心功能Ⅲ级以上,心电图心室增大,X线心胸比率重度扩大者,5年存活率低(P<0.05或0.01)。  相似文献   

3.
作者观察的亚急型克山病153例中,心电图发生低电压者97例(63.4%),其中死亡42例,病死率43.3%,为非低电压组的1.35倍,其临床痊愈率(36.1%)明显低于后者(53.6%),P<0.05。低电压组合并其他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如病理性Q波、ST-T异常、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等明显多于非低电压组,P<0.05或P<0.01,表明心肌损害广泛。QRS电压随病情的改善或加重有动态变化,故心电图QRS电压及其变化可作为评估亚急型克山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无牙颌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咀嚼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吸光度法测定20名全口义齿戴用者及20名同一年龄段健康人咀嚼效能。1.男性患者的咀嚼效能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女性仅为男性的59.7%。2;以对照组咀嚼效能的为基准值,无牙颌患者戴用全口义齿3个月时,其咀嚼效能率为50.3%。结论戴用全口义齿对于无牙颌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管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冠心病患者中的2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26例的29支冠状动脉行PTCA术并植入33个支架,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占36.5%,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占7.7%,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占55.85%;多支病变者占69.2%,B2型以上病变占67.3%,结果 33个支架植入全部成功。术后随访2周 ̄2年,26例PTCA术后4例心绞痛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9年10月~1995年3月对5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血流同步双栓(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同时注入化疗栓塞剂)治疗。结果半年生存率为94.1%。1年66.6%,2年31.3%,3年5.8%。该方法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干涉预应力及其在压缩大载下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莫尔方法,对厚度6mm、干涉量3.1%情况下的航空用硬铝合金LY12CZ板硝钉干涉配合预应力及其在35%σ0.2、45%σ0.2、55%σ0.2的压缩载荷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显示,在3.1%干涉水平下,干涉配合只适宜在中等以下的压缩载荷环境中工作;当载荷水平较大时,预应力的稳定性较差,不利于抑制疲劳裂纹的萌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法检测了77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27例阳性,总阳性率为35.1%。慢性活动性肝炎(9/21,42.9%),肝炎后肝硬化(9/19,47.4%)及重型肝炎(8/16,50.0%)患者PBMC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迁肝(1/14,7.1%)和急肝(0/7)患者。结果提示PBMC中HBVDNA的存在在乙肝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院1983年至1993年7月收治的胆石、胆囊炎与糖尿病33例,占同期胆石、胆囊炎住院人数0.9%,占同期糖尿病住院人数的2.6%。发病年龄高峰系51岁~60岁年龄组(占52%),入院时平均血糖水平12.8mmol/L,术前血糖水平为8.5mmol/L.经手术治疗,30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通过本组治疗,认为糖尿病时择期胆道手术,并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但在急诊手术,其合并症、死亡率均很高。本文重点讨论了糖尿病时胆道手术的易感染问题,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1957~1987年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42例,发生子宫穿孔26例。其中绒毛膜癌147例,穿孔者16例,占10.9%;侵蚀性葡萄胎195例,穿孔10例,占5.1%。其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阵发性腹痛或腹部剧痛,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21例行急诊手术,术后3天开始化疗。死亡3例,均系绒癌Ⅳ期患者。23例经手术加化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11.
1989~1994年采用一次性髋臼成形术及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14例(15髋)。手术时年龄7~13岁。术后平均随访3年5个月。结果: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作者认为,这种联合手术对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1983~1986年,对出生3月至3岁的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80例,采用吊带(PavlikHarness)的机能方法进行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对其中56例65个髋关节的远期疗效进行了随访观察,随访时间6~11年,平均9.5年。结果:优56个髋(86%),良7个髋(11%),可2个髋(3%)。并发股骨头坏死2个髋(3%),半脱位1个髋(1.5%)。表明采用带蹬吊带法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进行早期及时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93年12月至1994年5月应用hMG-hCG治疗3例席汉氏综合征患者。共8个治疗周期,均促排卵成功,1例妊娠。1个治疗周期发生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果提示在hMG治疗前应给予雌-孕激素替代治疗3个周期以上;诱发排卵成败的关键是选择最佳的时机使用hCG;排卵后应继续使用小剂量hCG或孕酮维持黄体功能;同时应重视OHSS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不同病期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12名肥胖患儿及20名健康对照儿童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检测结果:IM患儿急性期CD4+细胞(4.2%)显著减少,CD8+细胞(72.1%)及CD8+HLA-DR+细胞(66.2%)显著增加,恢复期及完全恢复后,上述亚群即随之好转至完全正常。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均明显降低,CD19+细胞、CD56+细胞、HLA-DR+细胞、CD25+细胞均出现有意义的升高。  相似文献   

15.
153例亚急型克山病近期(起病后3个月内)病死率13.1%。猝死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性别、年龄及入院前病期对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入院时病情对近期预后有明显影响,入院时以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者的近期病死率显著高于以单一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作为判定亚急型克山病疗效和转归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内镜对11587例有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消化性溃疡(PU)的检出率为12.75%,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之比为1:1.64.GU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DU的检出率于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1年中,GU的检出率虽有不同,但波动较小;DU的检出率以12月、1月为最高,7、8月最低。表明GU和DU的发病年龄迥然不同,气候因素对DU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0年6月-1997年12月所施行的门奇断流术200例。结果 急诊手术止血率为92.22%,手术死亡率为12.5%,48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48h以上手术者,存活175例随访147例(84%),术后远出血率为21.09%,死亡率为19.7%。术后5年生存率为80.5%,10年为64.5%。预防性手术近期无出血,其术后5年出血率为3.25%,10  相似文献   

18.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负载在海砂上的TiO2为催化剂,采用敞口固定床型光催化反应器对水中难降解的呋吗唑酮(FTD)进行了固定相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描述,与光分解相比,光催化氧化的突出优点是矿化程度高,相同光辐射条件下反应100min,0.10mmol/L的FTD水溶液经光催化氧化后TOC的去除率为89.1%,而经光分解后TOC的去除率仅为28.8%;在反应体系中投加少量臭氧或过氧化氢可以显著提高FTD的氧化效率,说明光催化氧化可以兼容O3/UV、H2O2/UV等光激发氧化工艺.探讨了充氧、FTD浓度及pH等对光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动态检测了34例1993年6月~1994年5月在我校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IgM、IgG抗-HEV变化。15例患者IgM和IgG同时阳性。16例平均随访观察303d(6个月~15个月)。结果:IgM、IgG抗-HEV阳性最早出现在黄症后第3天;黄疸后10d阳性率分别达86.7%和100%。两抗体在病初1周时滴度最高,以后缓慢下降,IgM下降较快,病程2月时所检患者均降至不能检出水平;IgG抗体除1例外均在1年左右阴转。ALT在抗体出现后很快下降,6周降至近正常水平。IgM抗-HEV检出率仅44.1%,故不宜仅以此作为急性戊型肝炎诊断标准,应结合IgGJ立体动态变化,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0.
36例亚急性中毒性脊髓周围神经炎的流行特征是:发病集中,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罹患率5.1%(36/703)。经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综合判断,食用污染六六六农药的小麦,是引起本病暴发的原因;其食用量与发病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随访观察20年,28例痊愈,治愈率77.8%;8例仍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占22.2%(8/36).因此,坚持“三级预防”原则,开展康复医学教育,对防治本病发生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