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火炮身管由于自重、材料热胀冷缩等因素引起弯曲,对火炮的射击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当身管弯曲到一定程度时,导致火炮身管寿命终止。利用基于PSD传感技术的检测系统测量出火炮身管直线度,再对身管内直度径规长度的身管直线度进行理论分析,两者进行对比,从而对身管弯曲引起的火炮寿命终止判据进行了量化。  相似文献   

2.
俞国庆  刘忠  陈栋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4):47-49,79
重点分析了对未来空域窗进行饱和射击这一射击体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通过算例计算了采用该射击体制对火炮发射率和发射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该射击体制对火炮发射率要求很高,现有火炮难以满足,而用金属风暴可以轻易实现。  相似文献   

3.
测速雷达有效提高了火炮系统射击精度,而对于初速的预测模型各型火炮还不尽相同。针对火炮连续效力射下的初速随机散布,采用当前射击滑动平均初速作为预测值以及当前射击前的全部初速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求得预测值与当前实际测量值的一次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种统计样本下的初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射弹初速是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研究并掌握火炮射击过程中的初速变化规律对于一名指挥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研究表明,采用灰色预测的方法研究火炮射击初速变化规律,既可行,其结果又可信。  相似文献   

5.
密集度是火炮主要的战技指标之一,以某转管火炮为研究对象,构建炮口振动位移及速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炮口位置的随机振动仿真分析,得出炮口位移及速度对密集度的影响,同时为提高转管火炮射击密集度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为转管火炮的改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直瞄火炮作为武器系统的主要设备,其射击精度对整个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指标起关键作用.针对武器试验的特殊性,设计研制了直瞄火炮射击精度测量系统.采用声学检测和三维建模计算的方法,通过测量超声速弹丸的脱体激波到达各传感器的时差实现定位,以确定弹丸的着靶坐标,解算出弹丸在靶面上的弹着点,将数据传至炮位设备,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出的入射坐标表达式再进行解算,实现对武器系统的射击精度测试评估.  相似文献   

7.
火炮系统是舰艇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炮的射击精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的高低是舰艇作战能力的重要保证。对火炮的监控是通过角度编码器等实时测量火炮当前位置、角度、倾斜角等,将这些参数不断反馈给火炮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断对射击诸元进行修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 320F28335的舰艇火炮监控系统,对舰艇火炮系统的构成以及DSP原理进行研究,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构架,设计了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阐述了舰艇火炮的工作原理。系统使用网线和控制台进行通信,同时系统的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层梁模型的电磁轨道发射身管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磁轨道发射身管动态响应影响发射过程中枢轨接触状态和导轨疲劳寿命,以及射击精度,本文将螺栓预紧型电磁轨道发射身管简化为Winkler弹性基础上双层Euler-Bernoulli梁模型,推导身管动力学位移解析解,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电磁发射过程中身管振动过程,从身管振动挠度和导轨与外封装板相对位移两方面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和材料性能对身管振动特性的影响机理,为后续对电磁轨道发射弹道分析,和在连续发射工况下电磁发射装置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末端制导炮弹具有导弹精确命中和火炮初始精度好,并可利用传统火炮装置重复发射以及效费比高的优点。本文从分析PGM寻的器的捕获条件出发,探讨了不同于传统舰炮的火控新机理和射击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供弹装置将弹药从弹箱或弹舱向火炮供弹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同时满足下列三个要求:(1)点射或连续射击时的第一发弹药应在身管束达到规定转速时传送到火炮:(2)点射或连续射击的最后一发弹药应在火炮停射之前传送到火炮;(3)药筒壳通过供弹装置返回到弹箱。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供弹装置,该装置包括环形贮弹链、转换位置和换向门,以使药筒壳在供弹装置反向运动中能临时贮存。  相似文献   

11.
刁端信 《船舶》2012,23(1):26-28
舰船上舰炮的安装,不仅要发挥舰炮的最大作战效能,同时也要确保舰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舰炮停射提前角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假设舰炮为例进行提前角的计算,讨论提前角对射界的影响,并论述其与机械环位角、电气限位角之间的关系,对舰船、舰炮等武器发射装置确定射界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Since cannon drum of agile shell-feeding system rotates frequently and intermittently, its motion must be steady. Outline of driving cam determines the motion of cannon drum, so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proper outline of cam. Through analysis of parabolic outline and cycloid outline of the cams, the outline that combines the two curves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production, the value of the outline is revised, and then the method of fitting curve is used to get the expression of the angle of cam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driven part. Through analyzing the motion of the cannon dru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ngle of the cam is proportion to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driven part. The cam with the specially derived outline can move steadily.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直管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化解析法和有限元数值仿真法对其在侧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机理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基于前期试验,对管结构的变形模式进行了简化,并利用塑性力学理论求解出管结构的碰撞力与撞深解析表达式。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管结构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得到的碰撞力与撞深曲线与解析结果对比,以此验证文中解析方法的准确性。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型平台结构碰撞性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远程火箭炮阵地选择受多因素制约的特点,依据远程火箭炮的任务和战术原则及战技性能条件,运用多目标决策原理和关联度分析法,从"己方、敌方、地形"三个方面分析影响远程火箭炮阵地选择的因素集,利用灰色理论建立阵地优选的灰色关联模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运用模型进行排序的可行性,为指挥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千里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9):118-121,133
声呐系统测向精度指标是舰艇声呐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技指标.声呐系统作为舰艇作战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测量数据精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指控系统对鱼雷射击诸元的解算精度,从而影响鱼雷的射击效果.从理论上明确测向精度指标的描述问题,然后通过对声呐测向系统误差的校准,测向精度海上试验的航路约定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种适应现代声呐高测向精度指标要求的测向精度真值解算方法,并对算法的误差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高技术条件下,两栖作战编队使用导弹和舰炮进行对空抗击是最基本的防御作战样式。为分析在对空防御过程中影响防御效能的主导因素,提出了基于二元方差分析原理的交互性模型,得出导弹和舰炮在对空防御过程中的作战使用方法,为两栖登陆编队防空武器的作战使用和战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基于交互式决策技术的舰炮选型模型.针对舰船研制中舰炮选型问题,在分析交互式决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舰炮选型的交互式决策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通过不断挖掘决策问题的相关信息,提高了决策者对决策结果的满意程度,符合舰炮选型的客观规律.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金属风暴武器技术是采用弹丸叠装技术和电子点火技术的新型发射技术,具有射速高、火力强大、极高的火力质量比等特点。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金属风暴武器技术的原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及改装情况,包括发射药密封、多发射药、点火与不点火排除、现场装弹、大口径武器发射及普通榴弹与可叠装弹丸改装等专利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解决发射药的有效密封与低成本密封、弹丸初速度的提高与改变、可靠点火与低成本点火、现场再装弹、大口径武器发射及低成本改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田峰  白江  孙续文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0):29-30,49
双管舰炮在确定中央弹着点的精度时,一般以齐射平均弹着点代替中央弹着点的方法进行,而对于单座单管舰炮,应以最大发射率连续发射作为一组射击,以达到能够观测齐射水柱的效果。文章通过对弹着水柱时间延误的分析,得出了试射及效力射中发射方式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