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路与汽运》2005,(5):54-54
2005年9月15日,我国首条用环氧树脂材料铺设的彩色道路在上海建成投用,表明我国新型道路材料试验初战告捷。环氧树脂材料铺设道路,此前在国内仅有少数零星小幅地块应用,主要是在上海等地的公园中。正式铺设车道供发挥交通作用,这是首次。环氧树脂作为性能极为优异的材料,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根据道路工程防水夹层材料的特点与功能要求,提出其涂盖料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研制了涂盖料改性沥青;提出了防水夹层材料技术指标要求,研制了道路专用防水夹层材料产品;通过实体工程,研究该材料的应用技术、施工工艺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固-液相变材料在高温下容易泄漏的问题,先将相变材料制成相变微胶囊,然后用环氧树脂包裹相变微胶囊得到复合相变调温剂。试验发现,复合相变调温剂粒径均匀、吸水率低,且具有较高强度,可等量替换粗集料。复合相变材料相变焓值较高,相变温度域较宽,储存稳定性良好,适用于道路工程。  相似文献   

4.
环氧树脂防滑磨耗层在用于路面加铺工程时,具有路面厚度增加少、抗滑性能及高温稳定性好、降噪性能显著的优点,而且环氧碎石薄层材料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方便,比较适用于城市繁忙交通情况下无法中断交通施工进行养护的道路整治项目。以纪翟路景观提升工程为例,介绍环氧树脂材料在道路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道路透水性路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文黔 《国外公路》1995,15(1):44-48
日本为了解决“因抽取地下水,地基下沉,降低路面噪音等问题,近载地方建设局在和歌山B.P地区修理一条长350m,宽8.25m的道路透水性路面,文中简要介绍了其试验施工计划,使用材料等和施工不久及正式通车后3个月的追踪调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徐紫祎  王渊  何锐 《公路》2022,(6):342-351
随着我国交通量的急剧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若不及时进行修补,破坏情况会日益严重,造成巨大交通压力。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对道路工程以及行车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境内外开发的道路工程快速修补材料种类繁多,不同材料的修补原理和适用条件不同。基于此,对常用的道路工程快速修补材料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道路修补工程对快速修补材料的技术要求,提出快硬早强型特种水泥在众多的道路快速修补材料中的优势,总结其水化机理,并结合境内外现有应用实例,探讨快硬早强型特种水泥作为道路快速修补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快硬早强水泥的高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桥梁工程的现代材料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桥梁工程是最近使用和即将可能使用的现代化材料,并集中介绍了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和当前科技发展状况,并以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为实例,阐述在近期或不远的将来可预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道路标线材料及合理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定华 《公路》1993,(6):44-46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各种交通管理设施与之配套。交通管理设施中道路标线起着传达静态道路信息指令,合理调节交通流向,提高车辆运输效率,诱导车辆交通安全以及提供法律依据的重要作用。高标志性的道路标线,取决于优良的道路标线材料。合理地,经济地选用道路标线材料,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范逵 《国外公路》1995,15(6):41-44
道路标线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系数,减少交通阻塞,减少事故,文中以美国使用最广泛的两种标线材料:速干速溶涂料和热塑材料为对象,研究了道路边线、中心线和分道线的费用与效益。表明其不同路面的现有标线效益率在21 ̄103之间,市区道路标线的效益率为郊区的两倍。  相似文献   

10.
路面的夜间能见度是影响行车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开发应用具有自蓄能自发光特征的新型发光路面材料对提升路面功能与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SrAl2O4:Eu2+,Dy3+铝酸盐基长余辉材料,并以具有透光效果的环氧树脂作为胶结料设计了一种超薄磨耗层形式的环氧树脂基自发光路面材料,根据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明确了胶结料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基于抗折强度与空隙率确定了混合料中胶结料的最佳用量,并设计了6种不同长余辉材料掺量的混合料,测试了室内与室外不同光环境下的自发光路面材料的余辉特性并评价了其路用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结合料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质量比)为环氧树脂∶增韧剂∶固化剂=1∶0.11∶0.17,且混合料中其最佳用量为9%;自发光混合料的余辉衰减存在前期的快速降低和后期的相对稳定2个发展阶段,并且长余辉材料掺量与余辉亮度存在线性关系,此外粒径较大的长余辉材料更有利于混合料的余辉效果;不同激发条件仅对自发光混合料的初始发光效果有明显影响,经过快速衰减阶段后不同激发条件的自发光混合料亮度趋于稳定且一致;环氧树脂基自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表面抗滑性能,并且紫外老化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十分有限;较长时间(7~21 d)的浸水会降低自发光混合料的发光效果,但发光效果不会随着浸水时间的继续增加而持续降低,这是由于环氧树脂包裹长余辉材料而隔绝了水分,证明了环氧树脂基自发光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1.
学会张蕴杰理事长、金永福副秘书长以及上海市路政局道路技术中心主任袁文平等一行于8月2日赴松江区调研,考察了上海龙孚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龙孚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用国际惯例进行管理的民营企业,在化学合成技术和道路材料应用技术有机结合方面将要一定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2.
摘要:我国东北和西北部分区域属于高寒地区,在此区域修筑的道路在冬季常因温缩受力造成开裂破坏,这种低温开裂破坏对行驶舒适性与路面美观均有不利影响,提高沥青材料自身的低温抗裂性被证实是有效防治这种破坏的方法。据此,为找寻合适的沥青材料,通过SHRP计划提出的BBR(弯曲梁流变)试验和TSRST(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对不同沥青材料进行评价分析,找到合适的材料,然后通过铺筑试验段验证其使用效果,为我国高寒地区的路面破坏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道路施工中,采用自然养生方式对半刚性材料强度进行评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半刚性材料的自然养生强度标准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土工合成材料处治黄土地区道路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江  张志清  胡江碧  谢宝玉 《公路》2005,(11):112-115
阐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加筋路堤、加筋路面、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机理,研究了相应的选材原则。在宁夏黄土地区的道路工程中用土工合成材料处治黄土路堤沉陷、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道路边坡破坏等,工程实例证明土工合成材料能有效防治宁夏黄土地区的道路病害。  相似文献   

15.
透水性道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性道路是新型的路面结构,其独特的透水功能引起了国内外道路工程和材料工程广泛的关注。从道路透水与排水结构系统、透水路面材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与设备、路面透水性能评价与维护技术等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透水性道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指出我国透水性道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关键技术,为我国今后在透水性道路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杨杰  张雄飞 《中外公路》2019,39(4):229-233
环氧树脂的脆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增强环氧树脂的韧性,该文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在氮气保护下与环氧树脂E-51进行共混反应,得到了聚氨脂改性的环氧树脂,以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GE)作为稀释剂,聚硫醇作为固化剂,得到了室温快速固化的改性环氧树脂裂缝修补材料。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物(PU)含量为15%,改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聚硫醇的配比为1∶1时,增韧效果最好,同时力学性能提升最为明显,样品伸长率达到了140%,抗拉强度达到了49.9MPa。而且,随着PU预聚物用量的增加,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物热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PU预聚物用量为15%时,改性环氧树脂热稳定性达到最大值。同时,实现了室温条件下,固化时间可以控制在30min~2h任意调控。  相似文献   

17.
地下排水工程是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道路工程地下排水材料的应用及地下排水设计,以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聚氨酯预聚体对水性环氧树脂相关性能的改善效果,优选NCO-含量分别为2.0%、4.0%和5.0%的丙烷型端羟基聚醚型聚氨酯(TDI-PPG)对E-51和E-44型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制备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系统研究了两种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工作性能,为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在道路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根据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强度形成时间,建议采用15 d强度和伸长率对其性能进行评价;NCO-含量越高,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工作性能越好;聚氨酯掺量过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拔强度均会下降,建议聚氨酯掺量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聚氨酯预聚体对水性环氧树脂相关性能的改善效果,优选NCO-含量分别为2.0%、4.0%和5.0%的丙烷型端羟基聚醚型聚氨酯(TDI-PPG)对E-51和E-44型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制备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系统研究了两种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工作性能,为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在道路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根据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强度形成时间,建议采用15 d强度和伸长率对其性能进行评价;NCO-含量越高,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工作性能越好;聚氨酯掺量过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拔强度均会下降,建议聚氨酯掺量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20.
近来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筑路材料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价格大幅度上涨。在我省,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因此,开发新材料已成为摆在道路建设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意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