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着重选择渝黔高速(重庆—贵州)重庆段、渝涪高速(重庆—涪陵)、成渝高速(重庆-成都)重庆段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2005年—2006年共计746起单车掉线事故(ROR)资料,从事故发生数量、事故分布形态、事故发生时段、事故涉及车型以及事故路段分布5个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ROR事故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在高速公路上大规模实施路侧振动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对高速公路ROR事故的安全管理以及路侧振动带的类型选择、设置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江西省昌樟高速梅林段、梨温高速和泰井高速2006年至2007年单车路侧交通事故,详细记录并分析事故资料,总结出江西省高速公路单车路侧事故的特点以及相应路侧障碍物在路侧事故中的反应特点,提出13种常见路侧障碍物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剖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以及各类因素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收集曲靖市境内沪昆高速段2017—2019年的1 939起交通事故进行研究。以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筛选出人、车、路、环境4个大类下的与事故严重程度相关的19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采用数据融合法基于树增广型贝叶斯网络构建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量化各因素间的影响关系,经特征筛选找出关键致因,并结合案例进行推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关键致因依次为天气情况、视距情况、路面情况等。模型对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预测准确率可达84.27%,高于传统贝叶斯方法,模型有效性验证良好。针对事故主要致因提出改进建议,可为交管部门提供准确事故信息辅助决策,加快事故响应速度,提高事故应急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内外交通事故鉴别方法,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及其事故特点,提出改进的鉴别指数与非定长分段法相结合的适合山区高速公路的混合鉴别方法,最后在包茂高速(西安—榆林)铜川段进行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开展山区高速公路路侧事故安全评价研究对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意义。引入路侧事故风险指标做为中间变量,间接展示道路、交通、环境等条件与路侧事故风险的关系。随后基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构建了可定量评价山区高速公路路侧事故风险等级大小的方法。最后应用此方法对贵州省内4条山区高速公路路侧风险等级进行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愈加迅速,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依旧频发。通过研究2016年4月2日发生在沪宁高速常州段的连环追尾事故,根据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现状,阐述此类事故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该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高速公路连环追尾事故的数项对策,以期对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识别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程度(TAIDME)的相关因素,本文构建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耦合度模型(RFNB-CDM)对其进行研究。首先,处理2016—2020年云南省1760起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数据,综合考量后,将涉及事故信息、道路信息、肇事机动车辆信息及驾驶人信息等4类18个相关因素作为初始特征进行研究,使用RF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得到各因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TASME)的重要性排序;其次,将新特征输入 NB 模型,对TAIDME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为改进原有模型不能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刻画的缺点,本文引入耦合度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RFNB模型相较于RF和NB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分类性能分别提升5.56%和14.79%。其中,追尾碰撞、18:00-次日 6:00、事故车辆数2辆、下坡段、夜间无路灯照明、货运、大中型货车和直行匀速这8类因素存在时更易加重TAIDME,追尾碰撞和直行匀速这两类因素发生耦合作用时,最易导致重大伤害事故; 道路表面干燥、路侧金属防护和中央绿化带隔离这3类因素存在时可降低TAIDME,路侧金属防护和中央绿化带隔离这两类因素发生耦合作用时TAIDME最低。研究结论可为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及降低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程度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密西根州2009年的交通事故数据为例,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高速公路ROR事故的致因。得出了饮酒、超速、注意力分散、车轮故障、路面湿滑、光线不足、雨雪天气等是高速公路ROR事故的主要致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高填方、临水临崖段时有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现行公路护栏设计对此没有针对性的、便于操作的设计方法,通过护栏等级设置和护栏型式选择两方面的研究,得出了结合路侧环境、道路条件、交通量、事故情况等因素的量化的设计方法,同时对可选用护栏型式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推荐护栏型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护栏作为一类常见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于预防路侧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Gr-SB-2E型三波护栏为例,利用ANSYS软件构建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在较大力(大型车、大角度、高速碰撞)撞击情况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提出了结构形式改善方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护栏在减小立柱间距和增加波数后能有效提升其抗撞击能力,安全防护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不断出现。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诱因,探讨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对于推进交通安全事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沪宁路近三年半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事故的严重程度、形态分布、时间分布等方面对沪宁路的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了改进的事故频率法进行了事故黑点鉴别,对造成事故黑点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对策。所得结论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4个隧道的交通事故资料,从时间因素、隧道环境因素和交通动态因素3个方面选取9个输入变量,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输出变量,建立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各个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程度,并对各个输入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和大型车混入率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大,天气、线形、坡度和事故发生地点在隧道中的位置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基本相等,事故发生时段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G2京津塘高速公路3年(2007.3~2010.2)逐日逐时的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和交通流量及气象要素资料,并将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与交通流量之商)与同步降水量进行日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的日变化最高峰出现在05时,年平均高峰值高达234起•辆-1•10-6;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与同步降水量均呈正抛物线相关,即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随降水量的加大而增多;统计学检验(R>Rα=0.01 和F>Fα=0.01)效果很好。四个季节的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与降水量相关的系数高达0.7386~0.8635。这一分析事实为G2京津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与普通高速公路相比,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分析现阶段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的原因,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视觉和气候等方面的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探讨减少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具体措施,以达到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交通事故率、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减速波事故的前兆交通特征,选用了美国I880 高速公路的一条路段的交 通流数据和事故数据,从减速波事故的产生机理出发,通过跟驰行为的安全条件,推导出减速波事故前兆特征因子的交通状态表达方法。分析发现,高速公路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是减速波事故的两个前兆特征因子,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越大,高速公路减速波事故发生的 概率越高。基于此,描述了减速波事故发生概率与高速公路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的数学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了减速波事故概率模型,应用所采集的数据拟合了提出的事故概率模型。结 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为0.673,说明减速波事故发生概率与其前兆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真实概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超速行驶目前已成为困扰我国交通界的一大难题,且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导致了交通事故数的增加,同时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通过对重庆市渝宜高速公路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采用超速事故比和超速死亡比两项指标来衡量超速行驶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和事故严重程度,并对其超速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从合理设置限速、严格执法并加强信息诱导、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入手,提倡系统地、综合地解决超速这一复杂问题,提出超速行驶违法行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景峰 《交通标准化》2009,(17):110-113
大雾天气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极高的,而且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这给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灾害。因此做好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工作,除驾驶员应该遵守法规、掌握必要的技能外,如何进行交通管理和必要的预防措施也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