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斌  向才斌  陈磊 《铁道建筑技术》2011,(9):120-124,134
介绍了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高铁路基软基的技术原理、设计、施工设备改造、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新建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路基软基加固工程,对水泥砂浆搅拌桩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参数,总结了多向水泥砂浆桩在高铁地基加固中的试验研究与应用.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大莱龙(大家洼—莱州—龙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针对路基翻浆冒泥区段,提出采用聚氨酯胶凝碎石复合层+上下双层土工布包裹的整治方法,对该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流程、加固关键技术、加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不需要撤除轨枕和专门的振捣养护措施,可以在运营线路天窗作业时段组织完成,且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级配碎石层而渗入侵蚀路基,还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和耗能作用,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在高填方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加固路基泥炭土软基的设计方法、施工设备改造、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及工程试验与应用.该工程地基加固采用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复合地基,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既有铁路路基加固的缺点,综合高压旋喷技术和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优点,提出沿线路纵向且不干扰行车的既有铁路路基加固技术。采用护筒支撑同步跟进的方式对路基进行旋喷加固,能够避免高压泥浆对道砟和基床表层的破坏,从而达到路基浅部加固的目的。通过定向钻进技术,准确跨越路基病害区段,对病害区进行精准加固。详细叙述了该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以及加固工艺。现场试验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京九线衡水段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既有铁路路基注浆加固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对注浆加固既有铁路路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基床范围内弹性波波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整体上轨内波速增加比轨外略大,动变形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动应力和动变形的理论计算表明,既有铁路路基加固应以基床上部加固为主,验证了路基注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且不影响行车.对于加固不均匀性及施工方法等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春朴  卢长顺 《铁道建筑》2004,(1):27-29,51
京秦铁路既有线路基基床采用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文章介绍通过施工前的模拟试验 ,确定所用机具、设备仪器和具体施工步骤 ,为上道进行基床挤密桩加固提供施工参数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基床内采用纵向旋喷桩加固措施是我国既有路基结构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目前工程实践尚处于早期尝试阶段,理论研究尚未开展。论文阐述非开挖旋喷加固机理,并率先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列车-轨道-加固体路基三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既有铁路路基加固前后基床动力特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1)纵向旋喷桩可以有效控制路基面竖向位移,其中,在基床表层中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路基面竖向动位移减少了41.2%;(2)旋喷桩加固后会引起路基面动应力增大,但由于固结体强度大幅增加,增加动应力与材料强度比值减小,所以整体路基结构受力有所改善;(3)非开挖旋喷加固法是一种有效的路基加固方法,适用于既有线路在运营条件下的快速加固。  相似文献   

8.
路基加固工程是提速工程遇到的一个新课题,水泥土挤密桩是路基加固的有效方法,本就京秦提速路基加固水泥土挤密桩实验段施工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冶金厂特种车走行线的特点,车辆的最大轴重和年运量成为计算轮压和道床顶面、路基顶面动压力重要的数据,路基加固、道床厚度亦与之关系密切.为了保证线路路基的稳定和列车运行安全,满足路基设计应力σ设计=0.2 Mpa,对铁水走行线道床、路基顶面应力进行了验算,并提出了一系列路基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0.
路基沉降治理是采用路基通过技术修建的高速铁路运营面临的主要工务难题。受天窗时间长度的限制,注浆加固成为目前治理路基沉降的首选方法。本文探讨了传统水泥注浆加固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主研发了低黏度的改性高聚物注浆材料作为高铁路基加固材料,并采用该材料进行了注浆加固路基试验。结果表明:结石体变形模量为160~190 MPa,可与处于同一数量级的填土实现匀刚度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解决近年来在西南山区铁路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存在的易滑塌失稳的问题。 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相关专业文献的阅读,在前人研究的摹础上,较全面地回顾、评述了当前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的研究现状,包括斜坡软弱地基的定义、斜坡软弱地基的应力与变形特点、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安全性评价方法、斜坡软弱地基的试验分析及工程实践等,并就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的破坏模式、对上承结构的影响及合理失稳判据及工程措施的选择等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研究结论: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仍然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值得道路工程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我国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梁设计情况,介绍了客运专线简支箱梁的适用范围、主要设计参数、设计特点、结构形式、施工架设要求以及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说明应用摆式列车可提高铁路曲线限速35%左右,以成渝铁路为例,在以中小曲线为主的山区铁路采用摆式列车提速,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隧道衬砌冻胀压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冻胀压力的量值和分布不仅取决于围岩的性态和气象条件 ,而且同衬砌结构的材料、刚度以及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从岩石和土层两种围岩中衬砌承受冻胀压力的机理出发 ,探讨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 ,对寒冷地区隧道衬砌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FTA的接触网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电气化铁道高速化的发展,接触网的可靠性成为铁路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的研究只停留 在定性分析上,没有深入的定量计算。本文采用故障树演绎分析(FTA)方法,对铁路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 分析和研究。以所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事件作为分析的目标,找到了接触网系统存在的故障原因和机理,在大 量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接触网系统的故障树及它的数学模型,基于Fussell下行法及最小割集法对它的可靠 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腐蚀、零件的强度、磨损、疲劳、外部动态负载、强电流、污染、接触 线的张力和沿导线传播的波动速度等是造成接触网失效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据故障模式和最薄弱的环节通过 最小割集计算出了顶事件的可靠度,为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和失效预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修建的铁路,从技术难题及其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青藏铁路格拉段的修建带有很强的探索性、科研性,为了尽快取得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设计和施工的经验,先行试验段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为了掌握铁路工程的修筑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试验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监测各类不同工程措施对多年冻土影响的意义、目的、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其测试结果将使试验段的建设对全线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SMALLWORLD开发的电力GIS系统数据地图导入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SMALLWORLD开发的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基本数据地图的导入问题,详细阐述了采用SMALLWORLD的DXF翻译器,把DXF文件转化为SMALLWORLD所用的地理图形的方法,简单、易行、精确,为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现代轨道结构下的横向抗力实验 ,对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横向抗力公式进行了修正 ,获得了我国轨道结构下 α系数及横向抗力的拟合公式 ,并提出了相应的轨道横向抗力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高速客运专线采用的调高支座原理和特点的对比,提出在高速客运专线桥梁上采用加钢垫板方式的调高支座,阐述了我国调高支座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对我国调高支座的设计制造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铁路路基挡土墙质量无损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论文提出使用地震波速法和地质雷达法检测路基挡土墙的强度和几何尺寸,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有效的检测方法.此方法通过测定某些适当的物理量(如弹性波速度、电磁波速度等),并通过这些物理量与浆砌片石相关性,确定墙体的尺寸、强度等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地震波速法检测挡墙强度原理的研究,地质雷达法检测墙体几何尺寸的原理的研究,挡墙材料强度与波速的相关关系的室内试验研究,现场挡墙检测和评价.本论文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在墙体开孔、开槽取样验证对墙体有破坏性的问题,可快速准确地找出路基挡墙的隐患.对确保行车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