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的科学方法。在图形设计的领域,系统论也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秀的图形就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系统,优秀图形必备的目的性,独创性,艺术性就是这个图形系统的基本要素。把系统方法论中整体性原则应用到图形设计中,引导我们从整体出发,全面的考虑图形设计的各个要素,让我们的图形设计既严密又独特。  相似文献   

2.
提出将工程图形抽象为图形系统中具有一定特征的工程图形对象以实现求解桥梁问题的软件开发思想,以自主开发的桥梁工程图形对象绘图系统BriEGO为图形环境,介绍桥梁工程图形对象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工程图形对象的类结构、基于特征线的图形数据结构、专业功能的实现方法等。开发实践表明,基于工程图形对象的桥梁软件开发技术,是实现通过绘制和操纵工程图形对象求解桥梁问题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开发高性能、个性化、集成化桥梁软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严格良好的桥梁数据组织可以辅助桥梁设计实现更加深入的设计重用。文章通过定义桥梁设计特征、桥梁设计特征空间,形成了桥梁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桥梁数据组织。进一步以桥梁构件为基本单位,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桥梁信息模型,模型中定义了每个构件的几何信息和各种工程设计参数和属性,建立起构件几何图形与信息实体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图形和描述桥梁信息模型的数据之间的双向链接,为桥梁设计绘图软件大规模的设计重用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凌九忠  李方 《公路》1997,(2):23-29
CAD互通立交图形系统,经国内多座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实践,在理论上和功能上都有较大改进和发展,为互通式立交设计提供了新工具,实现了数据和图形之间完全的对应关系。该系统 标注方式、帮助方式和信息形成等可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ICAD拉坡系统较国外同类软件更快更有效,不仅可绘制任意比例的纵横断面图还可进行立体放线。ICAD的理论方法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文中仅就其主要特色和最新发展概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探讨弯锥形机件轮廓线的精确画法入手,建立了其曲线轮廓的极坐标方程。通过模拟构件的误差计算,验证以近似图形代替方程曲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计算机图形系统领域进行自然界物体和自然现象的模拟的方法,文章将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进行比较论述。在文中描述的自然物体和现象的模拟包括树和水的模拟,天气系统的模拟(雨,云)和大气现象的模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预应力 FRP配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完全非金属试验桥-秭归松树坳大桥为依托工程,提出基于平截面假定的预应力 FRP筋梁正截面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该理论计算了完全非金属20 m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结果验证了其准确性。FRP 筋材的应力-应变为完全线性,其承载能力的计算方式与普通混凝土构件有所不同。完全非金属梁进行超筋设计,以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压碎为破坏依据是合理的,此时的 FRP筋材应未达到设计强度,而且利用积分代替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简化的计算方式可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大跨悬索桥箱形钢桁架梁的综合疲劳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跨桥梁铜箱梁各类构件的受力特点建立了确定钢箱梁关键疲劳构件的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结构有限元分析、应变监测信息、构件分级系统和桥梁结构人工检测等多方面信息综合评定关键疲劳构件的方法。以某大跨悬索桥钢箱梁结构为例,结合结构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确定的关键钢箱梁截面,针对关键截面上的主要构件分布,利用应变传感器输出信息、结构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应力分布信息、人工检测信息和桥梁主要构件的危险等级和易损等级信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确定了影响钢桥构件疲劳评定的各因素的权重,用综合隶属度评分法进行关键疲劳构件的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于桥梁养护与管理,提高桥梁精细化管养的水平,在分析国内外相关行业的信息分级与编码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属性和养护特点,提出了桥梁构件养护编码与快速识别方法,制定了精确到构件级的分级编码结构和分类代码。据此,基于二维码应用设计了桥梁构件智能信息标签,采用APP扫描信息标签的方式对桥梁构件进行识别,初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桥梁构件养护编码与快速识别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建立全面、统一和精确到设施构件级的身份标识并能快速识别桥梁构件,为桥梁全生命周期养护管理奠定基础,极大提升了桥梁养护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型钢水泥土复合构件中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型钢水泥土复合构件在型钢受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室内试验,得到了粘结应力沿构件全长的分布规律和构件内某点粘结力的变化规律。证明在试验所用的水泥土强度条件下,型钢与水泥土有效锚固长度为构件全长,且构件破坏时锚固长度内各点均达到极限粘结应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实现电动方程式赛车转向齿条轻量化和提高抗弯强度,设计了一种组合式转向齿条,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两部分。第一构件为具有齿形区域和安装区域半圆形杆体,设计了不同形状的齿条安装齿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第二构件为中间设有凹槽的铝制柱状杆体,减轻了整体质量,两个构件均设计了安装斜面,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安装布置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12.
王晶 《公路与汽运》2006,(4):167-169
根据构件特点,中山二桥施工中确立了大跨径缆索起重机吊装构件的施工方案.文中主要介绍了广东中山二桥主桥构件的施工特点,说明了构件安装方案的选择、缆索起重机的设计及构件安装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日照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温度场实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日照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的温度场,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构件日照作用下的温度场测试,分析了日照作用下截面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日照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为非均匀场,圆心点的温度变化更多地受到东西向(日照方向)的影响;除圆心点外,截面沿径向的温度变化中,越靠近圆心温度变化越滞后于大气温度;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横放构件的温度变化幅度大于竖立构件;向阳面温度变化大,背阴面温度变化小,横放构件截面最大温差大于竖立构件;截面径向的温差分布可用三次多项式来表示,竖立构件上午截面径向的最大温差和下午截面径向的最大温差相近。  相似文献   

14.
桥梁结构全寿命周期内可能遭受爆炸冲击事故,设计阶段对这类冲击作用考虑不足。现建立了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冲击设计方法框架,包括冲击作用危险性分析、构件性能标准确定、构件性能评价和构件性能陈述。以钢筋混凝土立柱抗爆设计为例说明建立的设计流程,首先通过与空气爆试验对比验证ALE方法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爆炸冲击损伤,分析可靠性;以位移角指标建立构件性能目标体系,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设计构件的抗冲击性能状态,并对不满足设防水准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满足三水准抗爆设防目标的立柱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
某建筑工程地下室局部上浮造成构件受损.根据该工程的构件受损评估,提出了地下室上浮事故中构件受损评估的方法与内容,并对该工程典型裂缝和损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个部件共同承担地震作用的思路,研究提出在活动支座墩上设置双重挡块式分散减震装置,使活动支座墩与固定支座墩一起承担部分地震作用。根据耗能构件的刚度及耗能要求,利用H型钢的承载能力和开孔钢板的耗能能力设计了两种耗能构件,并通过耗能构件的拟静载试验,得到了构件的力-位移滞回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耗能构件力-位移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时耗能构件可简化为双线性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郑益民  张哲  倪宏革 《公路》2005,(6):50-53
将当今软件业最新的软构件技术融入涵洞CAD软件开发之中,提出基于构件的涵洞CAD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涵洞CAD系统总体设计,并划分了涵洞CAD系统的软构件。根据涵洞CAD领域内软构件资源匮乏的情况,提出利用目前软件市场上丰富的基础构件来集成涵洞CAD软构件的构思,并给出了基于构件的涵洞CAD软件总体设计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震不倒,且震后无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能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理念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是桥梁地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设置可更换构件是实现桥梁结构可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附加可更换构件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是指:在结构适当部位设置减震装置作为可更换构件,通过牺牲可更换构件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免受损伤或大幅减小损伤,震后通过更换损坏构件以恢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对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了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设计理念;然后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可更换构件的类型、附加可更换构件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说明了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工程实践价值;最后探讨了附加可更换构件的可恢复功能桥梁防震结构的发展趋势。现有研究表明,附加可更换构件桥梁结构的功能可恢复性已得到了工程界的认可,但仍然需要在新材料、新构造形式的开发,系统性的试验研究以及抗震性能优化设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跨海大桥具有"桥跨数量多、构件典型类别有限、所处运营环境恶劣"的特点,科学评价每个构件或桥跨的安全性及养护的优先级正成为结构养护工程师面临的难题。对适用于跨海大桥的构件评级体系及其在结构监测巡检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跨海大桥的特性,建立跨海桥梁构件分类和编码的基本方法;其次,将构件评级分四方面展开(重要性分级、危险性分级、易损性分级和构件外观评级),给出各自分值确定算法与原则;再者,根据结构监测系统的数据及日常检查数据进行定期的构件综合评级,综合评级分值的排序即可为全线桥梁的巡检养护优先级提供指导;最后,以某跨海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WEB-GIS技术在其结构监测巡检养护管理系统中实现了构件评级体系的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放样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路线施工测量计算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测量计算方法,并以自主研制的FunGra系统为图形环境,通过建立基于功能图形对象的路线施工测量计算对象模型,以及在系统中提供创建和操作这些功能图形对象的便捷机制,实现了一个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测量计算系统。现场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