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探讨了中心区内停车设施供应与需求的时间、空间不均衡关系。根据不同用地停车设施使用特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的动态停车泊位需求模型,描述了不同功能建筑物停车需求的时间变化规律。根据停车需求的差异性,提出了互补型用地功能区停车泊位优化整合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停车泊位总量的情况下可提高单个泊位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资源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现状,以及停车设施和路网容量供需分析,找出了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供给与路网容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路上停车场规划及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国雄  余潜 《城市交通》2004,2(2):19-21
我国城市中心区高停车需求与有限的停车泊位供给是一对矛盾,而充分利用道路时空资源设置路边和路内停车泊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首先从城市总体规划与停车需求预测的层面上系统地提出了路上停车路段的规划与确定流程的框架;而后,针对路上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并结合国外研究成果论述了路上停车泊位的设置条件;最后,从城市路上停车设计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种比较典型的路上停车泊位设计型式.尽管合理设置泊位能够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但本文同时也认为,规范交通管理对于提高停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在城市还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时候,一方面要挖掘现有道路资源的潜力,另一方面,适度实行停车需求管理措施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内停车泊位是公共停车设施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但路内停车泊位设置不合理不仅干扰道路交通正常通行,而且严重影响路外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城市道路内停车泊位设置标准的制定流程和要求,提出城市路内停车泊位的规划选址、泊位布局和辅助设施等主要技术内容,对科学合理地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保障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针对某市停车问题现状,以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建设经验为基础,提出了结构匹配度的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停车泊位适应性分析模型,进行停车泊位的现状及未来适应性分析,深入研究停车难问题所在,从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措施上提出了适合该市的停车设施管理策略,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了可以选用的具体对策与方法,对其他城市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使停车需求预测更准确,提出基于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分析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现状,同时引入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停车泊位增加系数,建立改进的停车预测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该方法对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动态交通拥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设施的主体,其容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周边的交通状况,间接影响到建筑物商业活力等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分析是开展停车配建研究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国内外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整理,在对停车生成率模型、出行吸引模型和停车吸引率模型分析基础上,探讨考虑公交服务水平、区位、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模型,分析各类模型思路与特点,以期为今后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停车供需矛盾首先要把握中心区停车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特征关系。通过对南京市新街口商业区停车场短时车辆到达率与离去率的调查和分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其进行短时预测,得出小区所有停车场车辆总到达率特性比单个停车场更为稳定和显著,而车辆离去率特性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则不明显。本研究为中心区停车场的管理和停车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居住区泊位的利用率、缓解城市居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依据共享泊位概念,提出居住区错时错位泊位共享模型。首先对居住区共享泊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居住区泊位"错时错位"停车共享方法,使居住区共享停车泊位能够满足长时间停车需求;其次,建立以平台收益为目标的函数,并进行研究与探讨;最后,通过仿真停车匹配实验,并与传统共享泊位的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为平台提供更高的收益,而且能使城市居住区的共享泊位时间利用率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朱勋  刘晖 《城市交通》2010,8(6):44-48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停车设施利用率、增加停车泊位以缓解停车难的现状,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对宁波市镇海老城停车设施使用情况调查和现状停车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停车设施"免费、分享、共享"的措施:取消城区内部分公共停车场收费并加强占道停车管理,以控制违法停车和增加现有公共停车场的利用率;中心城区内以公共建筑为主的新建地块在满足停车配建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应对外"分享"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并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中予以确认;居住区与公共建筑共享停车泊位。实践表明,实施停车建设管理新措施后,有效提高了停车泊位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镇海老城停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