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主要针对微型新能源汽车三种危险工况下底盘结构的屈曲强度分析,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模,导入ansys中进行屈曲强度分析,得到微型新能源汽车应力和变形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结构优化,有效的保证了微型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强度,延长了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2.
电控车辆稳定系统(ESP)主要是用来防止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或变换车道时发生侧翻事故,确保汽车良好的线内行驶稳定性,即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横向稳定性.1998年2月,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首次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批量安装了ESP,以克服该型轿车在进行蛇形路线测试时出现的侧翻现象.  相似文献   

3.
轿车保险杠横梁的碰撞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产某轿车保险杠横梁的正面碰撞仿真计算,对保险杠结构进行了修改,对比了前后两种结构保险杠的性能,为保险杠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对深入研究汽车正面碰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汽车车身结构的轻量化,针对国内某轿车车身顶盖横梁,设计了镁合金冲压件替代原来的钢结构横梁,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钢结构横梁和镁合金横梁的模态、刚度、强度及顶压等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是可行的,能达到原钢件同等的刚度、强度,而且与原钢件相比减重约40%.  相似文献   

5.
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主要通过车门结构件、门槛横梁、底板、B柱等结构件进行能量传递或自身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合理的侧面结构和新材料应用,是提高汽车侧碰安全的有效途径。基于泡沫铝材料在静压和冲击状态下的特性研究,将泡沫铝复合结构优化后填充到门槛横梁中,在不同速度下进行有限元模型碰撞仿真分析,对优化后车身与原车的侵入量和加速度峰值进行对比,研究泡沫铝复合结构在不同速度碰撞下改善汽车抵抗碰撞的效果。结果显示,泡沫铝复合结构在3种速度碰撞中均达到了较好的减少侵入量和降低加速度峰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THUMS行人有限元模型,进行行人与速度为20、30、40和50km/h的中型轿车、微型轿车、厢式车和SUV等4类不同前部结构车辆碰撞仿真,分析行人胸部动力学响应和胸部碰撞条件以及胸部变形模式和肋骨压缩量等损伤。结果表明,汽车前部结构对行人动力学响应和胸部碰撞速度有重要影响;汽车前部结构的刚度分布是影响胸部肋骨压缩量和变形模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汽车制造成本的最低化,同时达到资源共享和有效地利用资源,完成中、小型轿车混线生产的目的,通过对微型轿车生产线机械化设备的分析,结合中型轿车生产机械化设备的要求,将微型轿车生产线机械化设备进行改造,达到中、微型轿车柔性化制造的生产要求。改造过程的分析、资源的整合、创新型的方案和设计理念是完成此次改造的重要保证。此改造项目实现了设备改造成本的最低化、精益化。  相似文献   

8.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和匹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降低某微型客车的油耗,对其动力传动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和匹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利用仿真软件AVL-Cruise建立了整车性能仿真模型,并集成到优化平台iSIGHT软件中,对计算模型进行标定。通过两个软件的集成,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速比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匹配。结果表明,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设计指标的前提下,优化后车辆NEDC工况的油耗降低了0.53L/100km,满足了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姚毅 《汽车科技》2014,(2):29-32
在白车身开发过程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水箱框架上横梁延伸板结构,它通过紧固件螺接的方式安装在白车身前端的水箱框架总成上。和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相比,这种新型的螺接结构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在总装造车和售后服务时,操作工通过拆卸该板,便能获得更大的工作空间去方便地拆装和维修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减小了操作难度。以发动机舱内的蓄电池拆装过程为例,证明了螺接水箱框架上横梁延伸板结构的设计有效且实用。钣金零件使用螺接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适用但不限于水箱框架上横梁延伸板,可根据实际需求,应用于白车身其他零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变速箱悬置横梁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重要部件,作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辅助支撑,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在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疲劳断裂。针对发生在某重型卡车上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失效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CAE分析工具,找到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变速箱悬置横梁进行结构优化,同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优化后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分析,使其满足使用要求,最终解决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的故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款新型口断面结构的轿车保险杠横梁,并利用LS-DYNA软件针对不同强度、厚度及断面结构的保险杠横梁进行低速碰撞(RCAR)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应用超高强度钢时,新型口断面结构横梁具有更好的耐撞性能,同时具有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重型商用汽车车架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架是汽车的主要承载构件,其功用是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连接汽车的各大总成及各种车用设备,结构型式主要取决于汽车的总布置要求。深入研究车架的承载特性是车架结构设计改进和优化的基础,也是保证整车性能的关键。本文以某载货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该车架模态仿真,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根据载货车的承载特点和行驶工况,对该车架在满载弯曲工况和满载扭转工况的静态应力分析,考察某载货车车架在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以此评价车架设计的合理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车架的连接横梁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改进方案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与原结构的动态性能对比分析,确定了结构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轻量化基本上贯穿于整车开发流程所有阶段,尤其在概念设计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保证使用材料不变的前提下,文章主要从结构优化方面进行轻量化,以机舱横梁总成结构优化为例,首先在HyperWorks的HyperStudy模块中进性DOE分析,综合四种工况下最大VonMises应力响应、一阶模态响应、质量响应筛选出需要优化的设计变量,其次在HyperWorks的OptiStruct模块中进行尺寸优化,最终得到优化后的机舱横梁总成,从而在满足性能许可的同时实现了结构减重。  相似文献   

14.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10):19-29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密切。本文研究分析的紧凑型轿车,特指微型轿车与经济型轿车的总和。鉴于微型轿车与经济型轿车概念和界限越来越模糊,作为一类与普通百姓购车密切相关的轿车种类,紧凑型轿车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研究和分析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表现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针对某轻型客车变速箱悬置横梁结构对整车NVH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整车结构件固有频率进行匹配,优化变速箱悬置横梁结构,进而改变变速箱悬置横梁固有频率以提升整车NVH性能。结合CAE分析及整车试验对比,最终确认满足NVH性能要求的变速箱悬置横梁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轿车前悬架横梁内板零件的特点,运用Dynaform软件分别对料片拉深和落料后拉深的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经生产实践验证,该模具工作状态良好,冲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13 铃木 日本铃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Suzuki Motor Co.1td)的前身为纺织机制造所,生产纺织机械,1936年开始研究汽车。50年代改称铃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推出第1部微型轿车风靡日本,开始了日本汽车史上微型车的时代,并先后与多国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其主要车型有微型轿车、4轮驱动车、运动型轿车、微型汽车和摩托车。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轻量化作为当今最热门的汽车技术之一,越来越被国内外的整车厂及零部件厂所重视。文章研究了汽车仪表板横梁总的轻量化设计。通过产品设计优化及材料优化将仪表台横梁的结构质量由传统的10kg左右,降低到约3.1kg,质量减轻了约70%,且优化后的结构在子系统模态、转向管柱静强度等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产某微型轿车,在建立汽车悬架系统5自由度模型和时域路面模型基础上,对悬架系统的线性弹簧和非线性阻尼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对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进行了匹配设计。经试验表明:座椅加速度自谱峰值减小7.4%,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19.4%,有效地改善了该车的行驶平顺性,证明时域优化方法对于悬架系统非线性参数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依维柯汽车后减振器支承横梁进行了结构分析,指出了原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新的产品结构及改进后的冲压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