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测与降低柴油机油底壳辐射噪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郝志勇  贾维新  刘宏 《汽车工程》2006,28(7):685-687,695
介绍了一种针对车用柴油机油底壳辐射噪声预测和降低的方法,通过有限元/边界元法预测油底壳结构的动态特性、频响特性以及辐射声功率级,同时考虑油底壳中润滑油的流固耦合作用,提出在油底壳上布置加强板和使用复合材料的方法降低该油底壳的辐射噪声声功率级。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大多数内置滤清器都比较容易更换(图65),一般拆卸油底壳后就能顺利更换。为什么很多变速器在设计中不设计放油螺丝,即便采用传统手工换油也必须拆卸油底壳,其目的是及时更换滤清器(例如过去通用的4T65E变速器和很多丰田6挡U系列变速器),免得给养护带来更多风险。还有一种内置式滤清器采用了集成控制(图66),它把滤清器、油底壳、油底垫及磁块都集成在一起。这种集成式的滤清器大部分是一些高端车所属,如宝马、奥迪、捷豹、路虎、保时捷等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流—固耦合分析有限元运动学方程。以6132柴油机为具体实例,利用流—固耦合分析有限元法,对含有1/4,1/2和3/4机油油量的油底壳进行了动态特性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机油的存在使得油底壳的模态频率大幅下降,振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某发动机油底壳的设计优化中,首先建立油底壳有限元模型和曲轴系动力学模型,进行油底壳模态分析和曲轴系激励分析,得到油底壳的模态结果和曲轴系的稳态激励载荷:然后进行油底壳带曲轴箱的强迫振动频率响应分析,得到油底壳结构表面的振动响应速度分布;最后完成模态和频响分析优化,得到一种最佳的油底壳结构设计方案,为今后低噪声油底壳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参加201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赛车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优化设计,包括油底壳的类型确定,油底壳、机油罐以及油饼的实体建模,以及油管、接头、机油泵的布置与连接设计。通过对赛车发动机油底壳的优化设计,大大减低了发动机的重心,改善了发动机的润滑,提高了赛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油底壳辐射噪声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某发动机油底壳的振动特性,对其表面辐射噪声进行研究。首先对油底壳进行模态分析,研究其固有频率和振型,然后对油底壳进行瞬态振动响应分析,由此确定油底壳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振动较强的部位,并据此提出抑制油底壳振动,以降低其表面辐射噪声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油底壳是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承担和传递着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油底壳的隔声效果,对降低发动机周边乃至整车通过的噪声会起到很大作用.SMC复合材料(即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的缩写)具有减振降噪性好、轻质高强、耐腐蚀、耐高温、可设计性强等一系列优点,现已有国内外载货车采用SMC复合材料制造发动机油底壳.本文以WD615发动机SMC复合材料油底壳的研制为例对其做了详细阐述. 2 SMC复合材料油底壳的优势 目前国内重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主要采用钢板冲压而成,与其相比,SMC复合材料油底壳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常用铸铝油底壳的设计往往是运用正向设计法,其往往会由于保证等壁厚参数特征而增加设计周期。文章采用反向设计法,模拟油底壳外围金属模设计过程,之后提取金属模内腔的方式设计铸铝油底壳。同时以此设计出的铸铝油底壳为例,阐述油底壳设计过程中所需校核的内容及整体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机油和油底壳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Abaqus建立流固耦合模态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合实测激励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得到油底壳表面加速度响应。利用边界元方法,进行油底壳外部声场计算。结合油底壳模态振型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油底壳总输出声功率级降低了2.6 dB(A)。该方法为油底壳的辐射噪声计算及减振降噪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轻量化、集成化和电子化的新型发动机已成迅猛之势发展,发动机新技术新材料也越来越受欢迎。发动机油底壳设计也要求更加精准化和细致化。高度集成的塑料油底壳设计已经成熟,亟待逐渐取代传统冲压油底壳和压铸铝油底壳,这对降低燃油耗、CO2排放,以及降低发动机成本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