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供应链管理(SCM)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如何选择上游供应商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问题.  相似文献   

2.
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流程再造,按照"主机产品集约化、重大零部件专业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后勤辅助社会化"的思路运行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统一供应商管理基点、明确供应商分类导则、建立供应商准入流程及要求等一系列工作将供应商分类、供应商准入以及质量监控、业绩评价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重点供应商实施战略管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关键供应商的共赢,为企业构建新型供应链管理体系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明了供应链管理(SCM)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如何选择上游供应商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完善的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模式,引入了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提出了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实现了质量管理工作向供应链的延伸,促进了企业质量管理的系统保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流程再造,按照"主机产品集约化、重大零部件专业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后勤辅助社会化"的思路运行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统一供应商管理基点、明确供应商分类导则、建立供应商准入流程及要求等一系列工作将供应商分类、供应商准入以及质量监控、业绩评价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重点供应商实施战略管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关键供应商的共赢,为企业构建新型供应链管理体系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6.
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基础上,剖析了其给供应链成员双方带来的好处,以及它的系统结构和运作流程.最后进一步阐明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步骤和实施双方签订合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传统采购模式下的供应商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针对现代铁路工业企业的行业特点,对如何实施供应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传统采购模式下的供应商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针对现代铁路工业企业的行业特点,对如何实施供应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公司)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正在全力推进CRH3(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唐车公司充分认识到技术和管理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而唐车公司过去近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CRH3动车组这一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要求。自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初期.公司在中国轨道车辆制造领域,首家引入了国际最先进的ERP系统.ERP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使唐车公司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的目标,为CRH3动车组项目的实施搭建起先进、适用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奔驰在神州大地,这标志着中国铁路高速时代的到来。为了推动动车组配套设备最新科技成果在高速铁路动车组中的应用,满足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配套设备的应用需求,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世界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杂志联合主办了“高速铁路动车组设备供应商供需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11.
借鉴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远程运维中的实践经验,立足动车组运维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动车组运行和检修过程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动车组运维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数字孪生动车组、数字孪生运用所和数字孪生高级修车间3大应用,实现动车组运维全要素融合展示,保障动车组运行安全,支持精准化运维管理.数字孪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高速动车组经历了自主探索、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四个发展阶段,成功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2012年起,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进入全面创新阶段。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组织下,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全产业链供应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以中国标准为主导,按照正向设计思路,以自主化、简统化、互联互通互换、技术先进为目标,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160 km、250 km、350 km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20 km列车交会试验的世界记录,实现了全球首个时速350 km商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成功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动车组实际需要和列车运行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现阶段建立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地面系统的数据、用户及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超融合技术、铁路总公司和动车段两级硬件部署、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动车段–运用所四级应用的系统设计方案,明确界定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与既有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和预测故障的闭环管理机制,并对动车组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建设动车组PHM系统,实现动车组视情检修,提高动车组运用、维修效率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动车组故障数据采集途径越来越多,不同来源的故障信息在数据结构与处理流程方面各有不同,对故障统一管理分析带来了挑战。通过对动车组多源故障来源信息进行分析,提出了动车组多源故障管理平台设计方案,构建多源故障数据标准化结构体系,实现动车组多源故障统一管理,以及故障闭环管理、统计分析、故障知识库管理、重点故障管理、故障预测与维修决策管理等功能。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动车组运用维修单位对多元故障的一体化管理,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动车组配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尝试用国外成熟的专业交通运输设备检修软件实现动车组检修管理。整个系统按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制度和全面生产管理的理念设计,建立以设备为核心的完整的检修数据模型和检修管控流程,实现动车组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动车及大部件的构型、检修履历、修程修制、检修工艺、检修计划、检修执行、质检管理、故障管理等业务环节,为可靠性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故障检修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动车组业务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目的,对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出基于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动车组故障检修专用系统,解决了故障记录数据与工单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问题,可以明显提高业务数据的管理效率,缩短业务处理周期。  相似文献   

17.
统计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介绍全自动运行线路及线路规模、全自动运行等级、开通时间,分析近年来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建设和运营里程增长趋势、各城市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规模、全自动运行等级情况,以及信号和列车供货商情况。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底,国内共计有24个城市建设全自动运行线路65条,建设总里程1 913 km,其中有15个城市已开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数量为29条,运营总里程932 km。采用自动化等级Go A4的线路共58条,占总线路数量的89.2%,里程1 683 km,占总里程的87.9%;采用Go A3的线路共7条,占总线路数量的10.8%,里程230km,占总里程的12.1%。统计结果表明,Go A4自动化等级已成为全自动运行线路的优先选择。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已有选用的全自动运行信号供货商11家,列车供货商10家,且多为国内供货商,表明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这有利于我国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创新,从而推动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一种高速动车组全生命周期履历管理系统,通过分析高速动车组全生命周期履历信息管理需求,提出履历系统的体系架构,即履历初始化、动态履历收集、履历异常处理和履历应用,描述了通过面向动车组结构的序列号管理,自动集成和动态记录动车组从设计使用到报废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整车与零部件状态数据,支撑序列号跟踪、运用信息管理、履历构型变更和版本管理以及履历查询活动。高速动车组全生命周期履历管理系统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动车组及其设备的层次化、模块化特点,从系统、分系统、装置、组件、部件、零件6个约定层次,对备件进行分级定义。针对高速动车组维修级别和备件管理需求,将高速动车组备件划分为动车所级备件、动车段级备件和主机厂级备件等类别。从故障后果、故障概率、价值高低等方面对高速动车组备件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给出针对不同备件的库存策略。提出了高速动车组备件管理三维矩阵方法,该方法从备件目录、备件类别、储备策略3个维度对备件管理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备件管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动车组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和架构,并对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动车组应急指挥管理平台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