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墩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墩是常用的桥梁下部结构形式,文章分析了该类结构的受力特性,重点对群桩基础的几种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总结了考虑群桩基础与框架结构共同工作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改善结构受力状态的施工措施,计算方法及施工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工程概况申嘉湖主线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单箱单室,下部结构为12根18m长ф150cm的群桩基础,上接大体积分离式承台。单幅承台结构尺寸为16.5m×8.5m×4m,单幅承台混凝土561m3,一次浇注完成。  相似文献   

3.
大跨连续刚构桥群桩基础直接影响桥梁下部结构的抗推刚度。为求解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真实内力与变形,合理研究桥梁的受力性能,计算分析时,须考虑桩土相互作用。运用Midas_civil建立了郴州山店江大桥的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桩土效应对大跨刚构桥的受力影响。  相似文献   

4.
工程概况 申嘉湖主线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单箱单室,下部结构为12根18m长中150cm的群桩基础.上接大体积分离式承台。单幅承台结构尺寸为16.5m×8.5m×4m.单幅承台混凝±561m^3.一次浇注完成。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某连续梁桥一联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其各墩墩顶承担的水平力;通过桥梁有限元软件对该桥10#桥墩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在墩顶顺桥向水平力的作用下冲刷裸露桩柱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不同桩基冲刷深度下的墩底弯矩变化规律。建议对于受冲刷的桥墩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对于冲刷达到一定深度的桥梁在墩底加设新桩基和承台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大跨度桥梁群桩基础设计,针对目前设计和施工中采用钢护筒参与桩基础结构受力的实际情况,指出了桥梁桩基础采用钢护筒参与桩基础结构受力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考虑钢护筒与承台连接方式与强度、钢护筒施工质量和工艺措施以及钢护筒与桩基础形成联合截面等多方面因素,对桥梁钢护筒参与桩基础结构受力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黄土冲沟区边坡冲刷破坏对桥梁下部结构承载性状的影响,以某桥梁下部水毁地基为依托工程,构建基于CAD地形图、ANSYS是三维地基网格的FLAC3D三维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采用NULL单元开挖思想对边坡冲刷破坏过程进行全程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桥梁下部结构承载性状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冲刷破坏极大地改变了桥梁下部结构的边界条件和承载性状,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由于地基卸载使下部结构回弹现象明显,墩柱侧向位移超出规范规定,长柱效应明显;上部荷载向下传递量增加,关键截面最大拉应力超出抗拉强度标准值;桩长一定深度范围内侧摩阻损失严重甚至不能提供桩侧摩阻;结论对今后黄土冲沟区桥梁下部结构的前期设计与后期加固处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被兴建起来,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但是带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公路桥梁建设中还存在着桥梁裂缝和伸缩变形等问题。因此,面对桥梁设计中这些问题的存在,近年来,整体式桥台桥梁的设计、建造和性能得到了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构造特点是将主梁、桥台和柔性桩基础连成整体。这一特点使得桥梁上部结构的温度变形必定会对下部结构产生作用,而下部结构的变形也将影响上部结构的受力性能,因此,整体式桥台桥梁设计对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襄河大桥主桥采用(102+55)m的拱形钢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流线型钢-混混合梁、桥塔采用钢-混混合塔的双结合段设计,钢梁、钢塔部分均采用后承压板式构造.该桥桥塔采用拱形钢塔,斜拉索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成品索,斜拉索在钢梁、混凝土梁及钢塔上分别采用锚拉板、齿块、钢锚箱进行锚固,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承台及群桩基础,主梁及桥塔...  相似文献   

10.
建立边界元法研究隧道掘进施工对邻近桩基础的影响。边界元计算过程中使用圆柱单元、环形尖单元和环形不连续单元模拟桩。桩-土相互作用行为通过桩-土交界面的变形协调方程、桩受力平衡方程、桩头和承台变形协调方程以及桩头和承台的受力平衡方程进行描述。针对某隧道下穿既有桩基础工程,采用边界元和3D有限元软件Midas GTS模拟,对比分析隧道掘进引起上方桩基础的沉降,并研究了地层损失率对桩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隧道周边建筑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各型跨河桥梁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地基的构造特征及相互相连接性状, 以经典碰撞力学理论为参照, 对水面漂浮物、船只等外物与桥梁下部结构的碰撞进行了力学模型的模拟设想, 为项目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冲刷是导致桥梁结构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机理、计算、模型、探测及防护、承载及变形等5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对桥梁基础冲刷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综述. 首先,在总结现有桥梁基础冲刷机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已有冲刷计算公式,阐明不同公式的局限性;随后,通过综述桥梁基础冲刷在试验和数值方面的研究,指出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此外,讨论了桥梁基础冲刷探测方法及主要的冲刷防护措施,比较了各种探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各种防护措施的作用原理,概述了冲刷对桥墩承载及变形特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桥梁基础冲刷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船舶撞击桥梁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桥梁结构安全和城市交通的运营。为减小船撞桥带来的损失,需提高桥梁的抗撞能力。为达到既能保护桥梁又能在经济上实现最优化的效果,必须了解桥梁河段内船舶对桥梁的最大撞击力,借助于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仿真模拟各种情况下船撞桥的过程,分析归纳撞击力结果,总结出简化的撞击力计算公式,并与各规范公式进行比较,为该研究方向或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厦门集杏海堤开口改造工程,对海床及临近桥墩等建构筑物受到的冲刷进行研究,并提出工程防护措施。同时,对国内外不同的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对比,为类似桥墩冲刷、海床防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桥墩即多腹薄壁墩的局部冲刷试验成果.认为桥墩周围的水流以绕流桥墩的相对较强的马蹄型漩涡系为主要特征.并讨论了冲刷过程,给出了预测冲坑深度及大小的关系式,可供估算同类型桥墩的冲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预测模型.用收集到的桥墩局部冲刷数据样本训练并测试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由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得出的桥墩局部冲刷的模拟及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这说明该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跨江大桥主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正态动床概化模拟试验方法,对跨江大桥主桥墩周围的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冲刷坑的深度和范围与床面的地质条件、水深、流速、墩宽和墩形有密切关系。试验得出局部冲刷与流量的关系和最大冲刷深度,并提出了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金塘大桥设计阶段采用当时工程海域的地形和潮流状况进行相关计算研究。近些年金塘大桥附近海域现人类活动增强,局部潮流和泥沙动力条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导致大桥附近部分海域及桥墩附近发生了较大的冲刷,对大桥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大桥投入运营后,金塘大桥公司在2011年、2012年对金塘大桥桥墩及附近海床进行冲刷观测,2013年再继续跟踪观测的基础上对三年来的桥墩及海床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连续3年跟踪观测与分析表明,桥位断面东侧海床的深槽较为稳定,中通航孔西侧有较大冲刷。目前金塘大桥各墩的冲刷坑高程均高于设计冲刷高程值,但部分桥墩富余冲刷深度较小,重点桥段的桥墩需进一步加强观测,需密切关注海床冲刷与局部冲刷的后续发展情况,为大桥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 km,设有南、北两座斜拉桥,海上引桥上部结构为30m、50m、70 m和80m箱梁,下部基础为钢管桩和灌注桩,结构复杂,杭州湾海域环境恶劣,腐蚀强,潮差大、潮流急、冲刷深,杭州湾特定的气象、水文、地质特点,增加了养护工作的难度.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并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在运营阶段继续研究、探索海湾环境桥梁养护的规律.现就杭州湾跨海大桥养护管理工作予以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猎德大桥9#墩设计了角钢支承钢管架防撞设施.根据显式瞬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考虑了碰撞中的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运动非线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耦合的特性,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包含9#墩防撞设施和碰撞船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反映了角钢支承钢管架防撞结构的基本性能,碰撞的整个时间历程得以全面的模拟实现.获得了角钢和钢管不同参数变化的情况下防撞设施撞深、撞击力及吸能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从总体上说,撞深随着撞击力的增加而增加,防撞装置在抵抗撞击时,钢管起到主要吸能的作用,角钢的吸能值约为钢管的1/5.在设计时,钢管的直径不必设计得过大,角钢的尺寸设计应以撞深的要求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