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大连老虎滩景区为基本点展开调查,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对交通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职业、旅游方式等.同时也对大连老虎滩景区周围的路况和停车设施进行了实地勘测,分析了节假日旅游交通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用来满足旅游交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性,常规的综合交通规划思路和方法不完全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综合交通规划。本文在分析了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的特征下,提出了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并以长白山综合交通为例,以实证研究分析了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的思路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游交通出行链的山地旅游交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义旅游交通出行链的基础上,时山地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客源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山地景区所特有的旅游资源垂直带谱分布特征,提出山地旅游交通发展战略及交通模式.可促进山地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清山是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伴随着不断提升的景区知名度,交通问题也愈发突出:在景区内部,游客自驾车、旅游大巴车、游人、景区居民交通、过境交通混织,加上停车设施不足导致临时路边停车、出入车辆交织、游客滞留,解决景区交通问题迫在眉睫。开展景区旅游交通需求预测,对解决景区交通问题,实施景区畅通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三清山为例,探讨景区旅游交通需求生成机理,提出景区旅游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武功山景区对外旅游公路为研究对象,对旅游交通的层次和旅游公路的定位进行了定义,并结合案例武功山景区发展格局、交通需求和周边交通网布局,提出具体的景区旅游交通组织方案和对外旅游公路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定义旅游交通出行链的基础上,对山地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客源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山地景区所特有的旅游资源垂直带谱分布特征,提出山地旅游交通发展战略及交通模式,可促进山地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区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假日大规模集中的旅游交通出行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旅游高峰期,大量游客涌入旅游景区,导致旅游地交通混乱。通过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区的实地调查,得到不同旅游者出行行为特性,并利用非集计模型研究旅游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得到影响游客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对旅游景区周边交通设施的配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和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对前瞻、规范、整合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杭州市从现状普查分析、景区指引系统设置方法确定、景区指引系统改善规划、景区标牌后续管理四方面编制了新一轮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规划。通过类比归纳,从杭州经验中总结出普遍适用的系统构建方法。主要从景区的筛选与分类、指引范围的确定、指引路径选择和标牌设置原则等几方面,提出旅游城市指引标识系统规划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旅游景区新建公路交通量的预测主要采用4阶段法,但该模型对隐性交通需求反应不敏感,同时也没有考虑到景区本身的环境容量限制,针对不足,文中通过对传统的交通生成预测模型进行改进,突显旅游特性,弥补对隐性交通需求的估计不充分,在交通分布预测阶段以景区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进行交通分布预测,并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东、西山连接线工程为例给出对旅游景区新建公路交通量的预测过程,并验证模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交通概念及其方式构成的研究人手,提出了旅游交通是指满足旅游者为实现旅游活动而产生的“移动”需要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客源地至目的地的交通、旅游景区交通、旅游景观交通三种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交通的旅游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旅游交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