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apri,地中海上的世外桃源.从古希腊时期至今,她一直深深牵引着人们的梦境。如今她幻化为游艇,亦是如此的秀外慧,中美丽动人。  相似文献   

2.
楼蓝  孙向阳 《珠江水运》2012,(9):151-153
她用勤奋钻研,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她用真情服务,温暖辖区群众的心;她用清风正气,树立了海事窗口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吴晨辰 《游艇业》2013,(8):28-29
回首人类历史,有太多的不为人知,有太多的被人遗忘,就像永远无法知晓第一个踏入大海挑战海洋的人,就像无法明确第一艘船的发明与背后的故事。虽然人类的文明(旅行者1号)已驶离地球180亿千米,但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却尚不足5%,对于离我们如此近却又如此陌生的她,我们需要更多地探索与记录……  相似文献   

4.
乐顺双绝     
回首人类历史。有太多的不为人知,有太多的被人遗忘,就像永远无法知晓第一个踏入大海挑战海洋的人,就像无法明确第一艘船的发明与背后的故事。虽然人类的文明(旅行者1号)已驶离地球180亿千米,但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却尚不足5%,对于离我们如此近却又如此陌生的她,我们需要更多地探索与记录……  相似文献   

5.
庄林 《航海》2008,(6):37-38
我生在海边,长在海港,从小耳濡目染使我对船舶和引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少次随接送引航员的交通船出海,看到引航员艰难地攀爬绳梯上下大船时,我总是奇怪,在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原始的引航模式为什么还在延续使用呢?听说用绳梯上下船十分危险,全国已有多位引航员因此伤残。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09,(10):1-1
这是一次几易命题的作文,心潮澎湃,原来可以如此地让人不知所措——回想自己的经历,在共和围的发展中是水滴一颗,但却是翻天覆地、尤法想象地走到了今天,感慨万千,无以表达。当我们在与海运业同仁们共同回首60年的历程时,不由得总结了自己或长或短的一程,用儿时善用的成语“蒸蒸日上”是再贴切不过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游艇业》2011,(11):50-55
晚霞的余晖洒向海面,波光泛起淡淡黄色涟漪,此时,隐约可以看到一名舞者轻盈地舞动着,举手投足婀娜多姿。在海面上“她”如此的自由、投入,即便是在远处瞭望,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450Sundancer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亦静亦动的唯美。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08,31(5):3-3
走进2008,我们带着期盼和欣喜;走进2008,我们经历了担忧和喜悦,经历了愤慨和伤痛;走进2008,我们深刻感受了团结的力量如此巨大;走进2008,“多难兴邦”又一次在耳畔回响……我们经历的喜怒哀乐,在这一年是如此紧密地与整个人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贴近。共同的忧虑、共同的喜悦、共同的愤慨、共同的悲哀、共同的口号,一向内敛的炎黄子孙如此强烈地表达着同一份情感,不掩饰、不做作,令世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高元兴  赵建人 《航海》2008,(4):13-14
今年4月,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载着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这是“雪龙”号历史上航行时间最长、跨越经度最广的一次远航。而在如此之长、如此艰苦的航行中,其中的后勤保障和生活饮食需求又该是多么重要的一环。令人高兴和自豪的是,在“雪龙”号远航途中所需的食品中,有50%~60%是上海远洋船舶供应公司供应的,还有一些船舶物料也由他们供应。  相似文献   

10.
感忆光华轮     
1975年,新中国第一艘自营远洋船——光华轮结束了它驰骋碧海45年的职业生涯,正式退役。船员们最后一次穿过她老旧的船舱,最后一次踏上她锈迹斑驳的甲板,挥手告别这位伴随他们征战碧海蓝天的海上老兵。就像美国名将麦克阿瑟说过的,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光华轮作为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起点,作为中国航海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坐标,  相似文献   

11.
感忆光华轮     
《中国远洋航务》2009,(10):42-43
1975年,新中国第一艘自营远洋船——光华轮结束了它驰骋碧海45年的职业生涯,正式退役。船员们最后一次穿过她老旧的船舱,最后一次踏上她锈迹斑驳的甲板,挥手告别这位伴随他们征战碧海蓝天的海上老兵。就像美国名将麦克阿瑟说过的,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光华轮作为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起点,作为中国航海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坐标,  相似文献   

12.
胡戒 《游艇业》2010,(9):84-89
她是第一位完成世界“7+2”极限运动的中国女性,用6年时间征服了全球的制高点;前往南极探险时,她也曾怒海余生。  相似文献   

13.
张婷婷 《游艇业》2011,(11):92-95
迈阿密并非避世天堂,而是无数次被搬上银幕的故事背景。她是美国的卡萨布兰卡,是无数人心中关于热带城市的坐标。置身于此,她的丰饶强盛、乐此不疲的享乐精神。以及那些肤色纷杂的当地居民,觉得并非身处美国,而是在最标致的美国梦里。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防务新闻》2008年10月13日报道,俄罗斯于10月12日发射了三枚远程导弹,有专家称俄罗斯如此展示其核威慑能力还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3,(10):59-61
陈维,女,198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浦东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她扎根海事危防一线12载,牵头实施开箱608次,成功查获451起、涉及643TEU集装箱危险货物的谎报瞒报案件,由此她被誉为危险品集装箱查验的“女福尔摩斯”。  相似文献   

16.
《游艇业》2008,(3):118-123
有一部很冷门的电影《Tea with Mosolini》,讲的是二战时佛罗伦萨英国侨民的故事。喝茶是影片中那位英国有钱老妇人的“英国性”的象征,墨索里尼按照英国的方式请她喝了回茶,而且是很戏剧性地推出茶具,使她对墨索里尼抱有幻想。后来意大利跟英国成了交战国,她终于发现,即使跟墨索里尼喝过茶也没什么用,做为敌对国侨民,她和朋友们被集中看管起来,警察来住处带她走的时候,老太太正从容地享受下午茶……  相似文献   

17.
罗西 《游艇业》2010,(8):100-100
第一次与她在游艇上做爱,突然觉得,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所以莫名地珍惜。于是,特别温柔.小心,虽然呼吸粗重,汗流夹背.有席卷之气魄。但是仍然百忙里腾出一只手抚着她的头,抑制蠢蠢之冲动,轻声贴耳问:宝贝,舒服吗?  相似文献   

18.
《游艇业》2008,(2):23-23
除1307外,Peformance最近又推出了款名为“小蜗牛”(Petit escargot)的新艇,光是其别出心裁的名字就吊足了大众的胃口。“蜗牛”之称主要来自于她的外形——短胖圆滑的“蜗牛壳”(游艇船体和外形)。她拥有现代感很强的流畅线条.而短小的身形更使其显得优雅而精致。“壳”内配备着600马力的强劲发动机,使这只“蜗牛”能够以135千米/时的超高速在海面上行驶,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内外组合自然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时光如涛,转眼又是一年。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时,《中国港口》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唐绍武再次率记者组来张家港港调查访问。港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正信热情接受了专访。此次再访张家港港使我们如此感觉:如果说,一年前她给人的印象是通过20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实现了飞跃  相似文献   

20.
毛颖捷 《游艇业》2010,(8):90-93
她是乔治·阿玛尼历时五年亲手设计打造的豪华游艇,她充分代表了时尚巨子Arman一生对完美和时尚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随着爱人的早逝和年龄的增长,Armani的人生也一度出现低谷,但是Mariu的出现则再一次证明,Armani永远不会被岁月打败,而他的创造力也像永动机一样不会枯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