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根据长城汽车某车型防撞梁结构,优化设计出一种薄壁、中空带加强筋的铝合金保险杠总成,与原车型防撞梁碰撞性能进行对比。近年来,各大主机厂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都在进行轻量化研究,通过结构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实现轻量化。而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必然会带来结构改变,三者相互依赖。目前国内铝合金保险杠刚刚起步,一般横梁为铝  相似文献   

2.
赵勇 《上海汽车》2010,(1):41-44
介绍了汽车轻量化和新材料在汽车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GMT和LFT—D新材料的材料性能和成型工艺。研究了保险杠缓冲梁采用GMT新材料代替传统金属材料的可行性,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材料替换前后的碰撞安全性能变化,最终验证了GMT新材料应用到缓冲梁设计中能够满足碰撞安全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兼顾汽车结构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的要求,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波纹板加强结构设计方案用来加强盒形汽车防撞梁。通过建模与仿真研究了波纹板的不同结构特征和参数对防撞梁加强作用的影响,并进行了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条件下的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的结果均表明,铝合金波纹板加强结构是汽车防撞梁轻量化设计的有效方法,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乘用车原钢制保险杠低速碰撞变形大的问题和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需求,新开发了铝合金保险杠。分别建立了原钢制保险杠和新开发的铝合金保险杠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三点静压仿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铝合金保险杠强度性能优于原钢制保险杠。通过台车碰撞仿真和试验,分析了两款保险杠的耐撞性,相同工况下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的变形量和台车减速度值均小于钢制保险杠,其耐撞性优于原钢制保险杠。  相似文献   

5.
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塑料等汽车轻量化材料为对象,论述了我国汽车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现状、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轻量化汽车新材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归纳了汽车轻量化的概念并提出了汽车及其零部件轻量化的评价方法,重点论述了重型汽车轻量化工程的实施途径,提出了基于力学原理和实践经验进行轻量化设计、结构优化特别是拓扑优化设计、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零部件集成和整车配置优化等轻量化措施,同时介绍了轻量化零部件在重型汽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钢作为汽车轻质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来自能源、环境与安全方面的新挑战,汽车轻量化是最有效的措施。文章主要介绍了应用在汽车上的轻质新材料———高强度钢的特性、基本分类及其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和高强度钢相关的一些国际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8.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及各国法规的制约,未来乘用车发展更趋向于安全、环保、智能、舒适及轻量化方向,而随着车辆的发展需要汽车用材更趋向于高强度、轻量化、功能化、可靠性、高耐久方向。列举未来轻量化车身及底盘选材时应考虑的整车性能因素及分析方法;面对日益严苛的安全、环保、能源经济性法规,研究各种汽车新材料及新工艺性能特点、应用技术特点、成本分析方法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结构优化的方法,对防撞梁进行轻量化设计并分析防撞梁的刚度、模态、托钩强度及高速刚性墙碰撞等工况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防撞梁的轻量化及安全性能较高强度钢均有明显改善,且铝合金防撞梁吸能量大,加速度峰值小,在满足被动安全性与行人保护安全性要求的同时,可实现轻量化。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作为全球铝压延与回收利用的领先者,诺贝丽斯宣布已开发出专为汽车结构中的安全组件而设计的Novelis Advanz~(TM)7000高强度合金系列。Novelis Advanz~(TM)7000系列铝合金的强度比当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汽车用铝高出2~3倍,可用于制造保险杠系统、碰撞环和车门防撞梁等汽车组件。与当前市场上的高强度钢组件相比,Novelis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被应用,高强钢、铝合金、镁合金及碳纤维等轻质材料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多元化的材料对连接工艺和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阻点焊已不再适用,包括流钻螺钉(FDS)、自冲铆接、铝点焊、结构胶等连接新工艺逐渐被主机长广泛应用。文章基于某款钢铝混合的轻量化新能源车型,介绍了铝合金减震器塔与钢制车身的流钻螺钉FDS连接设计与应用,希望能给同行以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轻保险杠缓冲梁质量及生产成本,开发满足GB17354和RCAR法规的低成本GMT保险杠缓冲梁轻量化方案,并通过对轻量化工艺技术可行性进行讨论,提出了低成本保险杠缓冲梁轻量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文章从轻量化材料、车身结构和制造工艺3方面研究分析了汽车轻量化技术,介绍了汽车结构优化、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别介绍了高强度钢、铝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以及热成型技术、辊压成型技术、差厚板技术,总结出未来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汽车结构优化完善、多材料一体化、零部件的轻量化。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新材料、先进的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能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轻量化材料一方面节约汽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低碳环保循环利用。新材料和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应用与焊接难题 未来的车身的设计发展方向,除车体会由目前钢结构演变为理念先进的混合式空间结构,另会依据部位要求采用不同性能的轻质材料,以实现材料与零部件功能的最佳匹配。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在汽车的轻量化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动机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工况恶劣,结构设计复杂,材料应用繁多,新材料新工艺应用,高集成度设计是发动机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金属的使用,以塑代钢的应用,高强度材料和轴类零件空心化等设计都是具体的解决方案,发动机的轻量化研究对整车其它系统实现轻量化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汽车开始变得更安全、更舒适、更轻量化、更智能化。座椅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它的创新及技术发展也备受关注。本文着眼于对未来应用并提升汽车座椅安全性、舒适性、轻量化、智能化的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基于这些研究提出对我国汽车座椅企业发展的建议。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汽车已不再仅仅只满足于简单的乘坐需求,开始朝着更安全、更舒适、更轻量化、更智能化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了应对未来汽车的发展,座椅作为汽车上与人体接触最为密切的部件,人们对于它的安全性、舒适性、轻量化、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达到车身轻量化的目的,文章以某款轿车基于热冲压成型技术的前防撞梁为例,模拟分析了该车型的前防撞梁在低速碰撞时的工况,通过计算和对比不同料厚下,前防撞梁对碰撞时所产生能量的吸收,为汽车的前防撞梁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表明,在汽车设计时使用料厚为2.0 mm的热冲压防撞梁,不仅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吸收最大,而且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为前防撞设计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其研究结果对前防撞梁设计及结构优化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汽车车身轻量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实现车身轻量化,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从而减少废气排放。本文综述了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包括结构优化,新材料和新工艺3个方面的内容。(上接第1102期)轻量化技术的新工艺轻量化制造技术包括铸造技术、粉末冶金和成型技术。现代汽车构件中,大部分是由成型技术制造完成。铸造技术铸造工业中,对铸造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除了改善铸造材料和方法之外,连接技术的应用和其它材料的浇铸、附铸和围铸等方法将会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轻量化及其材料的经济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减重节能"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汽车材料、设计和工艺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技术途径。本文回顾了汽车用材料的发展史,从材料的技术成熟度出发,对未来汽车轻量化材料的选用进行了预测,多材料是今后汽车材料选用的战略,高强度钢和轻质材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多。结合我国汽车的发展和宝钢在高强度钢方面的实践,重点介绍了作为汽车轻量化主导材料高强度钢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轻量化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车轻量化发展的必要性、汽车轻量化的主要评价指标和技术路径,同时对高强度钢、镁铝合金、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新材料,激光拼焊板等先进材料成形和制造工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