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朱睿 《北京汽车》2001,(5):11-12,26
谁都承认"入世"后,轻量级的中国汽车工业,将与超重量级的世界汽车巨人同台打擂,其轻重自然分明.谁都明白,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级别"的唯一办法,就是加速结构调整和改组,尽快形成国际级的大集团.然而,国内汽车业重组却似一壶烧不开的水,可跨国公司的并购却是热浪翻腾.面对强烈的"冷热"反差,在短短的几年保护期后,国产车能否承受进口车的挤压,民族品牌汽车能否走俏市场,业界人士表示出深深的忧虑,不禁大声疾呼:国内汽车业重组,赶快行动吧!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工业“内外齐并购”重组表现为三大集团对内进行兼并重组;对外大力开展合资项目。汽车企业面对外国汽车大公司跨国投资和金属服务企业进入等国际性挑战,汽车企业重组的外部支撑环境为宏观政策的引导,汽车行业管理方法的转变等。而企业内部面对的却是产品研发,人工,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等方面成本的提高,塑造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中国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最后也是最大的市场,那么最大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吸引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和蚕食,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代表中国汽车工业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并非是免费的午餐,汽车零部件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汽车业在中国的战略,特别是零部件巨头企业在中国的渗透策略,面对关税的调整、行业的重组等等诸多竞争因素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作为工们零部件业将如何应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输入革了谁的“命”?汽车工业是美国经济的脊梁和美国工业的带头羊,有“汽车开动,美国便前进”之说。现在,美国的汽车业更加繁荣,但不再是由于底特律的美国汽车公司的力量。是外国汽车制造商使美国的汽车制造业走向复苏,并把美国变成了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心。一个来自欧洲和亚洲的激烈竞争浪潮,正在促使美国汽车业从制造到设计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目前,外国公司直接在美国生产小汽车、卡车和运动车。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1年的发展,汽车产、销量一下子都上去了,唯独搞自主品牌步履艰难。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问题使我们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年产量处于全球“坐四望三”位置的中国汽车业在世界汽车舞台上仍然扮演着“配角”。  相似文献   

6.
受金融海哺影响,全球汽车业正处于“寒冬期”,美国汽车业出现并购重整,而中国正好抓紧发展机遇,不但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并且完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积极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增长。据全国采用车资讯联谊会调查,目前中国消费者的信心高达90%,中国汽车业将继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奥运之后,国内汽车企业问的并购传闻不断。上个月,国资委表示将由政府出面推动完成重要国企问的联合重组。在上南合作完成后,上汽集团一跃成为国内汽车业的“老大”,给了其他两家大汽车国企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位于第二阵营几家国企的想象空间。因此,在由政府搭建和推动的资产重组平台上,企业问的互动频繁,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一个国家只要是在本土上生产的汽车就被称之为“民族汽车”的话,那么日本汽车商在美国注入资本设厂的汽车工业又算作哪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地集中化、企业集中化、经营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汽车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兼并、控股、收购、融资战略大重组,请问究竟谁又是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了令世界汽车业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仍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外资的并购、研发自主权的丧失及市场被加速垄断等困境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艰辛地走过中国汽车市场的“黑色5月”之后,部分经销商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近日,汽车业又搞起了“价格联盟”。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汽车业营销渠道的大洗牌已经到来。面对洗牌,经销商如何度过难关,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1.
国际巨头群雄毕至,抢滩中国市场之势汹汹;国内众多高手云集,使出浑身解数不让分毫。为期一周的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今天下午闭幕,中外汽车企业面对面直接“过招”,堪称我国“入世”前汽车业一次大检阅。国人在为香车美女兴奋不已的同时,不禁惊问:中国汽车业在“入世”后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20年,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轿车进人了“寻常百姓家”,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基础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市场需求,谁都想分享这块“奶酪”。隆丰公司的母体大丰集团领导高瞻远瞩,面对这一趋势决心向汽车零部件这一领域的最高点发起冲刺。1999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隆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时代汽车》2005,(4):83-83
【讲故事的背景】自1998年5月德国汽车业老大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汽车业老三克莱斯勒联合重组为强大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后,在全球汽车行业,联合重组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4.
综合信息     
中国汽车业格局应为“3 9”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理事长张小虞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定义应为在“3 6”的基础上,再加上哈飞、昌河和江铃汽车,而“3 9”更合适。出于市场份额和品牌的的原因,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被业内人士定位为“3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多家汽车集团酌酿国内或海外整体上市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7月12日,G上汽(原上海汽车600104)公布了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初步方案,这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结合前一段时间长安集团的重组和改制,东风集团在香港上市成功,以及一汽集团整体上市计划,中国汽车集团向资本市场进军的阵势,似乎已经全面展开,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业正在步入“资本时代”。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汽车产业将面对更加严峻的转型和升级考验。一系列的外部政策和竞争环境都在发生激变。面对这种从"顺境"到"逆境"的变化,中国汽车业要勇于抓住转型升级的"倒逼机遇",着力解决汽车工业生存环境艰难、结构失衡、市场竞争激烈、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障碍和顽疾,加速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1999,(25):8-9
世纪之交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全球化进程的历史转折。随加入WTO的临近以及受世界汽车业购并联合浪潮的冲击,国内汽车市场将同国外市场连为一体,世界汽车市场竞争已由公司竞争转为跨国集团竞争。面对咄咄逼人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必须从全球观念出发,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开拓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全球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最激动人心的是通过汽车业的快速发展而实现自己的强国梦;最梦寐以求的是尽快形成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可自主组合资源的强大汽车工业体系;最令人神往的是让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这是一汽的“三个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ERP(企业资源计划)在中国汽车业的运用日益增多。面对这一新兴的市场,Oracle、SAP、QAD、用友等国内外ERP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汽车ERP市场的争夺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对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着“过度进入”的弊端。近年来,国内各汽车厂商纷纷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性重组,跨国界、跨地区的重组与联合也越来越广泛,汽车产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仍须看到,近年来汽车产业的并购性重组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并购的预期优势,没有达到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