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优化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性能指标,提升驱动电机系统的效率,改善了电机结构设计,进一步对整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输出效率做了台架测试研究。介绍了驱动电机效率测试的硬件平台和测试方法,并对新电机的测试数据与原来的电机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电机可提高驱动电机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主要给出了高温超导直线感应电机的设计和电磁分析方法.根据常规直线感应电机设计公式,结合遗传算法和约束条件得到了当前条件下最优化的电机参数.由于高温超导直线感应电机的特殊性,很难用公式法直接得到准确的电机优化参数,因此用有限元电磁分析软件Ansoft对得到的电机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修改电机参数,直到电机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综合电力推进的概念、研究发展动态以及舰船电力推进电机的特殊性能要求,剖析了先进感应电机、轴向磁通永磁电机、横向磁通永磁电机、高温超导电机等高性能推进电机的性能特点、拓扑结构及关键技术.在分析推进电机研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凸极式同步推进电机的空载特性及其绕组参数与电机结构、定转子齿槽、磁场饱和等紧密相关,文中通过对多相同步推进电机电磁场数值计算,得到了电机反电势表达式,提出了相绕组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十八相同步推进电机的绕组参数及其空载特性进行了计算和测量,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对于分析同步推进电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实时调整架悬电机参数,以提高转向架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建立了电机架悬转向架动力学模型,包含2个轮对、1个构架和2个电机,轮对和构架间考虑了一系悬挂装置,构架和车体间的二系悬挂装置考虑了空气弹簧和抗蛇行减振器,将2个电机考虑为一个整体并与构架弹性连接;基于高速转向架系统模型的最小阻尼比来寻找电机最优横移频率,分析了转向架参数对电机最优横移频率的影响,并针对该型转向架提出了一种能够提升蛇行运动稳定性的电机主动架悬反馈控制策略;通过开展电机主动架悬的高维车辆SIMPACK/SIMULINK联合仿真,对电机架悬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电机最优横移频率会随轮轨等效锥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轮轨等效锥度由0.3增大至0.6时,电机最优横移频率会由4.5 Hz增大到7.0 Hz;不同的等效锥度、电机质量和一系纵向刚度下,电机最优横移频率和转向架蛇行频率的差值均为1.0~1.5 Hz,因此,可通过检测转向架的蛇行频率再减去1.0~1.5 Hz获得电机最优横移频率,用电机和构架的相对位移和速度作为反馈信号,使电机能够实时获得最优架悬参数,成为理想的动力吸振器;高维数值仿真显示,电机主动架悬相比电机被动...  相似文献   

6.
以新能源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机坐标变换原理来建立电机数学模型。基于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结合并设计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策略来同时对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整体电机控制策略模型并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机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提高了对电机的控制精度和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也验证了所建控制策略模型的有效性,为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直线电机车辆技术特点的分析,研究直线电机车辆的检修俢程,制订了适用的线路和道岔设计标准,减少了车辆段的占地面积,并特别提出直线电机车辆段设计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今后国内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段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轮对柔性对直线电机车辆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有内置和外置两种轴箱布置方式,针对这两种轴箱布置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分别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轮轴采用欧拉梁模拟,考虑轮对柔性变形对一系悬挂作用力、电机吊杆力以及轮轨空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轮轨不平顺激扰作用下,轴箱内置和外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轮对柔性响应特性及其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轮对模型,两种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柔性轮对模型求解所得轮轨垂向力响应均存在77 Hz的主振频率峰值,对应于轮对的一阶弯曲模态频率;当考虑轮对柔性效应时,相比于轴箱外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轴箱内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轮轨垂向力更大,气隙更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数据保护的概念和原理,根据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要求,使用线程安全队列技术对电机的数据进行保护,以期能正确反映电机的运行情况.通过实验,对使用线程安全队列技术的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城市轨道车辆牵引电机噪声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牵引电机噪声的产生机理和频率分布以及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和传播途径。最后提出了牵引电机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桥梁的低频噪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结构的声辐射条件,导出具有耦合关系的有限元列式,然后分析计算了高速列车通过桥梁时各构件的振动响应,由此求得振动所诱发的低频噪声,进而示得声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声压频谱图,并分析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与控制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二值图像形态操作与结构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值图像的形态操作,探讨了二值图像形态操作中结构元素对图像处理结果的影响.在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工具箱中,将索引图像转换成二值图像,给出了运用钻石形结构元素对二值图像进行了膨胀和腐蚀操作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二值图像的形态操作,探讨了二值图像形态操作中结构元素对图像处理结果的影响.在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工具箱中,将索引图像转换成二值图像,给出了运用钻石形结构元素对二值图像进行了膨胀和腐蚀操作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连接管理系统的主类,并将主类划分成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多层结构.设计了端到端连接的创建流程,并通过时序图说明了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以及对象协作图说明了对象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数据流向.最后,通过试验网对实现的连接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5.
部分预应力砼 (PPC)梁裂缝开展直接导致结构的刚度发生变化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通过配置非预应力筋来实现控制裂缝的开展宽度 ,从而达到控制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 .采用变形理论探讨了裂缝发生的机理 ,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开裂荷载水平和裂缝间距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并指出计算裂缝宽度需要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智能铁路系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状况和智能铁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提出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基本组成和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智能铁路系统CIRS的基本特征和所具有的优势,指出了中国智能铁路GIRS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对GPS在智能铁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铁路智能系统CIRS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of the tilting mechanism of railway passenger cars are studi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mechanism are given. The motions of the actuator,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carbody and the center of coupler are calculated. Finally, the maximum driving force, output power and velocity of the actuator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8.
以CODAD主推进系统为例.建立了在Matlab7.O/Simulink6.O环境下的仿真模型.采用分布式参数建模的方法.根据参数间的相关性,建立分离的参数预测模型,然后把所有的参数模型联合起来,得到完整的主推进装置模型.采集了实船航行数据,经过小波去噪后作为模型辨识的试验数据.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主推进装置仿真模型中的主机转速进行了预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模型辨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由来、概念和通用检测模型,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的概念和其体系结构.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脆弱性和所面临的威胁,在信息安全保障的理论下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自防御原则和信息源的自防御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桥梁颤振导数与广义颤振导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振幅和风速2种角度解释了桥梁自激气动力非线性的起因;提出了.广义颤振导数"概念,对其物理意义进行了解释;绘制了平板和苏通大桥主梁节段模型的广义颤振导数曲线,对比分析了各种广义颤振导数的特点,验证了广义颤振导数的优点.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传统颤振导数,广义颤振导数物理意义更为明确;根据以物理风速为横坐标的广义颤振导数曲线更易于理解桥梁自激气动力的非线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