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提高塔式起重机的动态性能,建立了以动刚度为优化目标的塔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数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及简谐振动响应分析确定影响塔机动态性能的关键模态频率,并以此作为优化目标,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确定塔机动态优化的设计变量.以塔机结构系统质量、静强度、静刚度、动态位移响应幅值等为约束条件.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这种动态优化方法,动位移幅值降低59.5%,结构质量减少11.2%.  相似文献   

2.
针对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设计计算,采用一阶优化分析方法对其桥架结构的约束条件以及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处理,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等静态特性,并对优化后的结果与优化之前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地验证了一阶优化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门式起重机结构参数与动态指标耦合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已建立的小车架为弹性结构时门起重机的3质量3自由度串联弹性动力学系统振动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法获得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值解,着重研究门式起重机结构参数与动态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变化规律。小车轨距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大;桥架刚度系数和小车架刚度系数对系统动载系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的优化设计方法,以重量为设计目标,以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主要约束条件;并结合一具体实例分析,优化的结果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制式器材“六四”式军用梁并引入斜拉构造拼装龙门起重机的设计及实践过程,讨论了该龙门起重机较传统的同类起重设备具有的用材少、刚度大、易于操作等优点,给出它在实践中的可应性。  相似文献   

6.
流动式起重机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一种起重设备,它对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加快建设速度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流动式起重机因其机动灵活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市政工程、工矿企业、码头、机场、水利、水电.石化等方面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吊运的物品的质量,体积和要达到的起升高度都越来越大,流动式起重机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QY16汽车起重机回转台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QY16汽车起重机回转台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回转台受力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三种典型工况下回转台的刚度和强度.通过分析受力最恶劣的工况一,证明该型号的回转台的设计基本上满足要求.最后,给出了进一步改进回转台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QY16汽车起重机回转台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回转台受力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三种典型工况下回转台的刚度和强度.通过分析受力最恶劣的工况一,证明该型号的回转台的设计基本上满足要求.最后,给出了进一步改进回转台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特大跨度门式起重机结构安全性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特大跨度门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用有限元法对其在各种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由于该起重机主梁和支腿均为变截面空间桁架结构,难以用起重机设计规范规定的近似计算方法进行设计计算,故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为其他大跨度非标准设计的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起重机箱梁结构轻量化,以竹子为仿生对象对正轨箱梁横向肋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研究竹子结构特征参数的自然分布特性与受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受力截面对应不同的等效节间距;考虑加劲肋间距对结构刚度和强度指标的影响,设定加劲肋极限间距,建立了正轨箱梁加劲肋变间距等稳定性优化策略,结合有限元弹性屈曲分析进行迭代优化,实现了加劲肋变间距等稳定性设计.研究表明:优化求解速率随偏差率增大而增大;仿生箱梁较传统箱梁加劲肋数量由15道减小为10道,两根主梁重量减轻136.12 kg;各截面屈曲抗失稳能力差异减小,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对起重机的桥架结构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中,采用多个连续小圆柱体通过轴套力连接构造绳索,确定了钢丝绳的柔性连接模型和刚度计算公式,通过多次仿真试验获得符合实际的绳索阻尼系数,实现了符合绳索机械特性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了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的虚拟样机,研究了小车运行过程中桥架结构的受力情况,并提取出运动过程中其受力的最大值,结合Marc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该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进行静态强度及刚度分析与校核,为在役桥式起重机的安全、可靠运行,也为该桥式起重机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基础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把PC的工业控制技术引入起重机械安全技术。作为应用实例,文中给出PC桥式起重机监控硬件配置及梯形图软件,该系统投资少,安全监控功能多。  相似文献   

13.
对高速道岔弹性铁垫板的伤损发展及刚度演变过程进行了跟踪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弹性铁垫板刚度劣化对车辆-道岔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刚度劣化状态下高速道岔对进一步提升运营速度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速道岔弹性铁垫板的长期使用,出现橡胶老化、开裂、分离、脱落,铁件锈蚀等伤损;有砟、无砟道岔铁垫板动静刚度比变化均较小,但静刚度均有所增大,有砟道岔铁垫板静刚度初期即有明显变化,上道3年增幅可超60%;普通地带无砟道岔铁垫板静刚度最大可增加30%,刚度变化小于有砟道岔;高寒、多风沙地带无砟道岔铁垫板静刚度变化较快;高速道岔弹性铁垫板刚度的逐渐劣化会对动力性能产生影响;刚度劣化状态下岔区钢轨变形减小,轮轨动力冲击作用增大,安全性参数均有提高;车辆和轮对的运动轨迹基本不变,但轮对振动加剧,车体振动也有加剧的趋势;高速道岔弹性铁垫板刚度劣化状态下,运营速度的提升会导致车辆-道岔系统动力性能进一步劣化,安全和疲劳性能裕量进一步减小,刚度劣化会使高速道岔对提速的适应性下降。扩大提速范围须重点关注道岔区弹性铁垫板刚度劣化情况,对弹性铁垫板进行适当更换,确保行车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涵)台一般均为刚性结构,自身压缩几乎为零,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而与之相连的路基则是刚度较小、柔性较大的弹塑性体,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这个刚度差引起路基与桥台之间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5.
地铁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南京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荷载作用下管片接头的变形、转角和抗弯刚度,探讨了接头转角和抗弯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转角、弯矩和轴力关系的拟合为接头抗弯刚度的确定提供了新的途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管片接头抗弯刚度随轴力增大而增大,随弯矩增大迅速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轴力对抗弯刚度的影响随弯矩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岩体结构面切向刚度和法向刚度的便捷化精准取值,准确分析结构面变形行为特征,以关山隧道闪长岩结构面为例,对结构面形貌信息进行数字化提取,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结构面试样,开展单轴压缩与各向异性直剪试验,提出了各向异性新形貌参数,建立了结构面切向刚度与法向刚度计算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形貌参数综合考虑了结构面起伏体上坡段的爬坡角与爬坡高度,有利于反映结构面形貌的各向异性特征,并且同一方向上结构面剖面线的形貌参数服从对数正态概率分布;在物理模型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结构面形貌参数、结构面壁面强度和法向应力构建的结构面切向刚度计算新模型,不仅降低了计算参数的获取难度,还可以更好地体现结构面切向变形能力的各向异性;改进的双曲函数法向刚度计算模型考虑了结构面初始法向刚度和最大法向闭合量与结构面壁面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避免了复杂的力学测试,简化了法向刚度的获取过程;通过与经典计算模型和力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新模型计算的刚度更为接近试验值,其中切向刚度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09%~27.88%,法向刚度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25%~17.25%,表明结构面切向刚度和法向刚度计算新模型可以更准确和便捷地获取结构面变形参数。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接触网静态刚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简要介绍法国、德国和日本高速铁路接触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种类接触网静态刚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以此对种类接触网的静刚度进行了计算。接着,本文应用计算程序着重分析了接触的主要结构参数,如跨距、张力及吊弦分布对静态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工作载荷和船体变形的共同影响下,船舶尾轴承发生变形并改变了轴承与螺旋桨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导致螺旋桨轴轴颈中线与轴承中线之间形成一个变形夹角,这个夹角影响轴承润滑油膜的压力分布和刚度系数.通过对润滑油膜刚度系数的数值计算,分析了轴线问夹角对油膜刚度的影响关系.从计算结果可以得到:随着夹角的增大,油膜刚度kxx,kyy。和kxy。会增大,而交叉刚度kyz,减小,同时夹角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对油胰刚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铁路碎石道床静刚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材质、不同厚度、不同密度、一定脏污程度的道床做了动、静载试验,总结了静刚度试验结果。主要内容包括:静刚度试验的理论基础、测试方法、静赐度的表达方式、测试数据的处理等,并提出了适用于处于正常稳定状态下的道床静刚度值。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现代无轨列车车体横摆稳定性和路径跟踪性能较差的问题,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液压杆刚度对车辆转向性能的影响;为解决方程中含有未知约束力,导致其定量关系无法求解的问题,以横摆角速度误差和轨迹跟踪误差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离线优化了刚度参数,并利用函数插值方法在线预测,得到了不同车速、不同前轮转角下的最优液压杆刚度;为提高车辆轨迹跟踪性能,将横摆角速度跟踪误差与轨迹跟踪误差作为评价车辆横摆稳定性的标准,定义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各个轴的侧向误差与航向角误差,基于滑模控制(SMC)算法设计了车辆横摆运动控制器,计算了期望横摆角速度,并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和稳态误差分析;由比例积分(PI)控制器计算分配到各个驱动轴的车体横摆力矩,并在U型弯路径上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车辆稳态转向时,液压杆刚度与车速、前轮转角直接相关,且在任何情况下,连接模块前部液压杆刚度一定大于后部液压杆刚度,车速在22 km·h-1左右时最优液压杆刚度最小;车速大于22 km·h-1时,速度越大,最优液压杆刚度越大,且前部液压杆刚度变化率明显大于后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