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车用能源的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较一般仅对能源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更为系统和全面,但是在进行车用替代燃料比较研究中,由于机动车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等量污染物排放在不同阶段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差异悬殊,传统的LCA 方法无法准确评价不同车用替代能源的环境效应. 为此,论文在总结车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边际环境损害成本计算分阶段权重系数,进而对车用燃料LCA 评价做出改进,使其适用于不同车用替代燃料之间环境影响的对比分析,并选择燃料电池车与汽油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1压缩天然气(CNG)在公共汽车上的应用 压缩天然气是一种较理想的替代汽油的车用燃料.我国大多数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汽车尾气又是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昭示着严峻的环保形势使得新能源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采用。同时,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2015年要实现"车用燃料结构得到优化。替代燃料占车用燃料消耗的比例达到10%以上。天然气汽车推广规模达到150万辆以上,第二代生物燃料得到规模化市场应用"的目标。2020年要实现:"替代燃料占车用燃料消耗的比例达到15%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08,(22):95-95
随着甲醇燃料利用率的进一步加大,我国初步形成的3个甲醇燃料相关国家标准(M85甲醇汽油标准、车用燃料甲醇标准、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颁布实施,届时将全面推进我国甲醇燃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客车燃用沼气的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燃料的生命周期能 耗和环境排放模型,对车用沼气在原料阶段、燃料生产阶段和车辆运行阶段的能耗和环 境排放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城市客车燃用沼气和柴油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指标进行 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沼气的全生命周期内,燃料的总能源消耗比传统柴油低 9.5%,全生命周期HC、CO、NOX、PM10、SO2、CO2等6 种排放物都比柴油低.从降低生命周 期能耗和环境排放角度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使用沼气是一种较好的新能源燃料;从 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为城市垃圾处理寻找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主要是通过汽车燃料(汽油、柴油)的主要性能,来分析车用燃料品质对汽车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力争纤维素乙醇实现规模化生产。《方案》明确了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方案》指出,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  相似文献   

8.
《交通标准化》2010,(2):63-63
2009年11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已正式开始实施,而我国首个甲醇汽油的产品标准《车用甲醇汽油(M85)》也已于12月1日起实施。业内人士指出,M85标准的出台为甲醇从化工产品向燃料转变提供了合法依据,扫清了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到2025年,力争纤维素乙醇实现规模化生产,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装备和产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将燃料乙醇以一定比例添加到汽油中,形成车用乙醇汽油。这种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们对内燃机替代燃料研究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天然气以其储量大、洁净燃烧特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在替代燃料发动机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陕北天然气储量丰富,已在西安市的公交车、出租车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车辆智能排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营车辆智能排班是公交车辆智能调度需要解决的典型问题之一。它可以描述为:通过某种智能化的算法,在有限的算法步骤内,找出所有满足约束条件的排班方案中的最优方案或接近最优的方案。作者针对公交排班的特点,对遗传算法的各个算子进行了专门化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试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对解决公交车辆排班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驾驶员人为因素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形成,并产生事故伤害的最主要原因。将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统计指标值作为参考数列,将不同驾驶员人为因素组成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次数作为比较数列,可以建立驾驶员人为事故因素与其危害性的灰色关联模型。结合实例,通过对灰色关联矩阵的定量化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价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不同类型事故危害性的影响,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车辆系统空气弹簧失气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具有刚度衰变特性的空气弹簧失气模型和非线性粘滑接触模型,结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拟空气弹簧失气动态过程与失气后的应急状态,分析了空气弹簧失气后车辆系统的稳定性与空气弹簧突然失气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失气过程时长、运行速度与曲线通过工况下空气弹簧失气车辆的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空气弹簧失气后车辆临界速度由623km.h-1大幅降低为351km.h-1。空气弹簧突然失气导致轮轨垂向力减小,轮重减载率增大,且失气过程越短,轮重减载率越大,失气过程为0.2s时轮重减载率达到0.651。车辆运行速度低于300km.h-1时,车速对轮重减载率和轮轨力影响不明显,当大于300km.h-1时,减载率随车速增大迅速增大。车辆通过曲线时,在圆曲线上失气最危险,轮重减载率最大为0.652。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单缸柴油机燃用F-T柴油和0号柴油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与发动机燃用0号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燃油消耗率降低,有效热效率升高,有害排放降低,结果表明,F—T柴油是一种高品质的柴油机代用燃料。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竖弯涡振条件下桥上驾驶员的行车视线,首先,基于传统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引入桥梁涡激力数值模型,自主编制了涡振条件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其次,以有3个半波的涡振振型为例,借助几何作图法推导了桥面发生涡振时车内驾驶员视线盲区的计算公式;最后,基于已建立的涡振条件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和驾驶员视线盲区的计算公式,以一座发生竖弯涡激共振的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车型、车速和入桥时刻对车内驾驶员视觉盲区最大高度、盲区总持时和盲区占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盲区最大高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周期约为车辆前进一个涡振半波长度所需要的时间;车速变化不会影响驾驶员盲区的最大高度,但车辆类型不同则驾驶员目高不同,车内驾驶员目高越低,驾驶员前方视觉盲区最大高度也就越高;车重会进一步增加驾驶员前方视觉盲区的最大高度;车辆入桥时刻对驾驶员盲区总持时的影响很小,但驾驶员盲区总持时随着车速的提高而降低;车辆入桥时刻或车速对驾驶员盲区占比的影响小,而车型则对驾驶员盲区占比的影响显著,其中小轿车驾驶员的盲区占比最高(21%左右),大客车驾驶员的盲区占比最小(12%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本田一升油大赛为背景,打造了一款节能赛车.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为出发点,在大赛的规则范围内,对发动机及整车进行轻量化、高燃烧率方向的升级,使节能车整体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根据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基于人-车-路耦合振动的12自由度动力学数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分析车速、路面不平度、汽车前后轮迟滞性及左右轮相干性的特点;构建了随机路面激励时域模型;采用时域和频域分析了在不同路面及不同车速下汽车对儿童头部、臀部振动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提高路面等级及车速可以提高儿童的乘坐舒适性;儿童对5~10 Hz的低频及15,23 Hz的中频振动最为敏感;适当地降低座椅刚度、提高阻尼及合理地布置座椅位置可以提高儿童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剂、特种液和橡胶轮胎等统称为汽车运行材料。分析汽车运行材料在现代电控汽油轿车上的使用情况,给出相应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可为维修人员和驾驶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CATIA建模以及有限元分析设计了一款1/4车辆模型的电控空气悬架试验台,该台架不仅适用于测试气囊特性曲线,还可以模拟由静态载荷、动态载荷以及交变载荷变化引起气囊高度的改变,从而观察系统为保持车辆高度不变所做出的反应,最后通过空气弹簧特性试验,验证了该台架符合设计需求,为下一步开发空气悬架控制策略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