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常德市柳叶大道-紫缘路交叉口改造为例,通过调查现状流量和交通组织方式,从交通设计理念入手,以提高交叉口安全性和优化运行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交叉口渠化和信号控制优化方案,并对改善结果进行延误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交通改善方案使得交叉口通行能力增大了58%,车均延误减小了30%,明显改善了该路口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交叉口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交通调查分析,揭示了交叉口拥堵的成因。应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对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优化,空间优化设计,使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提高了一个等级,为解决城市交叉口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过饱和信号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特性,研究其最佳周期时长与各相位绿信比参数的设置方法.选择大连市西南路与五一路交叉口开展交通调查.综合考虑过饱和交叉口的平均行车延误及通行能力两方面因素,提出信号周期时长的优化方法.综合考虑机动车流量及排队长度,提出各相位绿信比的设置方法.利用实测交通数据,对调查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设计,并与现状配时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以适当增加平均行车延误为代价,提高过饱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有利于疏解该类交叉口的车辆排队现象.  相似文献   

4.
邓文  彭愚 《交通标准化》2007,(2):161-164
通过信号交叉口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时空交通设计优化方面提出交叉口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交叉口的现状和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发现其效果良好,对交叉口的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因此该优化方案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宜州市城中路交叉口的交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出行高峰期交叉口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以下改善交叉口交通现状的策略:改变交通信号灯显示时间、高峰期控制进入道路的车辆数目、易堵路口增派人力进行现场指挥、高峰期引导行人通过地下街道通行等,以期能为中小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VISSIM软件的交叉口仿真与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某交叉口交通情况进行数据调查和分析,从时空交通设计优化方面提出交叉口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交叉口的现状和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研究。通过新旧方案的对比,得出利用新方案能够提高交叉口交通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独立交叉口是城市交叉口中最基本的交通节点,对独立信号交叉口进行信号控制的同时结合进行交通渠化,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实施交通管控。对实际的独立交叉口进行方案设计,交通调查为渠化信控方案设计提供有效数据,最后对于交叉口进行延误评估,服务水平满足要求,实施后交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国道102与306交叉口的实际交通调查,通过Vissim交通仿真模拟软件,对交叉口进行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结合交叉口交通特性,提出改善方案并再次进行仿真评价。  相似文献   

9.
排队长度是拥挤道路或短距离交叉口交通设计或信号控制重点考虑的交通评价指标之一.针对传统排队长度计算仅考虑单个交叉口交通运行参数的不足,构建了综合考虑上下游交叉口交通运行参数的排队长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了上下游交叉口的信号设计、转向流量、路段长度,以及相位差等因素,通过各相位最大排队长度状态点的时空演化计算,得到了交叉口最大排队长度计算方法.经VISSIM和SYNCHRO等交通软件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定量分析上下游交叉口各交通要素对排队长度的影响,适用于关联交叉口的交通设计优化或拥挤路段的实时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10.
国内对一般交叉口渠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针对畸形交叉口渠化的研究则缺乏系统性.通过分析畸形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思路.从交通调查、方案比选、通行能力计算及方案评价等四个方面提出畸形交叉口渠化的基本步骤,并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渠化方案进行评价.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对畸形交叉口渠化设计开展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Nested-Logit(NL)模型是交通方式划分的最重要的模型之一,在分析公共交通和个人交通划分方法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过程中首要考虑因素的不同,构造了不同于公共交通和个人交通的虚拟交通方式--高费用和低费用虚拟交通方式,并分析其内相关性. 在两个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树结构都存在相关性和合理性的情况下,提出基于拟合优度度量比较两者的优劣,从而选定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树结构. 根据实例旅客出行调查数据,利用SAS软件实现两个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树结构的拟合度度量分析. 结果表明:基于拟合优度度量选定的高费用和低费用虚拟交通方式比公共交通和个人交通的虚拟交通方式更接近实际调查值,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最大熵原理在交通流统计分布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交通流统计分布函数的形式具有多样性,选择把数据套到一个适合的分布上去常常是困难的。为此,寻求一种简便的产生概率密度函数的统一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最大熵原理不仅导出了几个科学实践中常见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而且在分析物理学中已有的导出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交通工程实践中产生概率密度函数的统一方法及其实用的数值算法。理论例题仿真与实例计算验证表明该方法和程序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内出行比例的城市交通小区半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城市交通小区划分多靠定性分析的情况,分析了国内外交通小区划分方法,提出了基于区内出行比例的交通小区半径定量计算方法。基于交通小区半径和出行距离的三种不同组合,推导出了相应的区内出行比例计算模型,利用Excel软件的VBA编程功能,进行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通过对区内出行比例的控制,得出交通小区半径的合理范围。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区内出行比例范围为5%~10%时,西安中心市区交通小区的合理半径在0.7~1.1km之间,而实际调查区内出行比例为9.28%,交通小区半径为0.9km,调查值与计算值接近,小区半径定量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向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更为精确、更为全面的基础资料,以确保交通规划的各项工作质量,使交通规划更切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对传统的交通调查和交通规划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方法,通过对各交通小区的驶出交通量进行着色调查和各路段交通量进行分类调查,并通过一定的内业整理,便得到更为全面的交通数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 ,结合漯周路的交通状况 ,得到交通量观测站中车型大类交通量换算为标准轴次的车型大类换算系数 ,能较准确地将交通量观测站资料换算为路面结构设计中所需的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相似文献   

16.
以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分析为例,针对交通需求预测时难以获得精确的初始OD矩阵问题,提出从合理划分小区以形成合适初始矩阵结构,到选择合适观测路段,然后再通过进一步修正初始OD矩阵单元值以符合网络布局3方面来控制OD反推过程精度。描述引入住宅成熟度指标预测项目新增出行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交通需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哈尔滨市典型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市老年医院站点为例,对其车辆停靠延误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在介绍公交车停靠延误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延误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减少延误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城市与公路交通OD调查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水网地区内河航道OD调查内容、方法及步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经实践检验,内河航道OD调查可提供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为水网地区航道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积极支撑。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属性数学识别的大学校园服务水平定量评价分析体系,通过交通调查及统计分析确定校园交通需求并建立评价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采用属性数学识别法及置信度准则判断校园交通的服务水平.以广州市大学城为研究区域建立属性数学的评价体系,并对中山大学东校区进行了应用,提出了校园交通改善方案,并对改善前后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分级不清,直观反映校园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五路环形交叉口交通量卡片调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系统而简便地获取5路环形交叉口分流向的交通量,在分析传统的记录车牌号法和交织断面调查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5路环形交叉口交通量的卡片调查法。调查方法为利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标记从某一进口流向其他出口的抽样车辆,计算右转交通量的理论比例;记录所有进出口交通量和右转交通量,得到右转交通量的实际比例。根据调查量求解约束方程,可得到各进口分流向的交通量。以南京市新庄立交为例,运用该方法调查,计算底层平面环形交叉口各进口分流向的交通量。结果表明,在抽样率为5%时,右转交通量理论比例与实际比例的最大误差为9.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