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武县处于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重灾区。特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同时还诱发了为数众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斩龙垭滑坡方量约118×10^4m^3,属于大型滑坡。该滑坡特征明显,要素齐全,集多种滑动形式为一体,具很大的研究价值。文中对斩龙垭滑坡所在位置的地震历史及地震效应进行了统计,并对滑坡形成的多种自然环境条件、滑坡加剧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滑坡的危害对象,特别是形成堰塞湖后对上、下游区域的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影响破坏都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对整治滑坡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5.12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震后10年内,将是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期。其中,滑坡是最为广泛、危害最大的灾害之一。正确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制,是防治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研究结论:以陇南三家地黄土地震滑坡为例,认为黄土泥岩顺层缓倾结构是此地震滑坡产生的内在因素,地处两构造交汇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内在动力,泥石流异常发育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地震波传播方向与坡体应力场方向耦合、地震波与黄土显微结构的耦合及地震波与突发地下水异常的耦合是该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针对滑坡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治建议,对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理,有效降低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促进灾后重建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藏东南地区冰川-暴雨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并预测其发展规律,选择培龙贡支泥石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归纳该泥石流的孕育背景,总结其典型特征,计算其物理力学参数,分别从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动力环境、诱发因素等成灾条件分析其形成机理,揭示该泥石流灾害类型独特、位于地区降雨中心、强降雨周期长及物源类型丰富的特点,对其危险程度、易发程度、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培龙贡支泥石流属于高危险泥石流,在不利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区存在泥石流频繁爆发的可能性。采用调查和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培龙贡支泥石流进行研究,可为同类型的泥石流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既有铁路单体滑坡开展危险性分区与评价,将3DEC数值模拟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并利用"触发因素重现周期信息"的方法,制作川黔线裁缝岩滑坡危险性分区图,确定滑坡的年失稳概率。研究表明,该滑坡再次失稳后,滑坡前缘将滑入綦江中,形成体积约14×104m3的滑坡坝,并且有约723 m3溜滑体滑至川黔铁路雷吼洞洞口,阻塞铁路;该滑坡再次失稳的3日累计降雨量阈值为78. 7 mm,年失稳概率为56%。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定量判别单体滑坡失稳后的运动路径和影响范围,为铁路应急抢险和后期防灾减灾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应对西部铁路建设中常见的黄土滑坡问题,本文以一处典型黄土滑坡为例,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地质模型,对其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黄土滑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变形机理,为铁路工程建设中该类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服务。研究结论:(1)灵台滑坡是在自然条件下受降雨影响,雨水顺节理裂隙下渗,坡脚遭到雨水浸润、侵蚀,上部土体充分湿陷,在自身重力影响下形成的中型滑坡;(2)对滑坡体在一定降雨条件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出整个灵台滑坡降雨入渗过程就是降雨对基质吸力影响强度逐渐降低同时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3)结合实际勘探资料,对滑坡天然状态与饱水状态应力-应变的力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滑坡失稳、破坏与滑移的力学机制;(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黄土滑坡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路堤滑坡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导致的一种工程滑坡,常由于软弱地层、陡坡地段、河流冲刷、坡后汇水、支挡工程不足、老滑坡影响、施工质量欠佳和填方坡率过陡等因素形成。为合理的分析路堤滑坡产生的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确定合理的工程治理方案,本文以某高速公路路堤滑坡为例对路堤滑坡的成因及治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结论:(1)造成路堤滑坡的因素较多,合理分析诱发滑坡的关键因子是确定治理方案的关键所在;(2)路堤工程设计以翔实的地质资料为依据,工程施工以严格的工程质量为基础是避免路堤滑坡发生的前提;(3)路堤滑坡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治理方案的确定除考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外,还应重点考虑社会影响性;(4)本文关于路堤滑坡成因及治理方案的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滑坡的治理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成都至南部高速公路悦来隧道出口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变形特征,对滑坡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计算,进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危害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主要结论如下:该滑坡属中型中层土质推移式滑坡,施工造成的不合理后缘堆载以及雨季季节性暴雨渗入是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危及在建桥梁及其下部公路。建议采用清方+桥梁延孔方案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
峡口滑坡不同降雨条件下蠕变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峡口滑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降雨是其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为准确把握峡口滑坡由于降雨而产生的变形情况,目前已建立了地表位移、地下位移、地下水位监测和降雨量监测的多参数监测系统.本文旨在分析峡口滑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运用FLAC软件分别对不同降雨条件下峡口滑坡变形体的变形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并揭示其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为滑坡的量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坡体的变形与降雨量呈正相关趋势,其中坡体前缘位移变化最大,中部次之,后缘变化最小;在一次短历时强降雨过程中,坡体变形随着降雨的进行而逐渐增大,在雨停后,变形仍会在72 h的时间内继续增大,达到最大后再缓慢减小.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图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对贵州省区域内的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估.首先,研究将历史地质灾害分布、地形、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河流水系和年均降雨量作为相互独立的滑坡诱发因子,并对各因子按照一定标准再次分级,形成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绘制各因子的分级图层;然后,考虑因子贡献率,以黄金分割法确定6个因子对发生滑坡灾害的权重;最后,在GIS环境下,应用权重线性组合模型建立滑坡危险性分区图.根据该图,研究区域被划分成4个危险等级:灾害密集发育区、灾害中等密集发育区、灾害偶发区、灾害基本不发育区.通过将滑坡危险性分区图与历史滑坡分布图叠加对比,验证分区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以宝兰客运专线峡口滑坡为典型实例,研究黄土滑坡和洞穴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作用,为此类滑坡防治与洞穴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峡口滑坡三面环山的"凹"形地形、汇水能力强且排水能力差是产生黄土滑坡与洞穴发育的主要原因;滑坡体土质疏松,加剧了洞穴发育密度;滑坡体改变了原始地形,影响黄土洞穴发育特征;黄土洞穴降低了滑坡体的完整性并加剧了滑坡边界的形成;洞穴系统改变了土体的渗流条件,易诱发滑坡复活。对于黄土滑坡中洞穴的治理,在评价滑坡体稳定性的基础上,宜采取"排、截、填"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