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产业对推动和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5-10年是我国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针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从汽车市场、组织结构、自主创新、新能源汽车、汽车服务业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2.
《汽车知识》2014,(12):112-112
<正>2014年10月17日,"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论坛以"选择.行动——未来从现在开始"为主题,旨在为各方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论坛邀请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大学教授、中外地方政府政要以及国内外各大汽车集团高层等,共同围绕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3.
欣迪 《汽车与配件》2015,(10):48-49
<正>"2015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将于4月9日~10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将解析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准入政策、分享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推进的经验,同时结合现有的储能及电控技术,共同探讨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方向。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助推以及市场需求升温双重因素合力下发展迅速,但距2012年  相似文献   

4.
综述 政策: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鼓励下,从产能、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投入等多方面开始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投入.目前,一汽、上汽、北汽、长安、奇瑞、吉利、力帆等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制生产工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其中,上海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等多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已面向消费者出售.  相似文献   

5.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顺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国际共识,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文章分析了我国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在政策制定、产业结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科技创新,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淑媛 《汽车维修》2011,(1):23-24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缩短与国外先进汽车产业差距的重要途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规划的重中之重。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借助新能源技术的驱动,实现更快更强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因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倍受关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产业酝酿期和导入期,2014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成长期.本文对国内外的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因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倍受关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产业酝酿期和导入期,2014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成长期.本文对国内外的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阡陌 《汽车与配件》2014,(47):34-36
<正>近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在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召开。来自国内外新能源领汽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等政府相关部门,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国轩高科等整车、电池、电机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运营单位,上海交大、安徽大学等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大计。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本次论坛由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发展阶段,而创新研发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近日,2018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江西赣州召开。在新时代下,本次峰会立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剖析新能源汽车技术趋势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09年"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到2018年产销突破12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如何,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如何发展,这些都是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关键问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环境保护、低碳经济、降低能耗的理念为人们所重视。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汽车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完成很多任务,但随着世界经济、资源、环境以及我国政府财政能力的变化,应更多地聚焦到新能源汽车为自主发展的贡献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朝阳产业,中国汽车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落后和受制要远小于传统汽车,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大好机会,同时我国在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企业也纷纷发布相关产品,TOP5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进入较早,但是到目前为止产品较少,新能源汽车必然是TOP5集团未来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4.
张久英 《时代汽车》2014,(11):78-79
2014年10月31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在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安凯客车承办,活动旨在通过国内外行业专家、上下游产业链和主管部门的深入探讨,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展示安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及商业化推广等方面的整合优势,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世界上乘用车发展最快的市场,对于世界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厂商来说,其存在不可忽视,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又是世界上受政策影响最大的产业。近年来,中国汽车政策重视新能源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世界新能源车市场中发展得最快。在巨大的新能源车市场环境下,中国新能源相关企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虽然目前进入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企业很少,但从未来发展来看,对外资企业(包括日企)产生了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在讨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径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路径选择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及进行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经济步入新常态,第三次科技革命、"再工业化"、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调整、"四新"经济将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但是贸易投资放缓、"逆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也将带来新挑战。未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全球汽车产销量将继续增长,"互联网+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极高,从2001年开始就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项目设立为国家级重大科技研究课题,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政策倾斜,制定并落实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这都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的摇篮,已经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技术型人才。当前,需要不断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通过"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的模式,打造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1传统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分析1.1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商品化,面临规模化。新能源汽车已是全球竞相追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新能源汽车的中国时代即将来临,中国已经为全面发展新能源汽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一结论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明确为中国国家战略,后续政策将陆续出台,这是国家意志的展现。2014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交通部等多个中央部门出台了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二、经过数年的积累,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在产  相似文献   

20.
声音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上表示,要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的并重发展,利用各种技术来推进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汽车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汽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能化﹑环保化的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新兴战略产品,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必须大力不懈地加以推动,努力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企业要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消费成本,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整个市场的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