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科学发展,完善我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体系,开展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采集交通流量、车速、交通密度、轴载等信息,提高全省高速公路网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工作水平,提升路网运行管理和协同能力,能够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公众出行服务以及应急处置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
李家然 《交通标准化》2009,(15):175-178
为了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交通信息,以河北省公路交通电子地图平台为例。对高速公路公众出行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技术原则、总体原则、支撑体系架构、理想中的系统功能、后台运营管理、后台处理部分进行介绍,有益于推动高速公路的智能化、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智能手机近十年得到迅猛发展,丰富的功能和出色的性能得到大众的青睐.除了拥有普通手机的通话、短信功能外,人们还使用智能手机的App应用程序代替个人电脑处理日常事务,如个人信息管理、收发邮件、网页浏览、多媒体应用和在线购物等.台北民众在2011年4月开始利用免费的智能手机App应用程序“台北好行”查询交通信息,此软件汇集了台北市城市道路、Bus系统、地铁、自行车、高铁、机场及停车等多种交通信息,能方便、简洁、快速提供给民众.文章首先回顾“台北好行”案例,接着提出了基于智能手机APP的上海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架构,并规划近期建设重点,希望此研究能为日后上海建设类似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交通信息,以河北省公路交通电子地图平台为例,对高速公路公众出行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技术原则、总体原则、支撑体系架构、理想中的系统功能、后台运营管理、后台处理部分进行介绍,有益于推动高速公路的智能化、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9,(4):122-122
中交远洲公司以辅助交通管理部门提升交通行业服务能力为目的,以“贴近百姓,贴近交通”为指导原则,通过建设统一公路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对现有交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和发布,以期打造“服务性信息平台”,满足公众出行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6.
普通国省道是公路交通中的两大主体之一,其服务范围覆盖乡镇,为人民群众提供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非收费的公路交通服务。以广东省新编普通国省道交通网络和广东省乡镇行政中心为研究对象,以ArcGIS为主要应用工具,在全面剖析广东省新编普通国省道网络对乡镇覆盖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省国省道的乡镇可达性,为普通国省道建设和县乡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乘客满意度出发,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确定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最后以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为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重庆轨道交通服务的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客运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是进行乘客满意度测评。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构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测评模型,从服务质量、服务设施、服务安全、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确立了指标体系,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通过对某城市地铁的调查,测得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并深入分析了每一指标的影响力。最后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主要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提出公路货运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体系,采用测评指标和权重系数的加权平均法计算满意度指数,以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对省、市、县的货运服务满意度选取的样本,得出了黑龙江省公路货运服务满意度评价的评价结论。通过对各市(区)、县的满意度数据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公路货运满意度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制定引导公众意识与行为转变的策略,尤其是对无车日的规划以及为将其应用于其他可持续性城市交通措施中提供指南.介绍了几种有关引导公众对于公共交通与其他可持续性交通方式的意识与行为转变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公众目前与将来可以使用的可持续性交通方式,以及公众尤其是决策者对于城市交通问题的态度及其对于可持续性交通解决方案(如步行、骑自行车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的看法.最后,提出媒体是提高公众对于可持续性交通活动意识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1.
周晓 《湖南交通科技》2004,30(4):110-112
结合广东省惠州市公路交通实际情况,从交通调查网的站点设置、检测器的选用及调查网的具体改进等几方面研究了惠州市公路交通调查网的规划与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公路客运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体系,采用测评指标和权重系数的加权平均法计算满意度指数,以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对省、市、县的客运服务满意度选取的样本,得出黑龙江省公路客货运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结论。通过对各市(区)、县的满意度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社会和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公路客运满意度评价情况。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交通需求管理(TDM)整个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程度,保障TDM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公众参与的交通需求管理概念。从公众的视角,分析了TDM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和公众参与TDM的意义,总结提炼了公众参与TDM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并初步探讨了公众参与交通需求管理的主要流程和实施框架,为合理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供了一种参考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2009,7(3):95-95
广州近日推出地铁亚运出行服务系统,为公众提供完善的出行导航服务。该系统将以地铁车站为主要维度,为公众提供场馆指引、地铁线路、公交换乘以及地铁票务四大板块服务。此次线上服务系统,除了中、英文双语对照外,还可同时登录手机地铁网实现无障碍查询。其中,最具特色的亚运场馆出行指引,明确标识了亚运各场馆的地理位置、相关赛事,以及到达任一比赛场馆的交通指引,场馆与场馆之间的交通转换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自我评价与患者满意度情况,以便更好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120名护士和24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的自我评价(21个项目)与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21个项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后的有效性及必要性,但仍有小部分患者不够满意。故需继续加强对患者心理的关注,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的落实,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共存发展成为保证公交优先政策的基本前提,不仅需要大规模建设公交网络和场站设施体系,更要重视一体化的公交服务体系构建,以确保公交日常运营的高效化,为所有出行者提供具有吸引力并可以承受的公共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调查是得到使用者对公交服务感受和评价的最直接手段,为把握公交服务现状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乘客满意度调查的关键因素;然后,从服务过程入手分析适用于我国城市多种公交方式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思路;最后,提出实施乘客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的现状,根据对象的不同,将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划分为政府部门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和公众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从需求分析、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优化乘客乘车体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竞争力,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开展研究。首先,选取乘客特征因素,引入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来分析乘客满意度与乘客特征因素的相关关系,提取对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的乘客特征因素。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刻画乘客群体特征,据此对乘客进行分类,并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法来分析其满意度的差异性。基于此,对某城市地铁A号线2019年乘客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地铁A号线乘客的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和收入水平与乘客满意度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乘客划分为常乘客与非常乘客,发现两者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关注点不同,常乘客更关注乘车效率,非常乘客更关注信息指引准确性,运营单位应针对不同乘客群体展开差异性服务。  相似文献   

19.
传统快递物流服务研究,主要针对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缺少服务环节中的关键维度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因此,论文引入服务接触理论,将感知服务质量分为企业接触、商品接触、物流员工接触三个服务接触维度,构建快递物流服务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及其关键作用因素。以顺丰快递为例,运用AMOS软件对快递物流服务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反映快递物流服务要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感知服务质量、感知价格、顾客期望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依次降低,商品接触是改善感知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质量,根据居民慢行出行体验反馈进行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数据,确定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为非机动车设施便利度、街道环境、安全性感知、舒适度感知与整体满意度,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构建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的假设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和假设检验,分析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模型的路径系数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城市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按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非机动车设施便利度、舒适性感知、街道环境、安全性感知;非机动车设施便利度与舒适度感知是影响城市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舒适度感知对城市慢行交通环境满意度的影响比安全性更大,机非/人非隔离状态是影响出行者舒适度感知的最大因素。此结果可为慢行交通环境建设提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