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一起由电磁接触器烧损造成机破的原因,给出了此类故障的预防措施及途中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CRH3动车组用LB电磁接触器CX1015/08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电磁接触器线圈电流曲线的变化来判断接触器的操动机构故障的新方法,采用线圈电流曲线进行波形分析来量化故障状态。通过进行相关试验验证并确认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电磁接触器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某型交直流电磁接触器的触头压力数值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检测数据,提出该产品触头压力设计不完善之处。基于相关理论并结合同行业近似产品的经验参数,对产品触头压力数值进行改进,使触头压力数值进一步完善,提高了产品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5.
一、引言内燃机车上有触点电器中,直流电磁接触器是用得较多的一种电器。它们分别用于主发电机励磁、柴油机起动、空气压缩机起动、机油泵电机及燃油泵电机控制等电路。目前,国产内燃机车上仍都采用工业上通用的CZO系列直流电磁接触器。根据机务段统计,其故障率高于一般其他电器。为了提高内燃机车电控电器的质量及可靠性,采用优质、性能可靠的新型直流电磁接触器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定量的RAMS数据是产品可靠性设计、维修策略制定和备件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和论证产品RAMS指标是否达成的重要参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通过定时截尾方式获取定量的RAMS数据来评估电磁接触器RAMS参数为例,探讨如何收集电气产品运用过程中的现场数据,应用现场数据分析和评估产品的定量RAMS结果,并利用这些结果评价已设计产品、指导设计改进同类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新研制开发的TCC1系列直流电磁接触器是一种新的内燃机车通用直流电磁接触器,试验及运用证明该系列接触器的性能、结构和可靠性均大大优于国产内燃机车原用的CZO系列接触器。且安装尺寸和同规格的CZO系列相同,故能方便取代CZO系列直流电磁接触器。  相似文献   

8.
以铁路用电磁接触器为例,应用田口试验设计方法对电磁接触器电磁部分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电磁吸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子,影响电磁吸力稳定性的稳健因子,并制造样机进行实际电磁吸力的测量验证,进一步证实田口试验设计技术可以增加铁路电器设计的的稳健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SS4B型电力机车6C型电磁接触器烧损情况,分析了烧损的原因,找出了制造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牵引变压器二次绕组因为变流器PWM斩波而含有大量高次谐波,这些谐波如果不加以抑制则不可避免会产生电磁噪声甚至产生电磁啸叫,这是变压器与变流器集成设计应该考虑的问题。文章以某型牵引系统为例,分析变压器电磁啸叫产生机理,并通过仿真分析提出变压器电磁啸叫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磁轴承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电磁轴承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并采用Matlab设计了电磁轴承系统的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各物理参数进行测试,并可实现工作参数的在线调节,便于对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电气化铁路对通信线路的电磁影响原理,并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重点讨论了通信线路电磁防护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车辆电磁制动方案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机车车辆制动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电磁制动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两种电磁制动方案:单电磁铁失电制动和双电磁铁得电制动.方案能够初步解决电磁制动系统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如减轻闸瓦间隙消除过程中闸瓦与车轮间的机械碰撞、电磁力的计算与控制、制动力的放大与传递等.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焊接过程中机械手自动取放汽车防撞梁及组件,根据小汽车防撞梁的实际形状、尺寸和搬运速度要求,提出机械式电磁手爪并详细设计电磁吸盘,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电磁吸盘的三维模型。通过对电磁吸盘在吸起和搬运工件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得出需要的电磁力的范围;并用Maxwell软件进行电磁吸盘的电磁强度分析,得出磁感应强度分布云图及工件所受磁感应强度及电磁力。进而分析磁场分布情况,发现无漏磁现象,确定了安匝数,验证了电磁吸盘的结构合理性,手爪满足上下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的特点,对高速牵引供电系统的电磁影响和防护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速铁路电磁影响计算方法和防护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UNIFE-LCC模型,并以铁路用电磁接触器为例,阐述了如何应用UNIFE-LCC模型进行LCC分析,来响应顾客关于LCC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产品LCC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速动车组电磁兼容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车辆设计经验,全面分析了高速动车组的电磁环境,并对高速动车组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牵引供电系统和普通电力系统相比具有特殊性,从这种特殊性出发,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中存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并对牵引供电系统中常用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作了归纳.提出应针对牵引供电的特点,解决牵引供电系统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常规的电磁环境测试方案,不但要求关闭铁路本线所有相关基站,还要求同时关闭临近铁路线路的相关基站,这对于长大线路和日趋密集的GSM-R跨线地区进行电磁环境测试难度更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GSM-R在线工作条件下,具备简单可重复性的电磁环境测试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主要特性,阐述了电磁屏蔽原理,通过铝、铝合金、碳钢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对比试验,总结了CFRP作为车体材料时在电磁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从10×10~3~40×10~9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特性,结合电磁衰减特性曲线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